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

2021-01-07 09:26顾海燕张海霞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资助劳动育人

顾海燕,张海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 “意见”),就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作了整体设计和明确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存在重管理轻引领、重 “输血” 轻 “造血” 的现象,如何将劳动教育纳入资助育人体系并探究两者的契合点与融合度,对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 劳动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劳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活动目标的教育实践。从内涵讲,劳动教育的首要属性是教育性,其本质是通过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从外延讲,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 的时代新人素质。其包含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思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仅是人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人生兴趣的源泉,应当成为培养人们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每开展一次大学生劳动教育,都应该与他们的精神生活相联系,要让他们认识到为何劳动、为谁劳动,并且努力地让他们在战胜困难、取得一定劳动成就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尊严感,使劳动真正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

二是社会性。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得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技巧,提高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在当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信息化劳动内容不断增加、精神生产和服务业的劳动日益重要等,《意见》指出要 “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因此,实施劳动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多学理论知识,也要结合社会发展强化实践体验;既要引导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也要针对劳动新形态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既要履行劳动教育主体责任,也要与家长和企业携手合作,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三是实践性。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创造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实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峡出平湖”“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天堑变通途”,亦深刻印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干才能兴邦” 的道理。因此,青年大学生必须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厚植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情杯,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 “实干家”,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才能托起“中国梦”。

2 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劳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

一直以来,人们通过劳动来认识并改造世界,因而对劳动的认识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基点。一方面,劳动教育可以培育 “实干兴邦” 的家国情怀,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他人的合作、社会的交流学会关心与体谅他人,培养贫困大学生热爱劳动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劳动的人本关怀。另一方面,劳动者素质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教育可以启发贫困大学生对世界、价值、人生的思考,感悟劳动的成就感,使他们的行动趋向和行为选择变得更加理性,更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获取的成果,正确地认识到通过诚实劳动获取财富的价值选择,明确实现自身人生理想与目标的途径,积极投身于国家发展建设,为民族复兴赋能。

2.2 加强劳动教育是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实需要

处于成长阶段中的大学生们,心理发展也正由感性向理性过渡、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加之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状况易出现自卑的情绪,从而产生消极自我评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由此可见,劳动也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现实载体。作为劳动的实际参与者,贫困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意志力和耐力才能完成劳动任务,特别是在遇到问题又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问题时,无形中已经提升了抗压能力;任务结束后对劳动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将获得的劳动经验进一步凝练升华。在劳动中体现的这些心理特质,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大学生摆脱逆境,也能够促进他们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2.3 加强劳动教育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劳动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各种教育的统领,能够把其他一切教育内容联结在实践之中。”[1]接受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家境贫困的大学生们提升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将所学专业文化知识实现更加有效的转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劳动教育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很好的锻炼和训练,贫困大学生们的抗挫和抗压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相较于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接受到的教育水平普遍不及优越家庭,而劳动教育则能够较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是要使他们以更全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价值,在迅速发展的教育方式中“以不变应万变”。

3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分析

3.1 重服务、轻引领:贫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缺失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与社会救助工作不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除了具有社会救助的保障和求助特性之外,还肩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责任。近几年,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一直在提升资助的力度和精准度,在标准上、效能上持续做加法,也开展了专项资助育人活动,如 “助学筑梦铸人”“助航计划” 等,大大提升了受助大学生的“获得感”。但在实际资助育人活动中,更多地注重了诚信、励志、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开展不足,与资助育人的融合也不够。同时,因为成长环境和家庭原因,贫困大学生较易出现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孤僻等性格特征,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缺少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当群体中出现不愿劳动、不想劳动的人,他们较易产生跟风、从众心理,也认为体力劳动、重复性劳动是 “低级” 的工作,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的象征[2],而这些认知会导致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被异化或缺失。

3.2 重 “输血”、轻 “造血”:贫困大学生从事劳动内在动力不足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资助工作的理论起点和实践终点。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仍重点围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资助目标着重体现为 “输血” 的经济解困。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境,但也极易使他们滋生 “不劳而获” 的依赖心理。同时,在 “读书改变命运” 理念的影响

