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忆寒,石 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交流中心,江苏 泰州 225300)
“一带一路” 旨在实现沿线各国间交通互通互联,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十四五” 规划又进一步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020 年11 月15 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日益开放的中国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地方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国际交流模式提供了契机。
“一带一路” 建设带动沿线各国发展,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深化了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同发展,共进步。现阶段,我国有不少高职院校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国际交流方面达成了重要合作,不仅使更多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更深刻,而且促进了高职院校自身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我国高职院校向来重视国际合作和交流,传统方式是学习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理念和模式,引进先进资源,以达到促进教师素质提升,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的目的。而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是单向的、一味的接受,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理念正在逐渐转变,我国更多的高职院校正将自身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向“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行推广,培养本土化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优化院校本身内部教学模式,由此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实现共赢,极大提升了我国高职院校的自身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中,经济合作模式的发展比较稳定,对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起到引导作用。“一带一路” 倡议对于沿线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因为这些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发展不完善,专业技术教育缺失,这种情况使我国高职院校能抓住机会进行有效的人才输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支撑沿线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时代所需、产业所求和人民所期。对接“一带一路”,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模式[1]。
我国目前处于国内经济转型时期,“一带一路” 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引擎,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突破口。“一带一路” 倡议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 “走出去” 战略的坚实一步,将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的塑造[2]。通过校企合作谋划未来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国际合作路径,助力地方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产能效应,将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近五年来,在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动下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指导下,在各省市政府和政策体系的支持下,高职院校立足自身的特色专业和区位优势,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为了鼓励和推进高职院校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国家自上而下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制度设计,组建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联盟、制订 “一带一路” 教育行动计划、对接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行动方案。国家层面出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 规划》,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 教育行动》,江苏省通过《江苏省2018 年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要点》《2019年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要点》《交汇点建设“五大计划” 专项行动方案》等。
高职院校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支持中资企业 “走出去” 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建立分校和 “鲁班工坊”。据不完全统计,“2012 年至今,全国共有43 所高职院校在境外开设了48所分校,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3]如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和阿曼苏哈尔大学共建 “鲁班工坊”(2016/2019),江苏海事--几内亚韦立船员学院(2016)、江苏航运--缅甸海事培训中心(2017)、南通职大--纳米比亚南部非洲职业教育中心(2017)、江苏工程--老挝琅南塔教育厅项目(2017)、江苏信息--老挝磨丁经济特区培训中心(2017)、无锡商业束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2018)、江苏建筑--老挝柬埔寨分校(2018)、南京铁道--埃及铁路培训中心(2018)、常州工业--江苏亨通海外人才培养基地(2018)、扬州工业--江苏贝德缅甸区域 “丝路人才” 就业实习实践基地(2018)、南通科技—肯尼亚大中专提升项目(2018)、 江苏经贸-- 德龙印尼学院(2018)、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赞比亚大禹学院(2018) 和南非大禹学院(2019)、苏州农业--印尼农业培训中心(2019) 等等。由此可见,全国高职院校境外办学已经呈现出 “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来华留学生项目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目成果丰硕,不仅传播了中国职业教育理念、先进技术,而且弘扬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2018 年,江苏高职院校在校留学生已达8353人。
就江苏高职院校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教育交流情况(2020.9~2021.8) 发放调研问卷,来自11所江苏高职院校回复汇总如下:
(1) 开展教育合作的国家有南非、印尼、马来西亚、老挝、泰国、科摩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孟加拉。11所院校中有三所院校未涉及到此类合作。
(2) 开展的合作专业领域种类繁多,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包括交通类、机电类、信息类、经管类、艺术类、医学类,具体为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汽车、建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酒店管理、计算机、旅游管理、空中乘务、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药品安全、新能源汽车、畜牧兽医等专业。
(3) 接收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留学生人数方面,2所院校暂没有留学生,其他6所院校分别为19 人、700 人、62 人、27 人、86 人、142 人,共计1036 人。留学生主要来源国分别是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科摩罗、印尼、刚果、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孟加拉等。其中3 所院校非学历留学生分别为11 人、14 人、300 人,共计325 人,主要来源国为南非、老挝、印尼、柬埔寨等。
