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与思考

2021-12-14 01:24:38徐美芳袁阿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籍人士医学观察医务人员

吉 梅,黄 敏,徐美芳,袁阿珍,马 霞

(1.泰州市人民医院;2.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1]。国家对新冠肺炎管理要求为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及治疗[2]。泰州高港区对14 天内重点区域、境外来高港及中途经过重点地区的来高港人员严格实行卫生检疫及隔离观察,集中医学观察是进行隔离观察的重要举措,可有效放止疫情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作为驻点护理小组成员之一,在高港区尚客优隔离观察点工作,现将相关护理实践经验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泰州市高港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由19 名医护人员及4 名非医护人员组成,医护人员均自愿报名且来自泰州高港区各家医院。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均接受新冠相关培训。本隔离点从2020 年3 月18 日至4 月26 日共接受观察人员201人,其中外籍人士32人。入住期间因不适,转往非定点医院4 人,核酸检测为阴性。其中女性59名,男性142名(见表1)。

表1 集中观察人员一般情况

1.2 方法

1.2.1 强化管理 (1) 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公安部门、高港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酒店为辅,街镇政府为主的指挥管理体系,各司其职。管理体制下设置医疗组、护理组、疾控组、消毒组、后勤组、安保组、信息组等。每组均有一名组长,实行12小时工作制,认真进行隔离点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2) 隔离医学观察点规范的设置。在辖区内优选高港区尚客优酒店作为集中隔离观察点,观察点条件符合相关要求:1) 远离水源取水点、较独立、非人群密集区,与周围环境保持一定隔离区。隔离点设“三区三通道” 即污染区、清洁区、半污染区,观察对象通道、医疗污物通道、工作人员通道,均贴有明显标识,便于接受、转运及疏散观察人员。2) 本隔离点共5层楼64个观察房间,每个房间均为单人间,根据观察人员的流行病学史、年龄、有无相关症状等安排居住,同一批次的观察人员尽量安排在同一楼层进行单间隔离,境内的观察人员与境外的尽量分楼层居住。每个房间有电话,卫生间、网络等,禁止使用中央空调。3) 有观察人员排泄物处理的专用化粪池,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桶均配备有盖子,有临时存放点,且标志显目。

(3) 物资储备。根据尚客优酒店工作人员、观察人员及观察时间评估各类物资的需要量。防护及消毒物品由高港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调配,且有专人负责物资消耗情况及出入库登记。

1.2.2 加强岗前培训及演练 制定防疫相关制度及流程,进行不同批次各类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制度、流程、消毒隔离措施、自我防护要点、防控相关知识等培训,人人进行认真演练并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确保隔离点工作闭环管理。

1.2.3 观察对象的规范管理 (1) 接受观察人员。当班医护人员提前按三级防护要求穿戴上岗,观察人员到达隔离点入口处,医护人员发放口罩,检查体温,核实无误后由医护人员从专用通道引导其至提前分配好的房间。医护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健康评估、宣教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如指导观察人员房间的日常消毒,尤其是排泄物的消毒,指导观察人员填写各类调查表及告知书,信息组人员通知疾控组人员及消毒组工作人员。

(2) 观察。观察对象集中隔离14 天期间需进行2次核酸检测和1次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入住后当天行第一次核酸采样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隔离点医护人员每天上午10点、下午16点左右对其测体温,同时与观察人员沟通,了解其有无干咳、乏力、发热、气促、腹泻等不适。医护人员每晚电话了解观察人员的情况并记录,如患者出现以上不适,及时与驻点医生沟通并处理,每天汇总观察人员信息并定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观察人员,隔离点医护人员尤其要落实每日的健康宣教及医疗护理查房,如不能完全排除新冠,或因各种条件不能立即处理,则立即上报区卫健委及疾控中心,联系好专业救护车转送至医院进行诊治,并做好交接班和记录。如观察对象出现心理问题,由专业心理医师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及疏导。消毒组人员每日按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日常消毒及垃圾处理。

(3) 解除隔离。在解除隔离期限到达的前1天,再次行核酸检测。隔离对象观察期间第1天、第13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通知观察人员解除隔离。观察人员在解除隔离前1 小时左右,由隔离点护士对观察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健康询问。如无异常,由医务人员陪同经解除通道到达隔离点出口。由疾控工作人员开具解除告知单,观察对象完成签字,满意度调查等相关程序后解除医学观察。如有大批量观察人员解除隔离,采用分批次逐一解除的方法,避免人员集中。消毒组人员对解除观察者居住的房间及各通道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2 结果

从3 月18 日至4 月26 日,高港区尚客优隔离点共完成了201 名观察人员的隔离观察工作,未发现1 例确诊及疑似感染新冠的患者。高港区尚客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满意度为100%。

