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流动服务: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的有效路径
——以辽宁省图书馆流动服务为例

2021-01-06 22:34寇德芹
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均等化辽宁省流动

寇德芹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110167)

1 引言

公共图书馆流动服务是根据文化部、财政部相关要求所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公共图书馆在阵地服务基础上对外延伸服务的一种有效模式,包括图书馆流动车服务和流动站服务。其服务目标是通过充分发挥流动服务运行中的“动”态,找准服务方向,建立有效服务机制,促进文献流通服务与读者需求的精准对接,进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潜能和服务效能。笔者仅以公共图书馆图书流动车服务为例,阐述图书馆流动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并指出图书馆流动服务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而且是补足现阶段公共图书馆服务短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实践,是发挥图书馆服务潜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模式。

2 辽宁省图书馆流动服务概况

流动服务在辽宁省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辽宁省图书馆就深入工厂、机关、学校等处开办图书馆流动站服务,甚至将图书流动服务点建在了抗美援朝的支前列车上。辽宁省图书馆是我国最早开展图书流动服务的公共图书馆。70多年来,辽宁省图书馆所开展的流动图书馆服务,包括图书流动站服务、图书流动车服务几乎从未中断。现有遍布全省各地的图书流动站130多个,并配备三辆大巴改装的图书流动车常年巡回服务于辽沈各地。

近年来,辽宁省图书馆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以流动服务特别是以流动汽车图书馆为主要载体,不断延伸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触角,不断扩大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社会覆盖范围,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从2014年开始,辽宁省图书馆在多方考察和深入研究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以流动汽车图书馆为载体和平台,立足本馆实际和读者需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百万图书万里行”活动,深入开展以“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进校园”“进家庭”为主题的图书馆延伸服务,有效发挥了图书馆资源的效能,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3 流动车服务的主要特点

3.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辽宁省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车堪称一所微型图书馆。图书馆流动车由现代大巴改装而成,车长11.95米,宽2.55米,高3.69米,车体体积庞大,是省内最大容积的图书流动服务车。车内服务设施完善,配有手提电脑、无线WiFi、液晶电视、空调、书架、阅览桌椅等,夏季车外有阅览凉棚;车内可承载包括《中图法》22个图书书目种类齐全的近6000余册图书;根据读者借阅需求架位比例适当;车内同时设有“辽图好书榜”“文溯书苑”“少儿专架”及紧跟社会时事热点的各类图书专架,并经常配备有关科普或阅读推广专题的微型展览,有效实现了从书目提供向人书互动的转型。特别是图书实行全开架,现场“即时借还”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3.2 制度完善,服务规范

流动车服务实施科学管理,有明确的借阅规则,工作人员经过全面培训上岗,有严格的工作职责要求。虽为流动服务,但一切规章制度与总馆要求相一致。严格遵循图书馆阵地服务的借阅制度、服务规则,以方便读者借阅为第一原则;在服务地点、服务时间的选择方面,深入调研,严格把关。力求“雪中送炭”,力避“锦上添花”,以发挥服务潜能,创造服务效能为主要目的。

3.3 追求均等化,彰显人性化

就辽宁省图书馆在沈阳市内所开展的流动车服务来看,规划布局了22个固定服务点位,采取“定点定时巡回”的服务模式。服务时间定在每天中午12:30-14:30和傍晚16:30-18:30两个时间段。“点对点”服务方式是针对社会边缘人群、特殊群体以及偏远地区人群的阅读需求,提供每半月或每月至少一次的对固定单位采取的基本服务。除了提供固定时间的服务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机动灵活性: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随时增加服务时长频次、调换不同服务场地、开展不同的阅读推广活动,变单一的借阅场所为多元的服务平台,有效满足读者需求。这种服务方式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流动服务“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均等服务”“方便惠民”的理念。