(4)“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留学生积极参加国际技能比赛,如上海合作组织酒店管理大赛、中国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印尼艺能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大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市属院校,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举措。2018年,招收11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南非留学生,在完成了文化及实践技能课程的校内学习之后,被安排至苏州科茵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以及江苏泰州华志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智能化设备零件加工、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的实践学习活动。部分同学回国之后就业于我国走出去企业,实现了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所需的本土化人才培养目标。
江苏 “走出去” 中资企业,如红豆集团、徐工集团、亨通光电、江苏德龙、海澜集团、正太集团等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为江苏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的排头兵,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江苏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肩负起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分院和江苏正太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合作建立 “正太建工双主体学院”,共同实践 “校企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正太建工双主体学院参与正太集团博茨瓦纳公司和博茨瓦纳 “授权技能转让计划” 组织所组织的当地职工技能培训项目,先后培训750名当地员工。
(1) 政府对当地的高职院校重视不够。政府应加快成立 “一带一路” 战略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发展专门机构,制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实施细则,加强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扶持与监管,确保有序竞争、有法可依,推动沿线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事业发展[4]。
(2) 校企合作的尴尬境地。《国家职业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但是,当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存在着教育部门和高校 “一头热” 而企业 “一头冷” 的尴尬现象。需要尽快出台政策激励企业,尤其是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校企合作,与高校共同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高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面向行业企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新增一批服务当地产业升级改造、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提升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5]。
(3) 基础条件跟不上。虽然搬进新校区,却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海外学院楼,经费保障不足,政策资金支持不够,需要筹措资金,保证稳定的学历留学生招生规模,并进行专门的资金管理。
(4) 受疫情影响,来华留学生无法到校学习,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
(5) 来华留学生的质量不尽如人意,优质的校企合作项目较为缺乏。
该联盟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作引领、以学校为主体、让企业来参与的原则,确定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 的目标,确保常态化运行与交流畅通,促进联盟内部信息和资源共享、经验推广和成果辐射,探索转型升级之道,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构建人才成长平台。
2010 年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工程教学成果系统地提出了“鲁班工坊” 的建设标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机制保障体系,全面确立了 “鲁班工坊” 的内涵定位,探索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发展的途径和模式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为了推进江苏省内高职院校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自愿加盟、共同组建的江苏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宗旨,输出江苏高职教育标准,彰显独特优势,发挥社会功能,为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联盟应搭建来华留学生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共有招生和培养资源,有序扩大学历留学生数量,对标国家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工作,提高学历留学生培养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国境外技能型留学生,以提升来华留学生专业和综合技能为主导,秉持 “技术创新+人文交流”的理念,深化职教国际合作交流,推动 “双高计划” 学院建设,为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奋斗。疫情期间,认真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文件精神,建立“网络课程资源+线上辅导+学习通作业” 授课模式。
加强师资交流与培训,依托东南亚国家良好的汉语传承,通过 “汉语教师+专业导师” 培育机制,培养懂汉语、会技术、有经验、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当地师资力量,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辐射。共享 “鲁班工坊” 的EPIP教学模式,帮助海外合作院校掌握先进的 “中国引领”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当地需求及实际情况建设国际学院,培养符合当地需求的本土化管理和技术人才。推动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开展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联盟院校重点服务著名 “走出去” 企业,开展学历教育培养所需的技能技术人才,并为企业本土员工、当地社会人员进行技术技能专业培训,从而建立、完善和推广一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允许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合作办学项目的职业院校教师在项目建设期内多次往返,减少不必要的程序,避免重复审批。疫情期间,可采用云课堂进行授课,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效仿鲁班工坊,建设若干个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输出优质资源,加快建设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泰国 “鲁班工坊” 建设的四个国际专业即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新能源汽车国际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CNC 国际专业和物联网国际专业已经通过了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认证。江苏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国际技能比赛,充分利用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在海外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 为沿线国家带来了优势互补、开放发展的新机遇,也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带来了新机会。江苏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工作将围绕江苏省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考核定量指标展开工作,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