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汪灵军
东绛实验学校“三心”为爱心、责任心、进取心。爱心是学生内在的一种善良美好的心灵,是友爱、互助、慈善的行为,表现为学生对其他人和物的相互接纳、欣赏、给予、关怀等;责任心是一种使命,一种做人的态度。责任心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积极的自觉自愿尽义务的心态,包括学生对学业的责任、对家庭和亲人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等;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和精神动力。
本研究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事例来阐述小学体育课上如何进行“三心品质”的培养,可以达到以一斑窥全豹的研究目的。辅以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使本研究的叙事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方法,是以教师的教学实例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源和形成理论,以达到研究目的。
本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来自教学中的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首先,聚焦培养“三心品质”,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成效;其次,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探究“三心品质”的培养途径;最后,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的教育理念。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记得班级里有一个鲍学生,人瘦小,又有紫癜病,学习成绩也较差,其他同学都疏远她。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尝试在体育课上改变大家对她的看法。仰卧起坐课上,该生恰好与班长分在一组,班长面露难色,不想与之为伍。我身体力行地说:“好吧,那你来发令,老师来帮助她摁住脚。”一听此言,全班学生面面相觑,鲍同学也有些惊慌失措。我一边摁住鲍同学的脚,一边催促班长赶快发令。这时,班长突然跑到我身边说:“汪老师,还是我来帮她摁脚吧。”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知道班长是被我的行为所触动,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课后,我找班长询问原因,班长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都不嫌弃她,我又怎么能嫌弃她呢。”我立刻表扬班长:“对,你做得很好,身为班长,平时不仅不能嫌弃同学,还要多关心她,对不对?”班长默默地点着头。从那以后,其他学生再也不排斥她了。教学中点点滴滴不失时机地示范,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师的言行既是显性的行为教育,又是“隐性”的品德感染。教师以身作则教会学生:什么是“爱”,如何施“爱”。
1.教师引领学生培养责任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起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记得有一次课上,来不及调课,就请语文老师临时代上,并且答应学生一定补上,第二天,我履行约定补上体育课。课后学生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汪老师你真棒,说话算数。”小学阶段处于道德发展习俗水平,此阶段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和他人的期望。教师以“责任心”示范学生,满足学生的期望,无形中起到了树“标杆”立“标准”的作用。
2.以情动人,发挥榜样辐射作用
在体育课上,不仅教师自身应以身作则,富有责任心,而且对待课堂上有责任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达到激励他人的目的。一次上完仰卧起坐课,由于管理器材的教师不在,其他同学偷懒就把归还的垫子放在器材室门口,而吴同学一人把垫子搬进器材室摆放好,吴同学这种极富有责任心的态度,令我感叹不已。我鼓励大家要向吴同学学习,学习她这种爱护公物、富有责任心的精神。从此以后,学生每次借还器材都能归还整齐,这就是以积极心态对待有责任心的学生产生的良好效果。教师运用“涟漪效应”,充分发挥榜样辐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教材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例如:在400米教学中,课上给学生测试一个原始成绩,并告知学生。第二次课,我说:“再测试一次成绩,进行比较,看进步了没有?哪怕是快一秒也算。”教师的这种积极话语激发了学生的前进动力,结果全班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进步。第三次课上,我告诉他们:“我们今天比谁是班级长跑冠军,你们愿不愿意比啊?”“愿意!”他们齐声回答,结果我把这次测试的成绩告诉他们,并让他们和自己第二堂课的成绩比较看进步了没有,他们的回答正如我期待的那样都有进步。这样的比赛,不仅让学生喜欢上了长跑,还培养了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拿破仑·波拿巴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意就是告诫人们时刻要保持一颗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之心。在体育教学中“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体育教师要善用自己的智慧和巧妙的话语激励他们,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心灵交流,传递无声教育。小学阶段,处于道德发展习俗水平阶段,由他律到自律,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通过测试成绩对比和巧妙的语言激励学生,鼓舞士气,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本研究实践证明:通过培养学生“三心品质”,一方面落实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学生“三心品质”的培养时机,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的行为,努力挖掘出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努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使“三心品质”的培养在体育课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