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思考

2021-01-07 18:40赵国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赵国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课程思政”理念源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印发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这一方案提出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两张皮”,教书与育人难以聚焦、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四为”目的不明确等现实问题。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此,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资源,紧紧围绕学生专业成长、素质提升,构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是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优秀后备人才的主要抓手和关键一环。高职院校虽然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多样化、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工业4.0”技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技艺精、人格正、爱岗位、守诚信、尊职业、有理想的“大国工匠”,不仅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更需要诚实守信的人格素养、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使命和有理想担当的爱国情怀,这些素养都是单纯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所不能提供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三教”改革,将职业素养教育融进专业技能教育当中,形成培养大国工匠的“合力”机制。所以,把“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和“三教改革”三大理念紧密结合,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育人质量,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生成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理念风靡一时,国内高校纷纷把办学目标导向定义为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业率成了衡量每个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教育理念和思路在职业教育中被堂而皇之推至巅峰,因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具有综合性、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几十年来我们忽视学生人格素质、思想品格、价值观念的教育,“重术轻道”的结果是培养出了一些像马加爵、药家鑫、田佳良、季子越等人格扭曲、“三观”不正的学生。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士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人力”(manpower),而在培养“人之独立性”(manhood)。大学教育在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德性问题[2]。如果脱离了这个总目标,那就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加工厂,背离了教育使“人之为人”的初衷。为此,“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不仅仅在于平衡教育过程中“道”与“术”的关系,也在于能够助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承担着培养“新时代卓越工匠”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般都过度强调专业的实用性、技能型和操作性而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健康人格的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轻德”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办的教育就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教育的“四为”属性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此,在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的道德素质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使命,也是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虽然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但也滋生了一些现实问题,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走产业化道路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资本逐利的驱使,受改革开放以来“有用即真理”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艺、轻德育”,偏离了教育目标的主航向,其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育人理念缺位,“课程思政”推进缺乏顶层设计

职业院校基于发展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定位等,从校领导、教务处、二级院系领导到普通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和实操能力培养,普遍弱化学生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培养。他们认为学生只要通过学习获得一技之长,就能在社会上体面地工作和生活,而学生人格素养教育、价值观念培养、家国情怀认知是属于人的隐性素质,完全在于个人的养成。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冰山模型”中将个人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易于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能力。而深藏在“冰山以下部分”包括个人的角色定位、价值观、品质和动机等,是人内在的、最难以测量的部分,也不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这说明技能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而得到提升,而内在素养具备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改变,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通过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培养出人格正、品德高、守诚信、知荣辱的德技兼修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报国的最终目的。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尤其是管理者首先应摒弃以往重技轻德的人才培养思维和意识,从顶层设计上彻底解决“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真正把“怎样培养人”的规划和蓝图贯彻到底、落到实处。

(二)协同效应意识不足,“思政课程”育人孤掌难鸣

长期以来,有一种共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基本是讲授马列课程教师的专利,高校学生辅导员补充承担部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课教师只要做好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预定的培养目标,这种片面共识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遍共识。高校育人过程中专业课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现实情况比较突出,“思政课程”育人孤掌难鸣,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凝聚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即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5]。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各类教辅人员协同配合、精准发力,形成育人的“同心圆效应”,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三)“课程思政”元素抓手难觅,落实落细操作困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认为:“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6]。这“4个80%”表明专业课教师必须肩负起“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落小落细的重任,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三教”改革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同步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适应行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入推动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高度融合、紧密结合,广大专业课教师要把思政元素的“盐”溶于技能教育的“水”,彻底解决“两张皮”的割裂现象。对于广大专业课教师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解决专业课程教育中思政元素“抓什么”“如何抓”的问题,思政元素涵盖面比较广,涉及的理论知识大多属于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政治性观点,以往专业课老师对此兴趣不大,感觉这些都是空洞说教,甚至有老师直接进行歪曲的自我解读,现在要让他们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地落实落小落细“课程思政”元素,顿时感觉抓手难觅,操作困难。

(四)制度激励保障滞后,“课程思政”推动曲高和寡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用以约束行为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的规则、道德和伦理的行为规范。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有限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往往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或者低效率[7]。制度的激励性不仅在于规范和型塑人们的日常行为,更在于约束个人利益最大化。“课程思政”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理念,必然会颠覆以往传统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吴岩司长说: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由此可见,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改革肯定会与普通教师个人私利发生直接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源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重组加剧的工作量,也可能源于改革所需的学习培训。不管从哪种角度而言,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激励,面对这种颠覆式、大规模、高标准的教学改革要求,一线教师对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曲高和寡在所难免。

总之,推动“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实现人才培养水平提质增效还面临着不少困难,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反思以往“重技轻德”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围绕服务“四为”目标这一中心任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抓手和“牛鼻子”,进行传统教育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顶层设计,以“课程思政”助力学生“德技并修”

“课程思政”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服务“四为”目标的主要着力点,要在顶层设计层面做好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使学生成为“德技并修”“德技并重”,适应新型业态发展需求的卓越工匠,就要做到:

