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31
语文要素是贯穿部编教材的主线。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部编教材,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好课标、解读好教材、找准教师与学生的定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最好“抓手”。
一、依托教师用书,明确学段课程标准
在语文教师的备课中,有这样一个高频词,就是——课程标准。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实施教学进行评价的依据,也是语文教学的国家标准,只有研读好语文课程标准,对应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方向正确、少走弯路,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顽疾仍是长期存在的“高耗时而低产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把握不精准:一方面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缺位问题,如低年级忽视识字、写字,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课文的分析上;中高年级学习对基本的读写方法关注指导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教学中也存在目标越位的问题,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大量的拓展,忽视了教材中所要求的基础识字;三年级的习作刚起步,便要求学生写成篇的作文,忽视学段要求写片段表达的目标,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从课程标准的出发,明确本学段的学习目标。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设计必然偏差。部编版在教师用书前言部分第三部分本册书的教学目标内容上,与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相契合,第四部分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問题与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是相契合,所以,在学期伊始,认真研读教师用书的整体说明部分,就等于明确了本学段的课程学习目标,在全册书的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在每一个单元,每一课的设计中才能精准出发。
二、整体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对于教材的把握,语文教师们不仅要局限于本册教材,更要放眼于整个小学阶段,将教材间的三个维度融会贯通。
1.关注不同册教材的纵向联系
部编版语文教材每册书之间的语文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最常用的“理解句子”这个语文要素,是在“理解词语”这一语文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关于“理解词语”的要素安排:第一次出现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目标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第二次出现是一年级第六单元,学习目标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第三次出现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多种方法,既包括了一年级及二年级单元要素所指向的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两种方法,同时也包括了低年级课堂中借助图画、查字典、猜一猜等方法。当学生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后,要对“理解词语”进行延展和提升,上升到句子的层面。教材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这样的语文要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从第一次的“词语”到现在的“句子”,有了一个跨进;从简单的联系生活实际到联系上下文,有了一个难度的提升。第二次“理解句子”要素的出现,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为三下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做好铺垫,奠定学习基础。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时,作为语文教师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俯视整个年段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编排,明确这一册书,这一个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所处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对语文要素螺旋上升的态势做到全盘知晓,这样我们对要素的落实才会更加明确,做到不拔高,不越位,教学设计也就更有针对性。
2.关注同一册教材单元的横向联系
语文教师在学期备课之初,必须浏览整册书,了解各个单元的主题要素,厘清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五、七、八这四个单元的前后联系就较为紧密。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为第五单元学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奠定了基础;第七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四、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提高了一个梯度,但因为有了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现梯度上升。第八单元中“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前提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第四、第五、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已经逐步教会了学生如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由此可见,纵向的联系单元语文要素,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四年级上册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孤立地去理解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要宏观把握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微观上贯彻单元的语文要素。
3.关注每个单元的整体推进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语言设计活动体现学与用的结合,以突出读写,强调单元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怕自己把握不准语文要素,就可以检查自己在课堂中是否组织学生较好地完成了课后习题,这也是评判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检验标准。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尝试运用,知行合一。落实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形成成果。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准确地对单元内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准的定位。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在教材的安排上,编排了三篇课文:《猫》《母鸡》《白鹅》,习作编排了《我的动物朋友》。在表达方式上,本组课文都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这也是本单元作家表达对动物喜爱情感的主要表达手法之一。在交流园地,安排了对这种写作方法的梳理;词句段运用有一道针对性习题。如何在单元的整组课文中去推进对这个表达方法的认识?我们就要合理地发挥每一课的功能,第一课《猫》,初步了解什么是明贬实褒,第二课《母鸡》进一步体会明贬实褒的好处,第三课《白鹅》利用自学课文实践内化,另外奇特每个单元也要发挥自身的效果,如交流园地归纳梳理,词句段运用练习巩固,习作尝试运用。
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部编版教材中每一册书、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编排都有自己的功能性,教师只有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处细读教材,才能保证自己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侧重,有梯度,从而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除了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对优化语文教学设计,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主题落实的最关键的操作,还要落脚于课堂。
三、准确定位角色,促使学习真实发生
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想优化教学设计,就要为教师和学生定位,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教什么就是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怎么教,就是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设计哪些学习活动;从学生的层面讲,就是通过听、思、说、读、写等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
在一堂语文课上,落实课堂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问题设计少而精
这里的问题设计,既包括课堂整体的问题设计,也包括追问的设计。部编版教材中阅读课文的课后习题,略读课文的课前提示,是落实语文要素最好的抓手。在对精读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只需要思考,如何在大问题的框架下,设计适当的支架性小问题,达到最有实效的追问。对于略读课文,要明晰它的功能,是对本单元学习的检验,所以,开课梳理导语中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交流后适当的点拨是对略读课文最优化的设计。
2.时间安排要合理
一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可以是出声朗读,齐读,有感情朗读,也可以是带有思考问题的默读。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在语文课堂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不是一个草草的过场,没有读的语文课是残缺的。二是合理安排议的时间。40分钟的语文课,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交流,是实现每个孩子参与学习最好的途径。三是舍得等待的时间。一个问题提出来,两、三个孩子立即举手了,就马上推进,问题设计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所以,要舍得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熟知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准确师生定位,设计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更有效地语文要素真正落地生根,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