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新思想“三进” 工作的有效性研究

2021-01-07 09:26傅宏庆张继玲王妲妲朱其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进特色时代

傅宏庆,张继玲,王妲妲,倪 涵,毛 霓,朱其志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新时代高校的职责使命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高校需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 工作,不断提高其有效性,从而推动立德树人工作持续取得显著成效。

1 高校新思想“三进” 工作的意义

1.1 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是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因此,高校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 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和领导权,真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和挑战。

1.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具有时代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质量的根本手段。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揭示了伟大目标伟大梦想一定要实现、而且一定能够实现的根本方略。因此,高校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 工作,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持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3 指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要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高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当代大学生,他们肩负着迎接挑战、开创未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工作,潜移默化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为一大批时代新人的培养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

2 高校新思想 “三进” 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对新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解不深

当前,高校已经基本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但对于进头脑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突出表现为学生对新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解不深,还不能从一般的理论认识转化为思想上的理性认同,并由理性认同升华为理想信念,从而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超强的理论性、政治性和实践性认识还不深刻,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将新思想的核心要义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并积极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2],从而不断增强“三进” 工作的生动性、时代感和趣味性。

2.2 “三进” 工作契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强

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教师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科研成果的获取,却忽视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没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3],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诉求受到忽视,课堂师生互动效果较差,导致不能正确地了解学生、全面地认识学生,因而 “三进” 工作的开展未能很好地契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走深走心走实不足[4]。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理想信念、精神素养等方面的培育不够重视,对 “三进” 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缺乏充分认识,对为什么要“三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领会不深。

2.3 有效推进“三进” 工作的教育合力不足

高校的 “三进” 工作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以确保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各方面。但目前来看,高校的 “三进” 工作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往往是单一的部门在着重进行,各个部门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较少,教育合力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 “三进” 工作的顶层设计不到位,有效性举措不多,缺少必要的激励办法,导致很多教师推进 “三进” 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不少教师只注重科研成果,而对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却不关注,照本宣科现象仍有发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严重限制了“三进” 工作的有效开展。

3 高校推进新思想 “三进” 工作的有效性措施

3.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当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有效推动 “三进” 工作开展,牢树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全体教师要能够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关注点和意识形态走向,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立德树人取得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进行集体备课,共享课程资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发挥出集体的智慧,达到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各自优势的效果。在集体备课阶段,可以结合每个教师的教学建议,统一安排思政课教学进度。思政课教师需要持续更新教学课件,在备课阶段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课件,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吸收到课件中,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同时要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吸引力。

3.2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高校育人的主要方式为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保障高校“三进” 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辩论赛和讨论会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主动分享自己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渗透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5],来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吸引学生认真听课、主动思考,从而保障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积极向学生传递新思想,在注重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中,不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高校全体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需要,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大众化的话语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6],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

3.3 以教书育人为关键,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最终环节为进头脑,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进头脑的效果如何关键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高校要想有效推进 “三进” 工作的开展,实现新思想“扎扎实实进头脑”,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出思想素质高、政治涵养强的教育教学团队。对此,高校需要建立教书育人奖惩机制,并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绩效管理、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相挂钩,且把 “育德效果” 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倒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辨别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分析敏感性话题,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另外,高校教师需要重视提高媒介素养,通过挖掘、运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推动新思想 “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在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 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当今社会以及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从而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利用有针对性的举措,扎实高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三进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棋乐
藏垢纳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博弈名谱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