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焕文
2021年3月5-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参会代表共提出建议8,993件,其中涉及科教文卫方面的建议占建议总数近四分之一。2021年4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表示,按照全国人大组织法和代表法的有关规定,这些建议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1]。
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代表陈建华提交了3件有关图书馆的建议:《关于国家采购数字资源并免费开放社会利用的建议》《关于将古籍保护扩展为文献保护的建议》《关于组织开展DNA存储产业布局的建议》。这些建议针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而提出,为此,《图书馆论坛》以专题形式全文刊发,以共同鼓与呼。
陈建华代表是一位1972 年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他1978年从农村考入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韶关钢铁厂,因此他时常自称是一位地道的“理工男”。1984年11月,他调至广东省直机关工作。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顺德、广州、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广东期间,陈建华负责全程记录和整理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1998年12月,他从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任上调广州工作,先后担任广州市委常委兼从化市委书记、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之后,他相继担任河源市委书记、广州市长、广州市人大主任等职,直到2020年6月退休。陈建华长期在广东、广州工作,从知青到“理工男”,再到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似乎与文化和图书馆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然而,文革时期翻窗潜入尘封的图书馆“偷读”书籍的经历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的图书馆情怀。
“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人才是根本,文化设施是根基”是陈建华一直秉持和践行的文化理念。因为“文化遗产是根源”,所以他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因为“文化人才是根本”,所以他一直高度重视文博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因为“文化设施是根基”,所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文物保护和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建设。
在担任从化市委书记期间,陈建华兼任从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与主管文化、城建的副市长潘安一起,两次开展文物普查,发掘了太平镇钱岗村等古村落和广裕祠等一批文化遗存,拨专款修复广裕祠。2003年广裕祠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The UN Award of the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的最高奖——杰出项目奖(The first-place Award of Excellence),陈建华和他的团队获得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表彰[2]。
2002年11月,陈建华出任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开始更加全面地在广州市践行“三根”文化理念。
2003 年6 月,在陈建华主持下,继1956年、1982年和1999年三次广州文物普查之后,广州以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更广的领域内和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地毯式的第四次文化遗产普查。广州2,000多名文化工作者参加普查,不但拾起众多遗珠,更将文物的外延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成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广州经验”。2008年,陈建华主编的《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由广州出版社出版。经过6年普查,获得4,334条文物线索,文字记述、照片、测绘图、碑刻拓本和分布位置相互关联,成为广州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文物宝藏图,开创了文物志编撰的新篇章。不仅如此,陈建华还通过广州市规划局,把《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中所有不可移动文物列入紫线保护范围,使古建筑、古村落等文化遗产在其后的城乡建设中得以全面保护。
陈建华是一个崇尚知行合一的现实主义者,在担任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期间,导演了广州市图书馆发展的“三部曲”。
2005年,为解决广州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陈建华亲自规划设计了一个图书订购系统,并拨专款2,000 万元用于图书采购,结果广州各公共图书馆通过网上选购,以平均不足3折的价格补充了数百万册图书。拨款的理由非常简单:文明城市人均拥有图书的标准是1.6册,广州没有达标。广州市招标中心说,该项目的招标大异于普通的政府采购招标,可以称为政府采购的典范,因为它实现了政府资金效率、图书馆资源建设、出版社图书发行、市民大众阅读的“四赢”。这个举措在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还没有在全国普遍开始的2005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广州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其后半个世纪时办时停,与省馆时分时合,直到1981年广州市政府将位于中山四路42号的“星火燎原展览馆”改为广州图书馆,才有了专门的馆舍。进入21世纪后,这座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馆舍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于是筹建新馆成了市民的热切期盼。然而,出于经费原因,新馆建设项目一直只有动议而未能立项。在市委市政府的规划统筹下,陈建华亲力亲为,重新启动广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的调研与论证。2004 年10 月,广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广州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立项。2006年2月20日,广州图书馆新馆正式奠基。
2005年广州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东山区与越秀区合并,地处市中心的东山区政府大楼因合并而不再用作政府办公,许多人建议改做老干部活动中心,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率先向广州市政府提出把东山区政府大楼改造为越秀区图书馆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批准。越秀区图书馆结合地处商业中心的特点,设置大面积的休闲阅读服务区,率先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休闲阅读服务,成为当时网上红极一时的图书馆。