3 思考与建议

此次新冠疫情一发生,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政府及高港区卫健委就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一级响应,各部门密切配合联系,组织落实了严格的防控举措。高港尚客优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的实施是区高效防控疫情的体现,此法能管理好辖区内观察人员,做到有效、安全地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由驻点医务人员处理隔离点的一般医疗问题,保障落实隔离点的防控任务,对筑牢防疫防线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从3 月18 日至4 月26 日参与尚客优集中隔离点的防疫工作,累计隔离观察201 人,累计解除隔离201 人;观察对象中通过实验室检测,无1 例阳性病例,在整个观察期间未出现一起漏管失控,无一例交叉感染,无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防控工作获得了观察人员的充分肯定。同时,隔离点的工作流程、方案,为高港区其它隔离点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实践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要保证集中点的工作有序及安全,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 各类人员培训。各类人员均要掌握严格的岗前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并能指导、监督他人落实防护措施。尤其是非医护人员严格的岗前培训至关重要,让他们掌握严格的消毒隔离绝非易事。他们会不可避免地近距离接触观察人员,而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很薄弱。鉴于此,本隔离点的消毒人员、送餐人员大都是乡镇医生,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感染风险。(2) 规范消毒隔离。对隔离点认真执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是避免病毒传播及杀灭病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3]。隔离点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消毒隔离的相关规范要求,采取正确的消毒防护举措,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消毒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3) 严格管理观察人员。所有观察人员不得离开隔离房间,不得走动窜门。一旦发现观察人员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如出现不规范开门的现象,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沟通、对不当行为及时制止,告知严格隔离对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性,必要时医护人员进一步电话教育劝导,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4) 密切关注心理状态。观察人员处于相对封闭环境,易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表现。3 月23 日湖北来高港共8 人,观察人员有敌意、易怒情绪,对采取的隔离措施表现出不理解和不配合,甚至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隔离点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医务人员面对观察人员不良情绪反应的措施为:统一使用文明用语及时劝阻,安静地倾听观察人员的自身经历,与观察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在陌生环境中感受到爱和温暖。医务人员根据他们的述说进行正向引导,沟通上避免敷衍了事,注重强调疾病的危害性并观察其情绪状况。医务人员用真心、真爱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及安抚,增强了观察人员的隔离安全感,在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让这批观察人员克服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并乐观积极地配合此次隔离。观察人员入住后,医护人员主动了解他们在隔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尽可能地让每一位观察人员看清医护人员的眼神,加强手势、身体姿势等非语言沟通,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和安慰,尽量满足其归属感。观察点配备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帮助缓解观察人员的不良情绪。而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如观察点有幼童需要家长看护不能单独居住时,建议可由一名监护人进行照顾,医护人员会给幼童们准备图书、玩具、卡片等作为孩子们好好吃饭、规律睡觉的奖励,孩子们见到医护人员总能亲切地打招呼,这一方法的实施可满足隔离点特殊情况下的陪护需求。

从2020 年3 月上旬开始,泰州市高港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转变为 “守国门”。所有中外人员,凡是进入当地之日前14 天内有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等国居住或旅行的,均实施14 天的集中隔离观察[4]。高港作为泰州地区重要的港口,隔离点中的境外人员逐渐增多,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高港隔离点创建了英文版的入住告知书,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入住需求卡片。外籍人士来自世界各地,在隔离点的入住,增加了语言沟通方面的难度,外籍人士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为了处理好隔离点工作人员与外籍人士在入住期间的日常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建议:(1)政府外事主管部门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有利于防疫工作进一步有效开展。(2) 语言是双方沟通的主要媒介,建议提高隔离点医务人员语言交流能力,必要时可邀请专业外文老师定期进行英语相关讲座,尽量提高隔离点医护人员的涉外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与外籍人士有效交流的能力。(3) 尊重外籍人士,保护其隐私。(4) 鼓励隔离点医务人员进行多元文化的学习,了解宗教相关知识,对外籍观察人员的文化背景、生活饮食习惯进行必要的评估,给予外籍人士人文关怀,让外籍人士能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及安全感。在不违反隔离点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个性化合理需求。目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提供多元文化护理已成为当今护理发展的趋势[5]。随着高港区隔离点的外籍人士逐渐增多,这对临床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为外籍人员提供人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在新冠肺炎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针对高港区集中点的上述问题,既在工作中要体现防控的“硬度”,又要考虑到人性化管理的“温度”,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外籍人士医学观察医务人员
走进湖州 感受“最美中国”
浙江人大(2022年7期)2022-07-30 03:22:28
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新冠疫情防控模式探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观察 对邮轮游客情绪影响研究
中国水运(2020年4期)2020-06-08 15:40:40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新冠肺炎医学观察下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干预
军队疗养院援鄂医疗队医学隔离观察保障实践
义乌:举行外籍人士旁听人员座谈会
浙江人大(2019年3期)2019-06-22 01:02:41
缅甸联邦政府将整顿外籍人士未经允许租赁土地种植水果的问题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