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科护理中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2021-01-07 00:31:13温亚斐梁新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5期
关键词:儿科病情护理人员

温亚斐,梁新乐

(河南省漯河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0 引言

儿科患者的年龄小,机体免疫力低,因此十分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往往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因而必须对患儿采取紧急治疗,否则患儿很可能病情加重,后果严重。要让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病情恢复彻底,降低复发风险,还应当从护理方面加强重视,提升工作质量。由于患病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将本院接收的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以帮助患儿缩短住院时间,尽快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20 例,性别方面,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有124 例、96 例,年龄最小的患儿入院时3 个月大,最大患儿为6 岁。总结患儿疾病类型情况,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喉炎,病例数分别为88 例、39 例、56 例、15 例、22 例。对以上患儿实施分组,其中试验组共有患儿110 例,另外110 例划入到对照组中。试验组中,男60 例,女50 例;年龄最小4 个月,最大6 岁,平均(4.9±2.5)岁。对照组中,男65 例,女45 例;年龄最小3 个月,最大5 岁,平均(4.3±1.9)岁。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确诊,症状评价标准如下:呼吸频率>35 次/min、发绀或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计3 分;喘息计2 分;咳嗽、多痰或腋下温度>38℃的持续发热计1 分。按照以上评分标准,试验组平均为(4.5±1.8)分,对照组为(4.3±1.6)分。两组患儿年龄、疾病类型、基础症状评分等各项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之后,及时对其开展各项检查工作,使病情得到明确诊断,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给患者实施消炎、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规性治疗[1,2]。研究中使用的感染平喘药有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抗感染化痰治疗使用的用药方案为:60 万单位的红霉素配110mg 地塞米松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配成溶液,取5ml 混合液与α-糜蛋白酶融合实施雾化治疗,氧流量控制在6L/min,保证氧雾混合微粒可以顺利充分进入到患儿的呼吸系统。每次雾化治疗的时间为10min,每天2 次,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时间的合理确定,通常3-7d/疗程,同时给患儿实施相应的护理[3]。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为常规性护理方案,主要内容有做好病房环境卫生、定期检查等[4,5]。试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1)环境护理。环境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病情具有重要影响,要想让患儿获得更快、更彻底的康复,首先需要做好环境护理工作。其中病房温度以20℃-24℃为宜,湿度保持50%-60%。另外,病房应当每天有专人打扫,确保整洁干净、消毒彻底、空气清新、没有烟尘。每天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病房照射消毒,并做好房间的通风工作[4,5]。(2)呼吸道护理。患儿入院最后,护理人员对患儿需要做好病情的观察,调整患儿的体位,让其尽量保持呼吸通畅、身体舒适,侧卧、平躺体位比较适宜。另外,对于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需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避免影响呼吸通畅性[6]。(3)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小,受到身体不适的影响,加之沟通力、理解力、自控力差等,容易出现哭闹不安、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用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语气、适宜的肢体接触、鼓励性的肢体语言等,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患儿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依赖。这不但能够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还能促使其配合医护人员各项工作。(4)并发症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不但增加患儿痛苦,还会使其病情更为复杂,增加治疗难度[7,8]。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工作,如有异常表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将相关情况报告医生,做好对患儿病情的诊断,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接受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作为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0.0 软件作为处理各项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工具,其中()为计量资料的呈现形式,实施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 代表进行比较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均按照病情接受针对性治疗。在不同护理模式下,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患儿共有3 例,表现为呼吸窘迫、痰液阻塞等;对照组共有22 例患儿发生并发症,表现为痰液阻塞、过敏性喉头水肿、呼吸窘迫等。对两组以上数据实施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来说,常规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主要关注点集中在患儿的病情以及基础生活化护理方面,缺少人文性元素[9]。而在新时期,随着人们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护理理念方面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更强调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人性化,重视提升患儿的身心舒适度,这对于提升患儿依从性,促进疗效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10,11]。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心理护理工作,能够使患儿的不良情绪尽快缓解、消除,这样能够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提升患儿舒适度,帮助树立治疗信心,加速康复进程[12]。

近年来,受到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科患者不断增多,且此类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甚至转为长期存在的慢性疾病。因此临床中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让患儿的病情更快、更加彻底地康复。要解决以上临床问题,除了有效的的治疗之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出护理工作的作用。通过实施科学、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让患儿的心态更加稳定、乐观,病痛感得到不同程度减轻,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各项临床工作,因此有利于良好疗效的取得[13]。

综上,科学、系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4]。

猜你喜欢
儿科病情护理人员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儿科专栏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