2006 年6月,在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推动下,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开放,增城图书馆、从化图书馆亦相继落成。
2007年6月1日,坐落在广州市滨江东路樱花街江丽苑的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海珠分馆开馆,成为广州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少年儿童赠送的一份最珍贵的“儿童节”礼物。樱花街江丽苑首层和第二层原是肉菜市场,为满足少年儿童阅读需求,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建议市政府将这个肉菜市场收回改造为少年儿童图书馆,经过近两年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4,600平方米、藏书20多万册和期刊800多种、阅览座位400多个的现代化少儿图书馆落成。
人才建设是根本。在陈建华担任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之初,广州市文化局决定派遣时任广州图书馆副馆长的方家忠和时任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的刘洪辉赴美国加州洛杉矶县公共图书馆访问进修1年(2002年9月-2003年9月),学习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为广州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领军专业人才基础。
在广州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同时,陈建华认为必须全力开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未来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市委宣传部拨专款委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现信息管理学院)开办广州市图书馆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以培养高素质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人才。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专门制定了高级研修班计划:每期研修班的时间为两个月;首期参加研修班的学员为广州图书馆和各区图书馆的负责人,所有学员不能缺勤,研修班考勤作为学员晋升依据;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广州图书馆和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共同协商,从全国各地遴选和邀请30多位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学者担任高级研修班的教师;每个周末安排学员赴珠三角各市图书馆参观学习,期末集中赴省外和我国港澳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游学调研。
在高级研修班开课期间,陈建华时常放下或者取消一些重要日程安排,前来中山大学图书馆,坐在不起眼的学员位置上听课,每次均嘱咐组织者不要惊动学校领导,不要告诉应邀前来讲学的外地图书馆专家。他总是真诚地说,自己不是领导而是学生,需要虚心地向图书馆界的各位老师学习。他的这种虚心好学感动了所有参加高级研修班的师生。
在第一期广州市图书馆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后,市委宣传部又相继拨款举办第二期和第三期高级研修班,对广州图书馆和各区图书馆中层以上骨干进行了全员培训,为广州公共图书馆的迅速崛起和腾飞奠定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陈建华认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能仅靠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文化自觉,必须要有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此,在2006年5月开办广州图书馆高级研修班期间,市委宣传部委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程焕文团队负责《条例》的前期调研和起草工作,并将该课题列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予以资助。
2007年4月,在广州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兴起之时,陈建华调任河源市委书记,继续践行“三根”文化理念,在河源又开辟了一片崭新的文化发展天地。时逢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始,为摸清河源全市的文物家底,陈建华组织成立河源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河源市文物普查工作编纂委员会和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对五县一区普查获得的文物资料进行整理和汇编。
2013年7月,陈建华主编的河源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部成果的文物大志——《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上百名文物普查人员历时7年多普查和共同编纂的《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共收录上万张文物历史照片和2,688个文物录入点(全市共普查2,714个文物点),包括古遗址226 处、古墓葬62 处、古建筑1,807处、石窟寺及石刻1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95处;还汇入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专门汇编“河源恐龙专记”和河源市馆藏文物,对全面保护河源的文化遗产、弘扬河源的历史文化具有标志性意义。
陈建华到河源任职后,发现当地图书馆事业处在落后的地位,1993年成立的河源市图书馆馆舍狭小、藏书匮乏,与河源作为客家古邑的文化地位极不相称,于是决定规划兴建新馆。2010年,在陈建华推动下,完成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的选址、规划和设计招标。河源客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题公园,位于河源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30公顷,公园中的河源市图书馆新馆以客家的五凤楼等为灵感,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采用现代手法重新诠释客家建筑文化,既体现了客家文化思想精髓,又体现了对场地的尊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公园的重要特色和闪光亮点。河源市图书馆新馆于2013年6月动工,2016年12月落成开放,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1,000个、藏书100万册。2018年5月,河源市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2011年12月,陈建华调任广州市长,他要求完成广州图书馆新馆建设并加快《条例》的立法工作。广州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12月28日落成并部分开放,2013年6月23日全面开放。这座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4,000个阅览座位的现代化城市公共图书馆巍然矗立在珠江岸边,犹如一面公共图书馆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祖国南天。迄今为止,广州图书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000万册;线下读者访问量和图书外借量位居全国首位,成为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典范。
