樊燕梅
(太原市中医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Obstructive Plu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呼气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发展而来,具有不可逆性,肺部感染是使疾病急性加重的首要原因。我国每年COPD 的患病率为8.2%[1],其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每年因COPD 死亡的人数为128 万[2],目前COPD 已成为全球第4 大死亡原因[3]。目前针对慢阻肺治疗疗效甚微[4],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痰液聚集于深部肺组织,而大部分肺组织回缩无效无法排痰,因此住院治疗的患者护理工作对促进疾病的康复、增强患者的排痰等起到重要的作用[4],慢阻肺在中医属“喘症”范畴,中医辨证施护可依据患者病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探索一种针对慢阻肺患者的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观察中医辨证施护方案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同时观察对排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4 年5 月至2017 年5 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100 例,诊断标准参照《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中的诊断要素[5]。对纳入的100 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中男性38 例,女性12 例,年龄在44 岁~72 岁之间,平 均(57.88±13.61) 岁,病 程 在3 年~18 年,平 均 病 程 在10.93±4.22 年之间,轻度8 例,中度14 例,重度22 例,极重度6 例. 观察组中男性36 例,女性14 例,年龄在46 岁~74岁之间,平均(59.5±14.37)岁,病程在3 年~20 年,平均病程在(12.69±5.72) 年之间,轻度7 例,中度16 例,重度23 例,极重度4 例.排除标准:脑梗塞、脑出血后留有后遗症患者;心功能不全、心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并存其他重要器官系统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入院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6-9]:(1)祛除引起COPD急性加重的病因;(2)控制性氧疗,根据病情严重情况给予双鼻导管、面罩吸氧,重症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或气管插管;(3)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4)给予化痰、平喘、扩张支气管治疗,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护理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具体方法如下。
1.2.1 住院环境护理
患者入院后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互信的护患关系,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并对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定期消毒[10],保持安静无吵闹,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肺脾两虚者房间向阳通风,肺肾气虚者注意保暖,避免外邪入侵。
1.2.2 情志护理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并且逐渐恶化,药物疗效甚微,造成很多患者在情绪焦虑、烦躁易怒,注意调畅情志,避免肝郁化火而伤阴津,因此护理需要针对性给予心理关怀,多交流有助于心理疏导,使其有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战胜疾病,并适当与患者沟通病情,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11],对患者的疑问要给予认真的解答。
1.2.3 药物护理
在认真及时执行医嘱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主诉,如果有不良反应发生要及时发现处理并汇报医生。要熟知患者所用药物会引起哪些严重不良反应[12],以做出预防措施。
1.2.4 呼吸道护理
慢阻肺治疗的关键是能够有效排痰,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式,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要在给予有效的雾化后再排痰[13],对于行气管插管的患者要经气管给予有效及时的吸痰,吸痰过程动作要轻柔,吸痰管要达到一定深度。
1.2.5 物理护理
体位排痰、扣背排痰、震动排痰机是慢阻肺患者常用的物理排痰手段[14]。护理人员要协助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有效体位排痰,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咳出,此外在使用震动排痰机时要选择合适的模式[15],以达到有效的排痰为目标。
1.2.6 膳食护理
慢阻肺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病每次急性发作能量消耗较大,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要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多进食优质蛋白质[16],加强营养支持,进食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多食益肺补脾的食物,少食生湿痰的食物。良好的睡眠是保证精力恢复的最重要手段,因此要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
1.2.7 康复锻炼
早期下床活动是促进自主排痰最有效的措施[17],在患者病情允许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患者要进行一定量的床上锻炼,身体虚弱的患者要配合其进行被动运动。此外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性呼吸训练可以有助疾病的恢复,如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动作练习,呼吸要有节奏,一般吸呼比为1:2或1:3[18]。
1.2.8 穴位贴敷
护理取肺俞穴、天突穴、脾俞穴、肾俞穴,川穹、川椒目、白芥子各15g,细辛、莱菔子各10g,将药物混合捣碎成粉末状,鲜姜取汁加入药末中调至糊状,贴于穴位处1h,每日一次。
(1)临床疗效:痊愈即咳、喘、呼吸困难的症状消失,听诊双肺湿罗音消失,影像学检查肺部情况完全恢复;显效即咳、喘、呼吸困难症状显著减轻,肺部听诊啰音明显消失,影像学检查示肺部情况明显好转;有效即上诉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较前有所改善;无效即上诉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总体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生活质量评价:采用CAT 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共包括睡眠、精力、咳嗽、咳痰、家务、外出、胸闷、爬楼梯共8 个方面内容,每项有0~5 分,最高40 分,最少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量表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量表共10 项内容,每项有-2~2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中痊愈患者29 例,显效患者5 例,有效患者7 例,总体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中痊愈患者32 例,显效患者7例,有效患者6 例,总体有效率为90%,行卡方检验,χ2值为2.7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CAT 量表评分的平均值为38.71±14.82,观察组患者CAT 量表评分的平均值为31.06±16.33,行独立样本T 检验,t 值为5.6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值为0.89±0.4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值1.72±0.64,行独立样本T 检验,t值为3.1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慢阻肺患者是呼吸科及重症病房的常见疾病[19],在COPD 患者的治疗中护理工作对促进疾病的痊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的雾化、有效的排痰、早期的康复锻炼、适当的饮食是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在以上过程中均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帮助。此外患者受疾病的长期干扰使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老年COPD 患者给予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中医辨证施护就是要分别从心理、生理、医疗处理等各个方面给予具有针对性、个体化处理,中医辨证施护主张以“喘症、肺胀、痰饮”的治疗方案治疗慢阻肺,白芥子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的作用,莱菔子则可消食除胀,本研究所取穴位主治喘症、咳嗽。通过本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比较,给予个体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P<0.05),此外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使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症状、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在的身心在愉悦的环境中度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给予老年COPD 的患者以个体化护理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