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地制宜”理论分析不同地域的用药差异

2021-01-06 07:08罗云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9期
关键词:腠理因地制宜岭南

罗云钐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0 引言

“因地制宜”一词的本意指具体分析各地的特殊条件,制定适宜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法。此概念与中医学“天人相应”观结合后,发展为一门指导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的思想。《黄帝内经》以东、南、西、北、中央五方为例,说明人的疾病与其居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习俗有关。唐代孙思邈指出:“凡用药,皆随土地之所宜。”中国幅员广阔,川原交错,且具寒温热三带气候,各地水土气候不同,人们体质习俗各异[1],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因此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时应当根据地域特征采用适宜的方法,即在“因地制宜”理论指导下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治法方药。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域间组方用药的方式也有所区别。

1 因地制宜理论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素问·宝命全形论》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外界的自然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地域环境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在中医学中,“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习俗特点,来选择适宜药物的原则。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此不同地域的治疗方法和用药习惯存在一种有特征可循的差异性。

“因地制宜”理论经过历代医家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完善。《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了东、南、西、北、中央五方由地域因素所致疾病的特点:“……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到了地理条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表现为阴阳之气的地域性差异:“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其作品《类经》中对此句做出了阐释,认为“此下皆言地理之异也……故阴阳之气有不齐,而寒热温凉,亦各随其地而异矣。”清代医家叶天士对岭南的地域特性也作过论述:“粤东地卑多湿,阳气多泄。”

由此可见,地域因素可从气候、地形、水文、人文习俗等多方面对人体产生影响。宇宙中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人是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人体生理活动受到外界阴阳运动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特异性的地域因素使天地阴阳之气不齐,当地居民体内也产生了一定的阴阳盛衰变化,从而影响到其体质和疾病发展情况。通过因地制宜用药,可以更有效地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恢复健康。

2 地域与疾病

各地域因其自然环境和人文习俗不同,好发疾病有所不同。自然环境方面,多见气候因素致病,以气温、降水的影响为主。环境因素还直接影响了区域内特殊疾病产生,如岭南最突出的地域特点是“瘴气”盛行[2]。岭南地区多山峦叠嶂,且气候湿热,风湿毒气弥漫,气不流通而形成“瘴气”,导致该地域流行一种特殊疾病,即“瘴疟”。人文习俗方面,多见由当地饮食习惯引发疾病,如《黄帝内经》提及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多发痈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南方之人“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以及《疡科心得集》中也有北方人民因饮食习惯致病的相关记载:“北方之疾,因乳酪醇酒之湿热下注,积久而成肿满疼痛。”

由此可见地域与疾病发生的确具有相关性。将我国地域以秦岭-淮河线分为南北两方,可以更直观地比较疾病发生的地域性特点,总体表现为南方多湿证、阳气易泻,北方多寒证、阳气易郁。

2.1 南方疾病

中国南方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全年较高的平均气温以及较多的降水量使得绝大多数南方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湿热环境。

2.1.1 南方多生湿证

由于南方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降水量较多,且多江河湖泊,空气湿度大。明代医家吴有性言:“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故伤湿之证。”南方居民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易受湿邪侵害,因湿致病。“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故南方地区居民多因湿邪流注于下部而患脚湿气、浊带之证等[3]。

2.1.2 南方阳气易泄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年均气温较高,尤其是夏季时人体会为适应炎热环境而开放腠理,使汗液外泄以散热。汗液由阳气鼓动而出腠理,本就过高的气温若再加上体力劳动,更易致使汗出太过,大汗伤阳,引起阳虚诸证。阳气外泄还易生疮疡,如张景岳言:“湿热之地,腠理开多而闭少,开多则阳气发散,故往温热皮必疮也。”

2.2 北方疾病

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全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明显较低,冬季对比尤为显著。

2.2.1 北方多生寒证

北方地区纬度较高,且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全年温度较低。气寒多风之地其民易患外感风寒之证,或寒邪直中脏腑,以致脏寒生满病;“寒气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故北方居民亦多患筋脉挛急之证。

2.2.2 北方阳气易郁

张景岳云:“适寒凉之地,则腠理闭密,气多不达,故作内胀。”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人体腠理相对开少而闭多,闭多则阳气不散,郁闭于内,因此北方居民遇寒易腹胀。肌肤坚实,腠理闭塞,阳郁而生内热,再加上北方居民嗜食羊肉、狗肉等热性滋补类食物[4],更易滋生阳郁里热证。

