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融合了绘本教学的方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绘本教学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收获好评与追捧,以其新颖的教学体裁与丰富的教学内容,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群体的喜爱。但是结合教学现状来看,在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策略,为学生道德认知提升、情感教育落实、综合素质提高等提供理论依据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绘本教学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48
绘本教学是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其直观的教学方式与丰富的教学内容受到家长与学生们的喜爱,不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还能提升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法治素养与道德方面的成长。所以,在小学开展绘本式教学,并对此进行研究对于儿童智慧提升、道德情感教育等具有深远意义。
一、小學道德与法制绘本教学的误区
1.重图片,轻文字
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大多教师重视图片的使用,让学生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观察,缺少对其中内容的详细阐述。绘本中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图画,两者相辅相成。如果缺少对文字的阐述,就会使小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缺少整体性。不利于绘本阅读发挥效用。
2.重自读,轻指导
道德与法制绘本中,存在大量的图片,由此,会给教师带来误区,只重视对图片的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文字内容,不利于了解绘本中的文字内容,致使小学生很难找到绘本中有价值的内容。
3.重绘本,轻延伸
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绘本进行阅读学习,利用其中的图片,帮助道德与法制课程创建相关的情景,从而吸取绘本中的内容。如果教师缺少对绘本内容的延伸,不利于小学生的深入学习。
二、小学道德与法制绘本教学的具体方法
1.利用多媒体,丰富绘本形式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中包括了正副两种内容,正文内容是教材中的栏目,副文内容主要是相关的故事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与多媒体融合,教师应当积极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丰富绘本讲解形式,把绘本的纸质内容通过动态的方式呈现给低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得到情感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多媒体形式,例如声音、影视、动漫与图文等,将纸质书籍中的抽象化内容借助多媒体直观表达出来,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绘本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明显的特征,他们喜欢玩、爱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理解能力比较差,因此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将书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具有趣味的实际活动,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对这些道德问题和法律知识进行理解,并且接受,这样的课堂也会充满趣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
小学生具有非常鲜明的身心特点,社会经验不丰富、认知能力不足等,同时具备超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教师应当明确这一特点,并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借助多媒体的丰富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讲解与自然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画与影音功能,为学生营造不同季节的氛围。比如夏天的雷阵雨、冬天的暴风雪等,让学生体会到自然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建立与生活的链接,增加绘本真实性
在使用绘本时,应该认真分析文字,有些文字能够更好地讲述图片中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图画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学习,通读文字,抓住文字的重点。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中的内容多源自生活,同时可以为生活提供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加深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建立绘本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绘本内容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依据绘本内容判断事务的意识。在小学阶段,相关部门也对其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一时期的法治教育主要是以基础的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一般都会制定一些规则,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能逐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并且也能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法制思维的发展。
例如,由于学生平均年龄较低,许多学生在生活中独立性较差,甚至连日常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活动有部分学生都不能独立完成,而是由家长帮助完成。甚至有部分家长为了让学生空出精力学习,不让学生自己做这些事,导致学生独立性逐渐变差。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来讲解独立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绘本内容建立联系。通过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情,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并辨别这些行为是否合理,培养学生反思意识。教师也要及时告知学生如果不具备独立性会在成长中面对什么样的难题,要通过鼓励的方式树立学生的独立意识。结合绘本故事、新闻事件、社会案例等内容,提高教育性,让学生意识到缺乏独立性在未来会面对什么样的境遇,从而帮助学生正视独立,培养独立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绘本教学的教育性,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3.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绘本生动性
结合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现状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的身影依旧存在。虽然素质教育改革渗透了许多年,也宣扬了许多年,但是在课堂中依旧存在刻板、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条件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不能起到帮助。当前,教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充分,教师要善于改革与应用,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丰富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以及自我满足需要,以自我为中心。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就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在做游戏的时候,学生之间通过互动,逐渐学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并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进而能够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气氛营造法、思维导图等多种模式开展绘本教学。在讲解中加入幽默的语言,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教学思想渗透。同时,教师要有计划性地进行课程讲解,在课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模式、安排教学节奏,并研究教学遇到的阻碍与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包容性的心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通过一种或多种融合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思维与道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在进行“情感教育”相关的绘本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首先营造温馨、愉悦的气氛。然后通过讲解并引用社会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然后借助团队游戏建立学生之间的友爱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得到情感教育,促进情感意识的萌生,还能提升学生团体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绘本丰富的体裁形式与资源来扩大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促进学生个人品德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成长。结合教学现状来看,想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认识绘本教学的意义,结合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建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教学实用性、实效性的提升,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岳瑞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94期。
[2] 李康兵《道德法治,点燃希望之灯——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趣味教学策略》,《小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27期。
[3] 郄芳《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完善》,《中国德育》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