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郭胜斌
(张家口学院医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抽样调查显示,中国龋齿患病率最高的是老年人群,达96.7%;中年人群龋齿率87.8%。69%~92%的龋病患者没有采取正规有效的治疗[1-2]。
非口腔专业大学生群体文化水平较高,年龄18~22岁之间,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且快,短时间内能够接受新观念和去除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和健康的卫生习惯还会感染到社会各人群中。我们调查了非口腔专业大学生的口腔保健观念和饮食行为,以期改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社会人群口腔自我保健水平。
共调查张家口学院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 200名,收回有效问卷1 078份。其中女生592人(54.9%),男生486名(45.1%);年龄18~22岁。所有被调查者均自愿参加。问卷由张家口学院医学院2016级口腔专业学生设计并发放,采取深入宿舍调查的形式,调查者现场指导被调查者进行手机填写及监督。
23.6%的学生使用中药牙膏,47.6%的学生选用含氟牙膏。牙痛时,疼痛第一次63.8%选择忍耐,仅36.2%在难以忍受时或者多次疼痛才会就诊。66.7%的人从不定期检查牙齿,没有进行过牙齿洁治(表1)。
表1 非口腔专业大学生口腔保健观念调查
63.0%的学生甜食食用频率每天1~2次,女生显著高于男生;67.1%的学生水果食用频率约每天1~2次,女生高于男生;56.8%的学生乳制品食用频率每天1~2次,女生高于男生;饮料食用频率与前几项不同,很多学生都会饮用,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表2)。
表2 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男女生在刷牙频率上有明显差异,男生刷牙次数明显低于女生,并且每次刷牙时间较女生短,提示在校期间对非口腔专业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时,应该根据男生女生的不同刷牙习惯和饮食行为进行有区别的指导。非口腔专业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欠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对于口腔疾病影响健康缺乏清晰的认识;口腔保健知识获得渠道少;零食食用量较多且食用后不做清洁处理,缺乏自我约束;部分大学生受家庭经济状况限制,口腔疾病治疗费会成为经济负担,选择忍受牙齿的疼痛而不去就诊[3-4]。
3.2.1 开设相关课程
在大学校园由口腔健康专业教师授课,宣传普及关于口腔健康的知识及口腔疾病的预防,教师结合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以及口腔卫生情况,通过开设口腔疾病预防公选课,通过形象易懂的教学方法,将口腔疾病预防的知识传授给非口腔专业学生,使他们科学地认识到口腔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同时纠正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3.2.2 利用自媒体展开全方面口腔健康教育宣传
大学生获得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书本、杂志的占28%,来源于手机的占72%[5]。医学院通过创建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便快捷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非口腔专业的学生以自愿参加的方式或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充当口腔实践中心标准化病人,进而达到口腔疾病预防的目的。
由于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就诊意识不强,学生在校期间应较多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毕业后大学生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会传达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并提高社会人群口腔保健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