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宇 孙 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2400)
太阳病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着墨最多的内容[1],治法以汗法为主,以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方药治疗,突出显示了太阳病在外感病中发病频率之高和临床意义之重。我们在研读太阳病相关条文时发现,很多条文都有“下之”表述,这表明太阳病曾被大量用下法治疗,而张仲景明确表示太阳病不可“下”。现对太阳病误下的原因进行探析,以有助于挖掘太阳病的内涵与外延。
下法理论出自《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言:“留者攻之。”《素问·热论》言:“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这些论述都为下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在《内经》中亦可见遵循上述理论的具体方药。如《素问·腹中论》言:“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其中鸡矢醴具有下气逐水之功。《素问·病能论》言:“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络为饮,夫生铁络者,下气疾也。”记载生铁络饮有平肝下气之效。到了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首次将下法系统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提到应用下法治疗,并且各有特点。
1.1 《伤寒论》中的下法和对应方药 ①苦寒攻下,如治疗腹满,谵语,潮热,濈然汗出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②攻逐瘀热,如治疗血热互结,少腹急结,其人发狂的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挡丸。③泻热逐水,如治疗水热互结,结胸热实,心下痛的大陷胸汤;治疗心下痛,项强的大陷胸丸。④攻逐水饮,如治疗饮停胸胁,心下痞硬满,胁下痛的十枣汤。⑤温下逐水,如治疗寒实结胸,心下、胸胁有寒饮的三物白散。⑥润下缓攻,如治疗胃中燥热,脾阴不足,大便干,小便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的麻子仁丸。⑦导下法,如治疗肠中津亏,大便结硬,自欲大便的蜜煎方、土瓜根、猪胆汁。⑧和解攻下,如治疗少阳与阳明合病,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的大柴胡汤;治疗少阳病兼阳明病的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的柴胡加芒硝汤。
1.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和对应方药 ①苦寒泻下,如治疗胸满口痉,卧不着席,脚挛急和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的大承气汤;治疗下利,谵语的小承气汤;治疗实热阻滞肠胃,食已即吐的大黄甘草汤。②温下,如治疗寒积便秘,胁下偏痛的大黄附子汤;治疗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的三物备急丸。③润下,如治疗胃强脾弱,大便干,小便数的麻子仁丸。④攻下逐瘀,如治疗腹满,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的大黄虫丸;治疗腹中有干血,其痛著于脐下的下瘀血汤。⑤攻下逐饮,如治疗悬饮的十枣汤;治疗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的己椒苈黄丸。⑥破血逐水,如治疗血水互结,少腹满如敦状的大黄甘遂汤。⑦行气通里,如治疗气滞不行,实热内停,胀重于积的厚朴三物汤。⑧解表通里,如治疗腹满,发热,外有表证,内有积滞的厚朴七物汤。⑨和解通里,如治疗少阳与阳明合病,按之心下满痛的大柴胡汤。
太阳病易被误下的依据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太阳病本身被误用下法,如《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第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另一方面是太阳病与他经同病或兼有其他证候而被误下,如第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第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这些条文均为太阳病易被误下的依据。
《伤寒论》中虽多有下法的应用,但都有其严格的适用条件。如阳明病篇中治疗潮热,多汗,腹胀满,不大便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其病机多是里有实热;少阴病真阴内竭,可见腹胀不大便,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厥阴病哕而腹满,若大便不利,则施下法。而因太阳病有正气强盛,邪气不易内陷,正邪交争于体表,邪气难以外达,或素体虚衰,正气不足,太阳受邪,腠理开泄,津液外出,而复发热的特殊证机,医者如不仔细加以理解,易出现本应汗之,而反下之的后果。此外,太阳与阳明同病、太阳与少阳同病、三阳同病、太阳与太阴同病、太阳与杂病相兼,都可能出现误下。
3.1 太阳病病机特殊 太阳病为六经病第一阶段,其特点为邪气强盛,侵袭肌表,正气不衰,足以抗邪,邪气不得由表入里。由于正邪交争于体表,其势较盛,邪气不能由表外达,机体呈“封闭”状态,若误作他经可下之证,则易被误下。另一方面,若体质较虚,邪犯太阳,腠理开泄,营弱卫强,发热汗出,易与阳明混淆,都会出现种种误用下法治之的情况,张仲景在文中亦每每强调,示人以慎。
第56条言:“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虽然不大便六七日,但小便清,提示病未至阳明,不可用承气汤,即所谓“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因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太阳为病,肺气不利,调畅气机之功失常,大肠失于传导,故不大便。现代经方名家赵守真认为,是病始由外感未解而便闭,屡下未行。乃因正气足以驱邪,邪不内陷,尚有外出之势,故下愈频而气愈闭,便愈不通,此由邪正之相持也[2]。亦是说太阳病腠理不畅,机体封闭,邪不内陷,易被误下。
