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翔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由于泰州盐税文化是在从西汉至晚清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开展对泰州盐税文化的考察,实质是一种 “史” 的研究,如果考虑到其中所涉及的 “税” 这一财政元素,那么又可认为这种研究跨越了社会文化史和经济史两大学科范畴。故此,有必要先对泰州盐税文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作一清晰界定,这也是学术共同体开展讨论对话的前提。假设以空间和时间作为纵横坐标确定研究论域的话,前者将基本与今日泰州市(尤其是海陵区) 的行政区划相重合,后者则从汉初一直延续至清末。在这一研究论域内,举凡一切与制盐、运盐、涉盐交易及盐税缴纳、盐政管理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内容皆可纳入。其中,围绕盐业生产以及盐税征管的文化是源文化,而由其衍生出的风俗习尚、教育、宗教、文化传播、生活方式、大众文化、民众观念等都属于次生文化。这种次生文化既包括了因盐商巨贾喜好提倡而兴起的雅文化,也涵盖了在广大以盐为生的劳动阶层当中流传的俗文化。前者多在思想、哲学、艺术等观念层面上得以体现,后者更加侧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化文化。根据唯物史观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的观点[1], 泰州盐税文化研究除了观察泰州历史上与 “盐” 及 “盐税” 相关的社会现象,描述其表象、内涵,并对之作文化学的提炼和阐释之外,更应着重探究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对于盐税文化形成及变迁的推动,以及盐税文化的能动作用、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本文拟基于泰州盐税文化的研究现状,借鉴社会文化史以及经济史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路径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后来学人能够有所助益。
对既有成果的考察发现,表象研究占据多数。就盐税文化描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言,陈志峰老师的论文当是最为典型的一篇。他将盐税文化细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四类,对每种子文化的具体形态及其影响进行解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泰州盐税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丰富内涵[2]。此外,李善山、杨广强、倪雨婷、黄炳煜、赵彤彤等人也曾从不同方面有过论述,研究者们最大的共性特征是对包括书面和实物在内的历史资料的挖掘及运用用力颇多。如倪雨婷以照片的形式展现了江苏省盐税博物馆内的大量文化历史遗物[3],黄炳煜则通过口述采访的方式从盐工后代求证史实[4]。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作为研究的初始步骤,为文化现象或事件的描述提供了资料支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研究者仅仅止步于此,不免只局限于表象研究。毫无疑问,这种文化现象或事件的描述以及浅层的表象研究有助于增进一般读者对于泰州盐税文化的了解,但如果上升到学理层面,其深度和广度就都有所不逮。尤其与研究泰州学派取得的诸多成果相比,更显得有宽泛单薄之感。研究者如欲透过社会现象窥视文化内涵,以避免落入重叙述轻分析、重说明轻论证的窠臼,则不得不引入抽象理论分析方法。此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深度描述就成为一种可行的改进方式。就前者而言,是指在揭示盐税文化现象或事件时要一并说明其背后的社会因素,突出展现文化内涵的时代特征,将社会变迁作为文化演进的重要自变量。另外,亦可将盐税文化视作一个整体,着力弄清其内部各因素的关系实态,从它们相互联系的结构中,找寻可供分析的富含意义的文化共像和问题。例如,盐税征收制度的变迁与盐商闲适文化的兴衰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联,如有,又是怎样加以体现。就后者来说,由于深度描述能够通过 “以极其扩展的方式摸透极端细小的事情”,“达到那种更为广泛的解释和更为抽象的分析”[5],研究者因而可以对与盐税文化相关的制度、习俗、语言等开展深入的个案式分析,将某一种文化形态钻深、钻透。微观研究虽易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但大量研究成果的涌现却因提供了盐税文化的不同面向而有望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可获得的另一个效应是,能为下一步的深度解释提供具体例证。
浅层解释主要寻求文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深层解释则是对原因之原因的追寻,它的目的在于明晰浅层解释背后隐藏的观念结构,进而理解和解释那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6]。后者是对前者的拓展和深化。既有研究成果中,已见不少对各种历史文本资料开展的分析。如陈志峰对于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作,黄炳煜对于清代两淮盐运使乔松年所撰的《新建盐宗庙记》 以及倪雨婷对于泰州民俗和名人文化等一系列的解读,都有涉及对文化活动和文化心理的解释。这些解释构建起研究者所认为的因果关系。例如,将白居易在《盐商妇》 中对唐代盐商家庭主妇骄奢淫逸生活的描写,与当时泰州淮南地区 “吴盐” 产量之巨,行销之广的历史事实所做的勾连,对泰州地区盐婆生日、敬龙王、晒盐日、晒龙盐等民俗风情由来的历史追溯,等等。这些解释可以对某些文化现象作出一定的说明,但不足之处在于对文化活动或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探究不够,故而只能作为一种浅层解释。正如格尔茨所指出的:“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寻意义的解释科学。”