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华 赵亚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花园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常州市花园二小)从本校实际出发,基于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构建了学校特色健康课程——小学生健康“三十六技”系列课程。
根据调查,常州市花园二小有近6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意识整体比较弱,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认知严重不足,而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也仅限于班主任日常的简单说教。
事实上,我们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在个人健康、体育运动、卫生品质、健康心理、安全防护等五个领域,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小学低年段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无法分清哪些是危险行为,游戏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不了解卫生习惯与疾病的关系。小学中年段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运动量不够,尤其是校外运动;学生的饮食结构不均衡,不了解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利处。小学高年段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等安全标准不在意;爱眼意识薄弱,不了解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学习的压力增大,得失心强,出现厌学情绪;自我封闭,不愿与教师和家长沟通,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由此可见,学校开展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个人健康、体育运动、卫生品质、健康心理、安全防护等五个方面,系统设计小学生健康“三十六技”系列课程的内容,具体见表1。
小学生健康“三十六技”系列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架构有序列。小学生健康“三十六技”系列课程内容贯穿小学六年,每一个阶段都各有侧重,突出习惯养成的循序渐进。如关于个人健康,一年级学生刚进小学,调整作息尤为重要,所以侧重“合理安排,保障睡眠”;二年级学生处于换牙期,所以关注学生“正确刷牙,预防龋齿”;三年级,我们开始关注学生的饮食健康,引导学生从阅读食品标签、均衡营养到科学饮食。所有内容都围绕学生真实的成长需求,彼此关联,逐步推进。
二是领域分布有侧重。小学生身心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在具体健康领域的分布上各有侧重。中低年级学生的卫生习惯和安全防护意识不够,所以关于“卫生品质”“安全防护”的内容涉及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且学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了“健康心理”方面的内容。
表1 常州市花园二小健康教育“三十六技”课程内容表
三是早期习得有成长。在学生访谈中我们发现,低年段的学生愿意和父母谈论自己的学校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中高年段的学生不太愿意和家长分享内心真实的想法,更倾向与同伴交流,因为觉得“朋友更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在二年级的“健康心理”领域聚焦亲子沟通,五、六年级则聚焦同伴交往、异性交往、压力化解等。
我们不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了健康课程的设计,更结合不同的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渗透。以五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例,五年级学生应掌握的健康技能与相关科目相结合的内容如表2所示。
可以看到,我们的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融合与渗透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聚合分散”全统筹。课程的整体架构呈现“聚合分散”架构。“聚合”就是课程的整体化设计和实施;“分散”就是根据课程技能目标和课程负责人的安排,具体课程内容由相关教师分模块实施,同时,在课程中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对原有的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如“认识身体,适应变化”这一内容主要由科学老师、美术老师和班主任教授,并对原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或补充。其中,科学教材中的《悄悄发生的变化》原本出现在六年级上学期,但现在学生第二性征普遍出现得较早,因此调整到五年级上学期实施,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表2 五年级健康技能与相关科目融合设置一览表
二是“渗透融合”全覆盖。班主任主要利用晨会、班会及其他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相关健康技能的教育;任课教师则利用拓展型活动进行专题教育。如“绿色用眼,杜绝网瘾”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科学课的《视力的形成》进行知识学习,通过心理健康课的游戏互动明确如何健康上网,通过信息课上的拓展延伸了解电子产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研究性学习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与假。
在教育这条路上,学校、家庭和社区永远都是“同盟军”,家庭和社区对学校的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作为青少年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有义务将家庭和社区的资源融合进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三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为例,我们的家、校、社共同携手促学生好习惯养成成果显著(见表3)。
表3 三年级家庭社区共促健康技能养成合作表
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机制,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有:一是设计过程性评价手册,手册包括一至六年级的健康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的介绍以及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反馈评价,以图章、积分等形式呈现,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工作者,突出习惯养成的过程性;二是设立生成性评价项目,学校设立了“健康小明星”“开心调节师”“卫生小达人”“运动小健将”“安全小博士”等奖项,定期开展“健康星级班级”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总之,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健康,提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意识,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站在阳光下,做一个阳光、快乐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