3.4 以点带面,盘活服务

辽宁省图书馆开展的“百万图书万里行”流动图书馆服务,将文化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切实满足了民众文化需求,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特质,很好地适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即“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通过流动图书馆服务将遍布全省各地的图书流动站连接起来,在基层形成一个个可供流动图书车停靠的服务站点,除了将文献借阅服务送到基层,还以服务站点作为基地,广泛开展“书评”“故事会”“微阅读课堂”活动,“送展览”“送讲座”,带动了“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三下乡’活动”的立体化、全方位开展,可谓以点带面,盘活了资源,盘活了服务。

4 图书馆流动服务的实践案例

近年来,辽宁省图书馆紧密围绕文化“七进”的时代主题,以流动服务为载体推出了一系列的基层文化惠民服务,这些文化惠民服务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很好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了图书馆资源的潜能,提升了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效能。

自2014年起,流动图书馆与基层政府部门合作,定期开展“文化惠民进社区”活动,除为居民提供上门办证借阅服务外,积极配合各社区做好阅读推广宣传、社区道德讲堂、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工作,将展览、讲座送到社区居民身边;为延伸图书馆服务的辐射范围,流动服务与本馆决策信息部联手,将课题咨询服务现场搬进机关院内,实现文献借阅与现场咨询服务同步进行;流动服务“进企业”,根据企业员工阅读需求建立流动站;流动服务进军营,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定期开展“读书铸就联勤梦品书听音伴我行”等阅读推广活动,为军营送去各种主题鲜明的展览,进一步激发军人的强军根脉、忠诚灵魂、担当意识;为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引导科技致富、文化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流动服务走进乡村送农业科技资料和专家讲座,以先进文化引导乡村文化建设;依托流动服务平台,辽宁省图书馆将深入大、中、小学校园服务经常化,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帮助教育学生“读有品位的书,做有根基的人”;为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力,流动服务“进家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障读者开展“送书上门”服务,彰显了均等化服务的理念。

5 图书馆流动服务的成效

5.1 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流动图书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七进”活动有效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截至目前,辽宁省图书馆流动服务遍及省内14个市,144个县。每年正常运行服务850余个点次,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尤其是辐射老少边穷地区如建昌、彰武等地区的流动服务网络体系,消除了由于地域所造成的信息交流阻碍,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5.2 有效发挥了图书馆的文化积极引领作用

流动服务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如:省科技馆、浑南教育研究中心、台盟沈阳市委、民盟省图书馆支部、省老年协会等共同走进社区、校园、乡村、敬老院......进行文化宣传,让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掌握技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截至2019年底,辽宁省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已接待持证读者40000余人,借阅图书近200万册次,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社会导向和文化传承引领作用。

5.3 “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有效促进了文化强省建设

流动服务秉持“精准扶贫,文化先行”的服务理念,以省级中心馆的责任与担当,积极配合馆内及上级安排,及时制定服务规划,整合文献资源,适时前往发展相对滞后、文献资源匮乏、服务效果相对不稳定的基层图书馆、村镇、社区以及中小学校,将图书资料等服务送到基层,精准发力,助力脱贫攻坚,积极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辽宁文化强省建设。

5.4 线上线下融合,书香助力战疫

疫情期间,流动服务被迫搁浅,但流动服务人员充分利用流动服务网络平台,积极推广线上阅读服务,以“辽图微博”“辽图抖音”“读联体数字资源阅读服务平台”“乐儿微信图书馆”等为切入点进行广泛阅读宣传,有效搭建了读者与图书馆的交流平台,提高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阅读量及点击率。融合发展,多元服务,有效丰富了疫情期间人们居家抗疫的文化生活。

6 结语

流动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有效模式,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文化权益均等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流动图书馆方便、快捷、惠民、有效的服务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2014年,辽图流动图书馆服务——《车轮上的图书馆》获评“省直机关二季度最佳实事”;《辽图流动图书馆运行服务模式》获辽宁省文化厅“2013—2015年辽宁省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基于我国国情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流动图书馆建设应该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补足短板、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范围、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均等化辽宁省流动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山南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
流动的光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上海体育游憩空间扩展机制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