2012年3月,在陈建华推动下,广州市人大正式启动《条例》的立法工作。2014年10月29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2015年1月13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条例》,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成为我国第六部地方性图书馆法规,为广州建设“图书馆之城”奠定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条例》可谓十年磨一剑,其中的艰难非亲身经历难以言表。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陈建华的始终不渝和亲力亲为,根本不会有《条例》的立法和施行。令人记忆最深刻的是,在征询各部门对《条例》意见时,有一种比较强烈的声音要求删去其中有关镇(街)设立图书馆面积指标的规定,认为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没有必要建设基层图书馆馆舍。陈建华要求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去看看偌大的广州图书馆新馆每日人满为患、读者时常席地而坐的场面,结果所有去看过的人都赞同这些指标规定条款。自国家“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总分馆制、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一直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条例》在此方面的规定恰当其时、恰当其实。
为全面推动《条例》施行,2015年5月26日下午,陈建华在广州市政府礼堂组织召开《条例》实施工作会议,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负责人参加会议。在会议上,程焕文讲解了《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实施重点,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讲解了《“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最后陈建华做了关于全面实施《条例》的专题讲话。陈建华坦言,尽管近年广州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每80万人才拥有1座图书馆的现实不仅与先进国家有巨大差距,就是与深圳、东莞、苏州等兄弟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广州文化事业,与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极不相适应,要努力开创广州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局面。“条例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多项刚性任务和要求,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陈建华要求广州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对图书馆建设首先要亲力亲为,其次要舍得花钱。陈建华指出,当前要突出围绕两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推进落实。第一阶段,按照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的要求,实施区图书馆整体提升和镇(街)图书馆分馆专业化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全市统一的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和全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第二阶段,按照人均拥有3 册馆藏书籍的目标,提升图书馆藏书规模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市民持证率、到馆人数和人均外借册次等效益指标,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的“图书馆之城”。陈建华要求市区两级政府要切实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落实每服务1万至1.5万人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确保财政投入和人员保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服务范围、服务需求、服务功能相适应。市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发改、财政、教育、规划、国土、人力资源、建设、交通等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积极支持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室)及服务网点建设,协同推进《条例》实施。由此可见陈建华深切的图书馆情怀。
自2005年起,陈建华策划、规划、组织开展了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广州大典》的编辑出版工作。2015年4月,陈建华、曹淳亮主编的《广州大典》经过10年编纂,由广州出版社出版首发。《广州大典》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共520册,每册约850页,收录1911年以前有关广州的历史文献4,064种,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广州历史文化史料著作的集成和我国最大的地方文献历史丛书。
在《广州大典》一期编辑出版的同时,陈建华以《广州大典》为平台构建全方位的广州历史文化整理、研究、推广和传播体系。
在《广州大典》的宣传推广上,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推动广州文化走向世界,分别赠送国内外著名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与广州建立姊妹关系的国际友好城市,藏之四海,传之寰宇。
在《广州大典》的学术研究上,设立《广州大典》专项研究经费,每年以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形式向海内外学者征集有关《广州大典》和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的课题,予以专项资助,特别设立博士论文资助项目,从而使《广州大典》和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走出广东,迈向全国,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关注点。