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地将重心放在了学习上,片面地认为劳动会占据“寒窗苦读” 的时间,一味认为搞好学业比什么都重要,忽略了劳动是掌握生存本领的重要途径,弱化了通过劳动来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源的动力,导致劳动能力的 “赤字”。事实上,劳动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化的媒介,通过劳动实践可以激发人潜在的主体意识,使其获得更多心灵上的满足与成就。

3.3 重参与、轻培养:贫困大学生劳动能力弱化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加上父母灌输的 “读书是第一要务” 的观念,使得其在成长过程以 “读书” 为由,不愿劳动、不想劳动,进入大学后自理能力和自我承担观念缺失。而目前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内容仍以简单的劳动为主,劳动层次较低,实践锻炼机会比较单一,如协助老师盖章、开证明、事务咨询解答等日常辅助,工作难度不高且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度较低,对其专业素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纵是指导,主要也是以办公技巧、岗位职责等为主,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人生规划、思想引导等方面鲜有涉及。这种 “浅尝辄止” 的基础性劳动和实践,并不能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在求职创业中更会显得竞争力不足,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

4 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4.1 强化思政劳育,发挥资助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并 “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加强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意义深远,对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培养学生艰苦自立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

一是用好课堂主渠道。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劳动教育的道德引领和精神塑造,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这门课上,结合实际案例讲述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和劳动关系等内容;在“形势与政策” 中加入当前劳动力发展现状及就业形势分析,帮助贫困学子更深层次去理解劳动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个人幸福之间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是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新生入学、五一劳动节、毕业离校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如新生入学时,在学习校史校歌中传扬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吃苦耐劳精神;开展就业讲座时,邀请优秀校友、劳动模范进校园,让学生在聆听身边榜样故事中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同时运用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推出更多高质量、可互动的网络作品,进一步强化劳动精神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重要价值。

4.2 增强实践劳育,发挥资助育人的品格养成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才能养成真正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高职院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天然场所,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磨炼意志品格,培养勤俭奉献精神。

一是搭建劳动实践平台。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形成 “奖、助、贷、勤、补、免” 六位一体的奖助学工作体系,对困难学生实行经济补助。然而经济帮扶仅能在短期内改善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培养学生自助意识和实践技能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搭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平台,推动“劳动周”“劳动月” 的开展,将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课外实践结合,为困难学生提供劳动和奉献的平台。

二是提升助学岗位吸引力。勤工助学要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应有功能就必须加强勤工助学与专业、专业课教师的联系,促使用工部门加大脑力性和创新性工作内容,使勤工助学岗位从助理模式向教辅模式、服务模式、学生管理模式转变,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扩展校外资源,帮助学生争取更多校外勤工助学机会。通过整合校内外岗位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能力,培养艰苦自立的实践品格。

三是建立积分考核制度。以积分制方法考核受资助学生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的时长、次数和成效,并将考核成绩作为评奖评优加分项目,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正确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主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情怀。

4.3 推进专业劳育,发挥资助育人的人才培养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必扶智”,要求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要打破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转变观念,打造以提升劳动技能为重点的 “经济资助+技能培养” 的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

一是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中阐述专业、行业的劳动发展趋势,推动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同向发力。比如,一年级结合通识教育公共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展职业劳动体验,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体验和思考劳动;二年级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劳模进校园等方式,加强劳动情感和态度培养,提高学生职业劳动技能;三年级围绕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培训等实践锻炼,加强劳动权利和社会责任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和职业劳动能力。

二是提升实训成效。依托校内校外实训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在实习实训项目中融入创新创意元素,让贫困学生主动了解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所对应岗位、所从事工作内容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强化专业设备和技能训练,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以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就创业课程为抓手,以校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金、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组织困难学生开展就创业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是开辟素质拓展渠道。对困难学生除了加强专业指导外,还应结合学生个人实际,依托学生社团开设办公技能、写作技能、商务礼仪等综合能力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课程和富有趣味性的素质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发展内生动力。此外,可组建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党员的服务团队,从思想、生活、专业、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和关怀,促进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5 结语

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3]。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应注重显性劳育与隐性劳育相结合,既要通过劳动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激发职业发展动能,又要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广阔的第二课堂,使劳动精神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学生在解决自身经济困难的同时获得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使命、敢担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

猜你喜欢
资助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