第36条言:“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说明临床上本当以麻黄汤辛温解表、宣畅肺气来治疗的喘证,易误作阳明,而行攻下。第208条:“阳明病……腹满而喘……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说明阳明病因大肠实热,传导失司,影响肺气宣降,故而生喘。可见,太阳之喘与阳明之喘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因邪犯肺卫,肺失宣降,治当发汗解表,调和营卫,其本在肺卫;后者因阳明里实,传导失常,肺失宣降,治当峻下热结,通腑泄热,其本在胃肠。二者标同而本异,不可因喘而妄行攻下。这也说明太阳病有腠理不畅,肺气难宣,易致误下的特点。
第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说明少阴病在真阴内竭的阶段,可出现大承气汤证。而不大便在太阳病亦可见到,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第56条),医者易将太阳病不大便误作少阴而行下法。同时,厥阴病篇第381条:“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说明厥阴病亦有大便不利而利之的情况,若将太阳病大便不利误作厥阴,则会误下。
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第208条:“……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说明医者会将太阳病发热汗出误认为阳明热结,迫津外泄而行下法。太阳受邪,若其体质较虚,则卫强营弱,腠理开泄,会出现发热、汗出。张仲景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如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阳明腑实由于热邪结于胃肠,迫津外出,亦见发热、汗出。如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第253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说明若其人腠理疏松,太阳受邪,营弱卫强,则发热汗出,且结合第56条,又有不大便的情况,易误作阳明而被误下。
3.2 易合阳明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反映出阳明病以邪气化燥成实为特征。第181条:“……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指出太阳病易因汗、下等法伤及津液,邪气入里化燥成实,转成阳明腑实证。《伤寒论·伤寒例》言:“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第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这些条文表明太阳之邪易内传阳明,且邪气传入阳明,太阳证不罢者,易忽略太阳而直接攻下。
3.3 易合少阳 太阳病因失治误治,或疾病传变,易传入少阳。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说明太阳邪气内传少阳胆腑,成胆火内郁、枢机不利之少阳病。第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说明太阳之邪内传少阳,而太阳不罢,可与少阳合而为病。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说明少阳病证机复杂,处半表半里之间,郁火结于肝胆,易被误下。而太阳与少阳同病,亦会因此而被误下。如第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第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上述条文说明太阳之邪易内传少阳,且邪气传入少阳,太阳证不罢者,会因为少阳病所致的心下硬而被误下。参考第146条、第171条、第142条,当以柴胡桂枝汤或针刺太阳、少阳经腧穴治之。
《乳花香乎臭臭臭》里,叙述了清朝有某官人搞权色交易,让自家妻子去上司家“掖被窝”,上司要上班,其妻将朝珠焐热,戴领导脖子上,被纪晓岚作诗嘲笑:“八百牟尼亲手挂,归来尤带乳花香。”《白喜》里头,作者叙述了披上人情衣服而大捞钱的某官,最后被人告发,其家之“白喜”变成了白白欢喜,上演了一个很有戏剧性的闹剧。
3.4 易三阳同病 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此条虽言“阳明中风”,实则三阳同病。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是太阳表寒未解;口苦咽干是少阳郁火留恋;腹满微喘是邪在阳明,但其证微,无潮热、谵语、不大便,是阳明腑实未成,若因腹满而喘行攻下之法,则表邪乘虚内陷,损伤津液[3]。此条说明太阳病可与少阳、阳明同病,且病机复杂,虽有阳明病但未成实,易被误下。结合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提示三阳同病当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俾上下宣通,内外畅达则三阳之邪自解[4]。
3.5 易合太阴 太阳病因失治误治,或疾病传变,易传入太阴,且太阳病不罢。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阴病因脾阳不足,不能运化,可出现心下痞硬,所以可被误下。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若太阳与太阴同病,亦可因心下痞硬而被误下。第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素体脾阳虚弱,不能温化寒邪,寒邪凝于心下,则致心下结,“协热利”说明误下之前的太阳病未罢,此条表明太阳病可与太阴病相合,且容易因为太阴病里虚寒所致的心下结而被误下。
3.6 合蓄血轻证 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说明太阳表邪不解,易传太阳之腑成蓄血证,并且太阳证不罢,与蓄血相合,此时易不待表解而误下之。