1.成立“课程思政”工作推进领导机构。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以党委领导,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副校长主抓,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配合,二级院系党委书记,院长(主任)、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教研室主任、专业课教师为主的党政齐抓共管的五级“课程思政”推进领导机构,层层落实、逐级推进,强化时间节点和责任落实,制定详细的“课程思政”推进计划和方案,真正做到“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教师有动力”,把育人目标和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密切结合起来,促使人才培养质量提质增效,构建以院校为主、“课程思政”特色鲜明的新形势下“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新格局。

2.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思政课程”依然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先进理论教育,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思想理解、信念坚定并实现自觉拥护“四个自信”的核心课程,这个中心地位不可动摇和偏废。“课程思政”是广大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和观点,提升育人质量和内涵,实现人才培养服务“四为”目标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实施路径有一定差别,在专业课中要通过相关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规律提炼、专业规章训练、专业价值观灌输等对“思政课程”的大观点具体化和生动化,形成二者协同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二)健全协同路径,用“课程思政”构筑人才培养“同心圆”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打破“思政课程”独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孤岛化”现象、教书和育人割裂的“两张皮”的传统习惯,以“课程思政”统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三结合。为此必须做到: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过程、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四个选择”以及党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政策、方针都比较熟悉和了解,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他们是学校党的政治思想、政策和理论的主要传播者。专业课教师由于自身学科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专业性,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很少注意联系思政元素去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政治站位和思想性,偶尔有联系也是作为一些“添加剂”,以活跃课堂气氛为主,话题介入比较突兀,很难达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主要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课堂教育和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真正使所有教师在教书育人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2.专业课教师之间协同。各门专业课在课程属性、内在逻辑、理论深度、理实比例等方面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每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思政元素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加快编写和使用活页式教材,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促进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融化、融汇。同时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对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头脑风暴”,以集体智慧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标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并指导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3.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的职能部门之间协同。“课程思政”工作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高校工作的核心所在,围绕教书育人工作构建协同路径,就是围绕“课程思政”工作构筑育人统一战线。把高职院校包括教职员工在内的各类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围绕“课程思政”做工作,行政定方向、教师讲专业、教辅比服务、后勤拼保障,全员共同构筑育人同心圆,形成路径协同、目标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

(三)厘清思政元素,靠挖掘育人资源充实“课程思政”内涵

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讲什么”和“如何讲”,这是所有专业课教师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于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明白专业课中的思政——“课程思政”,它和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思政”存在显著区别。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只要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成人成才都应当给予承认。因此,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挖掘:

1.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结合专业特点讲科学精神、奋斗历程、劳动思想、传统文化、红色故事等。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课都是实操性课程,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较少,所以在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和内容讲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学科先进人物的探索故事;讲人类奋斗的发展历程、奋斗思想、奋斗精神;讲劳动者最美丽的苦干思想和勤劳精神;讲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气节、爱国思想、忠孝理念、诚信意识等。既增强了专业课程的思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专业课的实效性,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校史校情将学校发展的历程、文脉传承、大师名匠,师生中的正面典型融合在专业课程中作为思政元素加以提炼、拔高,增强“课程思政”实施的贴近性和可信度。

2.实操课程结合专业特点讲大国工匠、操作规范、行业标准、行业精神和身边典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国家要求、适应行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践操作中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给学生穿插进行大国工匠、卓越工匠的成长教育,对学生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教育,进行行业标准的详细解读与学习,进行行业意识、仪式、行业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既增强了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了解,对职业规则、职业操守的敬畏与认同,具备了职业使命感,也为他们树立了职业发展的愿景和信心,大国工匠成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之路的目标和榜样。不同的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模范,也都有自己成功的知名校友,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勤奋、认真、仔细、创新、奉献等精神都可以成为实操课程的思政元素,也可以起到激励和启发学生热爱专业、投身职业、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素材和抓手。

(四)强化制度供给,借制度激励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

“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教材选用、教师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协同创新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必须以制度保障先行,结合“三教改革”同步实施,借制度激励构建起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的育人共同体。为此,必须做到:

1.围绕课程建设适时出台“课程思政”试点推进相关制度。以高职专业课程建设为主制定配套选用教材制度,活页式教材开发、编写、使用奖励制度,教学大纲或教学标准编写制度,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程讲义编写制度,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评价制度,“课程思政”竞赛制度,“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立项制度等,一方面督促专业课教师加快对每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整理;另一方面以制度保障“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改革过程中有章可循,使专业课教师在意识上、行动上、评价上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为真正推进“课程思政”保驾护航。

2.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制定相关评价反馈整改制度。加快配套出台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听评课制度(包括同行听课和督导听课)、学生课程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制度、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评价制度,健全以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教学目标的学生评教制度,专业院系“课程思政”推进考评制度;校级工作考评中要设置“课程思政”专项考评制度等,以“课程思政”推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和教学质量提升,通过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真正培养出人格正、品德高,守诚信、知荣辱的德技兼修的高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高职院校落实教书育人理念的升级版,还处在爬坡过坎的探索阶段。要把这种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既需要校级层面的统筹设计、系统规划,各部门协同配合,也需要教师之间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更需要学校及时的制度保障和配套措施。总之,教书育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课程思政”的探索也不会一蹴而就。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