[5]而现有作品中对盐税文化背后政治和经济状态的考察缺位,以及同步观照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论述遗失,导致对盐税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和能动作用缺乏深层次的解释。所以,面对揭示 “原因之原因” 的任务,研究者们恐怕后续要做更多贯通性、联系性、网络性的探索。毕竟,在兼顾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种元素在内的社会背景下去解释盐税文化,将有助于帮助研究者将零散的文化遗迹点或孤立的民间传说整合起来,通过对文化的认识加深对城市社会生活的理解。举例而言,有作者提到盐民诗歌和海陵竹枝词等文学形式,认为其“提供了研究历代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盐税盐制、民情风俗等方面丰富的史料”[2]。但由于文学作品写作手法的特殊性,这些材料能在多大程度上揭示盐业的生产作业情况和盐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并不十分确定。研究者需要分清文学艺术作品到底是直接作为研究对象,还是只作研究历史的文献凭据,如是后者,就必须抱持谨慎态度,因为这些作品已经包含了再创作的过程。此时,研究者宜将其与政治、经济史料做一并联分析,以达到史料互证的目的。再如,很多研究者曾提及林则徐在泰州所立的税碑,如果只着眼于税碑本身,显然深入挖掘的余地已然不大,但一旦结合林当时立税碑的背景、意图乃至更深层次的盐税制度、社会矛盾等,就有可能得出更为深刻的研究结论。此外,鉴于文化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反向作用,研究者还应注意聚焦探讨盐税文化的创造与变迁何以奠定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如何塑造泰州人民的文化品格。由此,更进一步地从城市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去评估泰州历代盐税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互动,从而将从浅层解释推进到深层解释,以催生更具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的泰州盐税文化研究论著。
行文至此,不妨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总结一下泰州盐税文化研究的层层递进思路:首先揭示盐税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为表象描述;其次说明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为深度描述;再次解释何以出现典型的盐税文化特征,是为浅层解释,最后,结合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解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彼此影响,以更加深刻地领悟泰州盐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是为深层解释。综上可知,表象描述和深度描述着重解决盐税文化“是什么”,浅层解释由于说明了盐税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和表层意义,其核心可以看作是 “为什么”,深度解释则试图以网络式研究揭示盐税文化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文化能动作用的应然与实然,因此,其主题应是“怎么样”。
当前研究者运用较多的文献史料包括明代的《万历泰州志》、清代的《道光泰州志》 等,笔者经查阅发现,明清泰州地方志中涉及盐税部分篇幅并不大,且大多为征税事件的 “流水账” 式记载,视角单一的同时言语也偏简略,可供利用的部分有限。除此以外,少有使用档案、报纸、杂志、日记、笔记、契约、谱牒、家谱、家训、族谱等传统史学资料的情形。与扬州、徽州等地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已经得到较大规模挖掘、整理相比,泰州显然尚有不少工作要做。尤其从社会文化史要求出发,将泰州盐税文化研究重心下沉至民间社会之后,诸如戏剧唱本、蒙学读物、民间善书、神话传说、民谚俚语、野史小说等 “非主流” 资料自然也就应当纳入搜求、整理和解析的范畴,这既是对官方史料不足的有效弥补,也是发现新问题、开拓新领域的可取途径。
文献法为主,调查法为辅的当下实际,使得整个研究过程趋于平面化,无法突出立体性和网络性。文化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也使单薄方法条件下找寻新议题、开辟新方向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在研究泰州盐税文化时,不妨尝试根据研究内容灵活嫁接其他各种学科领域内的方法。这些学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学、经济学、史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教育学、文学、民俗学、戏剧戏曲学;等等。通过强化泰州盐税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方法论特征,力争使成果做到社会与文化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生活与观念相结合[7]。
助推旅游开发,获取经济效益被认为是开展盐税文化研究的重要目的,这导致研究者更加注重揭示 “是什么”。而城市文化生态的历史变迁、盐官、盐商与盐民的互动、盐税文化与城市底蕴的内在联系;甚而至于将泰州盐税文化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如大运河文化与盐税文化的交融,扬泰城市之间或苏川省域之间盐税文化的比较等主题研究,都还有待拓荒。开展泰州盐税文化研究,其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它除了向市民清晰展示“来时路” 之外,还将为构筑精神文明基础、打造道德价值系统、塑造共同文化心理提供丰富素材,并为解锁支撑这座城市乃至这片区域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化密码提供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