3.7 合热实结胸证 太阳病若不待表邪入里成实,下之过早,则邪气入里,易成结胸。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李国炜等[5]认为,在大陷胸汤证形成之前会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结胸成而表邪未解。第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伤寒论讲义》认为,脉浮大可能有2种情况:第一,脉浮大有力,说明表证未解,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第二,脉浮大无力,说明虽然邪实于里,但正气太虚,当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6]。若属第一种情况,则为太阳病与结胸证相合,易忽略太阳病而被误下。
3.8 合悬饮证 太阳表邪引动在内之水饮,悬饮成而表邪未解[7]。第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下利、呕逆等症皆是悬饮之邪所致,水饮下渍则下利,上逆于胃则呕逆,饮停胸胁,阻滞气机,则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阻碍胸中气机,肺气不利,故短气,上犯清阳则头痛,外达肌肤则汗出。说明太阳病易与悬饮证同病,“表解者,乃可攻之”说明太阳病不罢者,易不待表解而先误下之。
太阳病在误下后,有病在太阳者,也有出现各种变证,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总体来说,当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来救逆[8]。
4.1 表证未罢,里气尚和 在太阳病被误下后,因正气较强,或邪气较弱,不能内陷,疾病仍停留在太阳病阶段,此时仍当以汗法治之。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太阳病误下后表证仍在,正气抗邪,故而气上冲,桂枝汤助正气抗邪,其气自平,其表自解[9]。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太阳病误下后表证未解,肺气不利,仍以桂枝汤加厚朴杏仁解肌祛风,宣肺平喘。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提示太阳病误下后若其脉仍浮,表证未罢,仍当解表。
4.3 表证未罢,兼有里热 太阳病误下后表邪内陷,入里化热,当解表清里。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太阳病误下后邪热入里,肠热下利,表仍未解,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表证下后表证仍在,又增热痞,当先以桂枝汤解表,表解则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则表里俱瘥[11]。
4.4 表证已罢,转为里虚 太阳病误下后,若表邪已罢,里气虚衰,当固护里气,不可再行解表。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脉浮而数乃太阳表证,误下后里阳虚衰,正气不足,则身重,心悸,不可发汗,当待里气恢复,或以温补之品扶其正气[12]。
4.5 表证已罢,转为里实 太阳病下后,表邪内陷,易入里化热,形成里实热证,此时可专攻其里。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太阳病误下后大伤津液,胃肠燥热,转属胃家实之阳明病,此当以承气汤攻之。
4.6 表证已罢,转为虚实夹杂 太阳病误下,表证已罢,邪气内陷,易寒热虚实夹杂,此当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误下后寒热邪气结于心下,形成寒热错杂之痞证,当以甘草泻心汤平调寒热,消痞散结[13]。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提示太阳病误下,脾阳损伤,兼气滞血瘀,以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温阳通络。
太阳病误下,主要因不能正确理解其病机,从而把实属太阳却似里实证的证候误以下法治之,因此医者要认真分析病机,才能避免误下[14]。太阳病用汗法,张仲景分多种情况,不是简单地用麻黄汤、桂枝汤二方,要分析其具体的兼证,给予正确的治疗。张仲景根据太阳病不同阶段疾病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数个独立的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提示在临床上当以方证为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单元,并不是简单的发汗,如麻黄汤治表实,桂枝汤治表虚,大青龙汤治表寒里热,小青龙汤治外寒内饮。这些均需认真分析,才能准确判断,不致相互之间误用。另外,太阳与少阳同病其表邪外束,枢机不利,胆腑郁热的证机特点亦会导致误下,医者应深刻理解,采取太阳少阳同治的治法。三阳合病,若阳明尚未成实,不可攻下,即使成实,张仲景亦未出方,仍应谨慎,试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或可得解。太阳与太阴同病,脾阳虚衰不能运化,而生心下痞硬,医者易因心下痞硬而攻下,若理解“脏寒生满病”之理,则不致误下变为坏病[15]。
太阳病被误下,亦因在合阳明病、蓄血轻证、结胸证、悬饮证时医者没有先表后里的意识,所以要避免太阳病误下,思维上要有先表后里的次序。张仲景在原书以太阳病居首,暗示在临床过程中要遵循先表后里的诊疗原则。在许多医家的医案中,就是在表证阶段将疾病扭转,而不至下后再行救逆。如李士材医案:“儒者吴君明,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士材诊其脉浮而大,因思仲景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枝汤。众皆咋舌,以谵狂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荣卫,必自愈耳。遂违众用之,及夜而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故病变多端,不可胶执。向使狐疑而用下药,其可活乎?”[16]可见遵循先表后里的临床诊治思路,正确诊治太阳病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太阳病误下的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缺乏病机分析,太阳病正邪交争于表,邪气郁闭,无有出路,再加与他证相合,临床更为复杂,医者不加辨析而用下法,是对病机缺乏深刻理解;二是没有遵循正确的诊疗次序,太阳病兼有里实证,太阳不罢,治疗上应有先表后里的次序,医者不加以理解,一味攻下,则成坏病。因此,医者既要提高对病机的分析能力,亦当遵循正确的临床诊疗次序,须认真研读经典,体会医理,提高辨证论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