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

2021-01-06 03:04:02陈振一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1期
关键词:长三角协同规划

■陈振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作出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8 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期间专门召开座谈会,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总书记要求,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委相关工作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工作。今年5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协助省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重要事项的建议”。7至8月,深入开展“我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收到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618条。其中,省级以上层面的建议就有132条,市级层面建议198条,这里面不少建议都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密切相关。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工作流程,将这些建议提交省人大常委会,或向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交办。此外,还积极开展调研,形成了《上海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法治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人大及代表作用的思考与建议》《关于安徽安庆、池州、铜陵、宣城等四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历史文化保护等情况的调研》等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和人大、政府、监委、“两院”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在今后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将突出战略思维、增强全局观念,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主动把人大各项工作都放到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更宏大的视域中来谋划和部署,努力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作出人大贡献。

重视重大规划协同。明年1 月份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将审议通过《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本届人大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涉及到全市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要事,对于推动和保证苏州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深刻领会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推动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像制定重要地方性法规一样,提前介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于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主动向省人大常委会请示汇报,主动与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城市相关规划进行对接,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努力为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苏州贡献。

加强地方立法协同。主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重点难点问题,找准立法协同需求,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办法。在制定立法规划或年度立法计划时,要在充分考虑本地实际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思考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注意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互通报情况,使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既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需求。在起草立法项目时,着力推进立法信息共享、立法资源共享、立法成果共享,共同讨论研究地方立法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共同加强立法队伍建设,分享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经验。重视推进立法协同工作机制创新,对影响重大的立法项目,可以采取联合起草、分别审议、同步征集公众意见、共同交流审议结果、联合组织法规发布等方式进行,对法规草案中所涉及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在修订法规时,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大力加强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废、释工作,注意听取、考虑其他城市意见,主动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在立法协同的实践之中,使本地立法既符合本地实际,又能在事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款上尽可能协调一致,实现相互衔接。

推进人大监督协同。根据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相关议题,比如营商环境、转型升级、太湖保护、长江保护、节能减排等,探索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同步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项监督、跨区域调研等活动。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深化跨区域合作,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体系,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的市场环境,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要发挥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大力督促和支持政府与企业加快区域创新协同网络建设,深化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将长三角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产业高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协同,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抓长江大保护,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要大力支持苏州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民生领域的合作,加快形成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大型科学设施协作共享、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交通异地扫码通行、民生档案异地查询等合作成果,通过共享普惠便利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代表履职协同。加强长三角地区代表工作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在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工作制度设计、重大活动安排、议案建议办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人大代表工作整体水平。围绕具有长三角地区共同特征的重点课题,组织开展代表异地考察、调研等活动,帮助代表开拓视野、胸怀大局,能够从更开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出建议。要高度重视发挥好在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在“我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中,我们收集到很多有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见建议。比如,推动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制度创新、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支撑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推动苏州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支持苏州加快机场规划建设、全面系统保护古城、创建国家级数字货币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等。这些都是具有苏州特点、反映全市人民呼声、具有重要影响的意见建议。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工作机构都要大力支持代表深入调研,帮助代表继续完善深化,确保提出意见建议的质量。

猜你喜欢
长三角协同规划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诗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4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