3 地域与体质

中医理论中体质指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的结构、功能均稳定的综合性固有特质。地域因素多影响体质的后天形成,一是由于不同地域天地之气的阴阳盛衰有所不同,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人类生活在天地间,其生命过程必然受到整个物质世界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5],各地居民体内的阴阳禀赋也存在差异;二是人体正气不足时易受外界六淫影响,同气相求,人之脏气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主导邪气,所以各地人体脏腑盛衰表现也不尽相同;三是不同地区有各自独特的饮食习惯,或喜辛热,或喜寒凉,亦加剧了体质的地域分化。因此,从宏观上看,同一地域的居民体质相似,不同地域的居民体质不同。

南方因高温多雨气候的影响,当地居民体质多见湿热质,以东南沿海地区及岭南地区为代表,两地温病学派的兴盛便与当地患者多湿热质而易患温热病有关。南方阳虚质亦多见,以西南四川盆地居民为代表。四川盆地降水量丰富,但由于边缘山地海拔高,而盆底区海拔较低,形成了一个不利于水汽扩散的封闭环境,因此四川盆地常年雾多湿重、日照不足,长期生活于此的居民被动形成了阳虚质。北方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季平均气温可至0℃以下,寒凝血涩,血行不畅而成瘀,故北方易见血瘀质。

4 用药地域性

中医学“因地制宜”用药的理论基础源于“天人相应”观[6],要求临床组方用药方式应符合地域环境特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

在“因地制宜”理论指导下,部分药物的选择与当地的常见病和常见体质有关,因而组方思路和药物选择具有一定的地域化特点。南北二地的常见外感病有不同的特征。丹溪曰∶“西北之地多风寒,故患外感者居多;东南之地本卑湿,故患湿热者众……治北人之病,宜以攻伐外邪为多;治南方之疾,宜以保养内气为本。”北方高寒干燥之地的居民多受寒邪、燥邪侵害,故治疗外感疾病时较多运用辛开温润之药。南方炎热潮湿之地的居民多受火邪、湿邪侵害,故治疗外感时较多运用辛凉清透、清热化湿之品。同一证型的外感病,南北用药也存在差异,以外感风寒为例,南方之人腠理不密,发散风寒的同时要注意保养内气,所以辛温发散药使用剂量较小,且多使用辛温祛风之药,如荆芥、防风等;北方之人腠理致密,发散风寒时可着力于攻邪,用药剂量大,且多使用辛温发汗之药,故多用羌活、麻黄、桂枝等[7]。

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中写道:“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不同地域有各自独特的疾病病机,如《本草纲目》记载南方人“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喜用豆蔻等辛热浮散之品以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四川盆地长期潮湿多雾、日照不足,当地多阳虚之人,在治疗疾病时需适当加用温阳药,如姜、桂、附等[4],这也是扶阳派发源并且兴盛于蜀地的原因之一。岭南多“瘴病”,郭洁等[3]认为,岭南多湿,湿邪趋于下,而岭南湿邪受日晒而气化,以致湿气下犯的同时亦会上腾。故岭南治疗瘴病时多使用清轻化湿之品,如木棉花、金银花等。另外,岭南地区位居我国南端,南方阳气易泻,故治疗热证时应以辛凉之药以清其热,不可妄用苦寒泻气之药,以防更损阳气。由此可见,不同地域间组方用药的选择方式有所不同。

5 小结

综上所述,“因地制宜”是根据气候、地形、水文、人文习俗等因素将地域范围内人的疾病、体质进行归纳,从而指导药物使用的理念,本质是运用整体观进行治疗与保健。需要强调的是,地域是影响用药的一个因素,并非绝对。运用“因地制宜”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临床治疗与保健提供一条额外的诊疗思路以提高疗效,临床上仍需根据患者个体状况进行辨证论治。“因地制宜”观念不仅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思想传承,也是医疗气象学等新兴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并且由于古今环境变化很大,中医地域养生面临很多新问题[8],将中医传统“因地制宜”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或可更好适应当前社会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腠理因地制宜岭南
忆岭南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字里藏医》之——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