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盏创作中蕴含的工匠精神

2021-01-07 03:20:23
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龙窑建盏窑炉

陈 艗

(南平市建阳区估佬建盏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4200)

1 工匠精神内涵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工匠精神,在过去工匠统称那些传统手工艺人,也被称为“百工”。我国曾著书《周礼·考工记》,这本著作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手工技艺著作,并且同时记录了古代在科技、文化、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历史文化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在这一著作中,针对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中具有的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技艺进行了记录,主要包括木工、刮磨、陶瓷、染色、金工、皮革等等,将当时我国社会的科技、工艺等方面发展水平充分的展现了出来[1]。

所谓工匠精神,传统意义上是表示手工艺人所秉承的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这种精神理念甚至已经打破了技艺本身的要求,其中充分融合了制作者的职业品质、道德以及能力等等,在现代意义上进行分析,还具有技术美学的特点,表示匠人在自身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等方面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在我国2016年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由李克强总理指出,对企业柔性化生产以及个性化定制予以鼓励,以此实现对工业和制造业企业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

在工匠精神中,容纳了敬业守信、严谨求真、执着专注、精雕细琢、勇于创新等多项内在品质,在行为上外化展现出的就是追求产品实用性和美观的造型,以及追求精湛的制作技艺。

2 建盏

在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中,在陶瓷文化中建盏是重要的珍宝,是完美控土控火的产物,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在我国古代建盏发展中,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主要的发源地,在古代这里称为建州,因此所生产的各种类型茶盏和陶瓷产品被统称为“建盏”。

在我国晚唐五代时期,是建窑烧制工作的起源,在宋代的建盏发展最为兴盛,而到了元代则逐步走向衰败,到了明代时期已经彻底不见了建盏的影子。我国古代的宋徽宗曾写出《大观茶论》,其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宋徽宗对建盏的欣赏和喜爱之情。建州在宋代时期主要生产茶叶,而当时社会中也普遍产生了斗茶的习俗,人们通过观察点茶后的茶色和浮沫来进行斗茶,而当时建盏则成为了品茗斗茶的主要器具,由于建盏具有瑰丽的外表,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当时在福建地区,任职路转运使的蔡襄,在建州曾负责督造贡茶,再次期间认真调查并分析了当地斗茶的习俗,并将斗茶习俗和建盏一同进献给了宋仁宗,从而促进了当时建盏和建州茶文化的兴盛。在武夷山地区,时常有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进行游览,这些人们都十分推崇建盏,这对于建盏的生产、发展而言,在客观层面予以了推动。在我国宋朝时期,建窑发展十分繁荣,窑炉修建十分广泛,也表示了当时建盏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2]。

所谓好茶配好盏,在宋代时期,建盏之所以能够称为人们广为流传的斗茶器具,不仅仅是因为建盏具有复杂多变的釉色,同时,还将独特的地方特色展现了出来,建盏具有十分优美、古朴的造型,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审美观念等予以了充分体现,并且也充分展现了当时匠人所秉承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建盏中的工匠精神

针对两宋审美,建盏是重要的代表作品,而当时宋代的人文情怀、审美观念等也充分体现到了建盏的身上,建盏具有建盏的制作技艺,在器型、大小、功能等方面都充分符合当时人们的品茗斗茶习惯,在这一瓷器上充分结合了美好和文化内涵。在烧制建盏过程中,不仅仅煅烧原材料,更需要工匠具有精湛的技法,同时具有理想的审美观念和工匠精神。

在建盏作品中,具有复杂多变的釉色,在色彩和纹理变化方面十分丰富。主要由于建盏烧制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胎土,由于釉水中含有铁元素,在窑炉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一些随机性的色彩组合和变化,最终展现出的建盏样式也带给人出其不意、顺应自然的感觉[3]。

在古人烧制建盏过程中,主要采用圆窑、龙窑等类型的窑炉。建窑建盏工艺在宋代时期发展最为鼎盛,并且在各种黑瓷窑口中逐渐成为首屈一指的陶瓷器具,所使用的龙窑烧制技艺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龙窑通常建设在山地旁,从窑炉结构上进行分析,依靠山体进行修建,会形成自然的窑身坡度,从而针对入窑的空气、火焰等,可以借助自然的抽力加以控制,可以实现对烧成时烟火轨迹、流速等进行有效控制,对烧制的火候保持合适范围,针对窑炉内部烧成气氛进行准确把控,进而对建盏的烧成质量予以有效保证。

在龙窑柴烧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四天三夜的烧制时间,时间甚至会更久,并且烧制过程的温度极高,需要负责烧制的匠人具有较高的制作技艺,针对窑炉的温度,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匠人进行准确预算和调节,对投柴速度、方式进行调整,并对空气进流量、外界气候情况等因素都考虑在内,这些都会内窑炉内建盏的色泽变化带来影响。通过以上操作进行烧制以后,所形成的建盏具有精美的斑纹和滑润的盏面,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气孔,但是符合当时审美需求的成品率较低,通常都不会超过十分之一,而在烧制工作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我国古代时期并不具备丰富的技术和资源,建盏烧制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同时还需要匠人掌握复杂的工艺,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细节和烧制流程,针对素烧温度、坯釉原料组分等等需要进行不断的采选和优化,在焙烧工作期间,需要对烧制曲线、各个阶段投放数量等进行准确的把控,一旦某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建盏成品效果,甚至直接导致烧制工作没有成品出现。可见在建盏烧制工作中,负责烧制的匠人不仅仅需要具备精湛的技艺,还需要面对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通过这样的煅烧所能带来的则可能是极为珍贵的传世佳作。

在建盏烧制过程中,在选坯、成型塑造以及入窑烧制等环节,都有着许多的讲究,想要成功烧制出油滴、兔毫等品质的建盏,更是十分不易,哪怕匠人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资源,最终的成品率也是较低的。但也由于这种原因,极大激发了当时建盏匠人们的探索和突破精神,受到建盏自身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影响,匠人更加精益求精,最终也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传奇审美特色的建盏珍品。

4 结语

我国建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类型的建盏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建盏文化的兴盛,最离不开的就是建盏匠人们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龙窑建盏窑炉
浅议龙窑的结构特点及其烧制优势
浅议龙窑烧制与龙泉窑之烧制技术改进
罗诗彬龙窑作品欣赏
建盏的新发现
陶瓷(2021年5期)2021-12-09 23:00:19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陶瓷(2021年5期)2021-06-29 08:07:18
建盏之初探
陶瓷(2021年4期)2021-01-05 11:39:28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6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消防界(2019年9期)2019-09-10 07:22:44
液晶玻璃窑炉节能设计开发与应用
江苏建材(2018年2期)2018-05-21 12:24:28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