在《广州大典》的编辑研究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2015年4月30日在广州图书馆设立具有10 余个事业编制的《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目前《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已完成《广州大典》大部分数据库的研发和发布。2019 年10月,《广州大典》一期工程的补编《广州大典·曲类》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广州大典》二期工程、研究期刊、书志、书名索引、著者索引等目录索引的编制亦取得可喜的进展。
在《广州大典》二期工程“民国卷”的编辑研究中,陈建华发现民国文献的存藏状况远比清以前的历史文献更严峻,机制纸张印刷的民国图书普遍严重老化,新闻纸印刷的报纸全面脆化,亟待抢救。于是,《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开启古籍纸张保护的“三部曲”。
2016 年《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拨款1,000万元设立“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重大研究课题,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曾伟玉和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程焕文牵头,组织中山大学化学院副院长陈旭东教授团队、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院士团队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研究馆员团队开展协同研究,攻克民国文献脱酸和加固技术,研究开发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以为全国的民国文献保护和保存提供全面的支持。
在设立“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重大研究课题之后得知: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其耐老化、寿命长、细腻洁白、簾纹不显、温软柔润而风靡朝野的开化纸为我国古纸之极品,是明清最名贵的书籍用纸,然而至清同治后,受战乱和机制纸冲击等影响,开化纸技艺中断百年。于是,《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于2017年拨款300万元给杨玉良院士团队设立开化纸传统技艺恢复研究项目,以研发失传已久的“千寿之纸”——开化纸,造福中华古籍的印刷和再造出版。2017年3月24日,浙江衢州首个文化类院士工作站——“开化纸研究实验室·杨玉良院士工作站”在开化县启用,研制国际一流古籍修复和印刷用纸的工作进入实操阶段。鉴于开化纸主要原料荛花的稀缺性问题,浙江农林大学通过技术研究,初步建立荛花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体系,开展种苗批量繁育和后续炼苗移栽的试验。其后杨玉良院士团队在开化县开展荛花的大面积种植。目前最新研制的开化纸样品基本实现帘纹不显,取得重大进展,开化纸传统技艺的恢复指日可待。
鉴于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学科的优势,《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于2017年再次拨款1,000万元设立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项目,委托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樊慧明教授团队开展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以期在纸质文献酸化老化脱酸增强、纸质文献技术鉴定、纸质文献评价指标体系、古籍与近代文献修复材料研制、当代重要文献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系统性的成就。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获批成立,樊慧明教授研究团队自承担研发项目后,进行纸质文献脱酸加固方法研究,完成脱酸/增强化学品研究,进行化学品交叉验证试验,自主研发出脱酸/增强小批量中试设备,进行老化规律与脱酸效果评估研究、基于纸样图文质量和人工老化评价研究、纸张酸化老化机理研究、纸张的无损/微损检测技术研究。研究成果丰硕,已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申请美国、欧洲国际专利3件,申请中国专利18 件,授权中国专利5 件;已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研究生20名。该团队形成了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科研团队齐头并进、各具特色的古籍脱酸、加固与纸张研发局面。
两个“三部曲”尽显陈建华的图书馆情怀,更催生了三件建议。陈建华退休后专心致志于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自2020年秋季开始连续两个学期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旁听古籍整理、古籍保护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等研究生课程。在课堂讨论中,陈建华对图书馆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分关切,于是开展深入研究,并将自己的解决方案撰写成《关于国家采购数字资源并免费开放社会利用的建议》《关于将古籍保护扩展为文献保护的建议》《关于组织开展DNA存储产业布局的建议》,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交给大会,以期在国家层面攻克图书馆界面临的难题。
《关于国家采购数字资源并免费开放社会利用的建议》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数字资源采购机制,利用国家公共财政支持,通过“国家许可”模式建立数字资源保障机制、遴选机制、运行机制和长期保存机制,向民众提供均等化、免费的数字资源服务。这项建议有利于全面解决全国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的经费难题、技术难题、利用难题和长期保存难题,为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共数字服务体系,充分实现和保障全国民众的数字文化权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此建议能够成为国策,那么将全面改变我国图书馆的现状,使我国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上迅速领先世界,从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优越和优势。
《关于将古籍保护扩展为文献保护的建议》建议国家将“古籍保护”扩展为“文献保护”,并将其作为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来推进落实。这项建议不仅有助于在学科建设上确立文献保护的学科地位,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形成与文物保护并行的文献保护组织管理机制,从而全面推动中华文献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于组织开展DNA存储产业布局的建议》建议国家尽快组织开展DNA存储产业布局,以确保我国在这一领域始终保持并跑和领跑的地位。这项建议是一项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建议,为攻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世界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向。
三件建议互为表里,既面向现实,又面向未来,是陈建华“三根”文化理念的精彩展现,更是陈建华数十年图书馆情怀的智慧结晶。
拜读陈建华的三件建议,犹如一幅美好的图书馆前景图展现在眼前——党和国家有规划,人大代表有建议,图书馆事业就更有希望,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