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研究

2021-01-05 03:16张新蕾 黄庆雷
人物画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张新蕾 黄庆雷

摘 要:“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各门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新任务,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民办高校入手,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改革路径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的地位不容置疑,很多人在承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尽如人意”,如何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内涵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于此精神指引,触发了学术界对思政课教育的深度思考,并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差异化表述。其中,学者邱伟光的研究表述最具代表性,他认为“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某种维度上讲,“课程思政”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定位,强调各学科、各环节以及各教师队伍相互补充融汇,与“八个统一”的理论内涵高度契合。在党关于“立德树人”的宏观战略部署下,为高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根本目的是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过程中“德”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尤其是素质教育生态结构下,“课程思政”的组织践行有着重要价值意义,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始终遵循正确的方向引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循序渐进等原则,从而确保最终工作实效。“课程思政”坚持正确的方向引领,要严格落实习“四个正确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先引,依托党的教育方针指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同时,“课程思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对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践行体现,强调师生间的心灵对话,要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讲求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实施恰当地调整。另外,“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工程,切忌急于求成,而是突出循序渐进的演进过程,逐步深化其理论内涵,实现学生素质素养水平的逐层递进发展,要求按照学生年龄梯度科学设定思政教育内容,以确保他们充分了解与掌握,并逐步内化为某种优良品质。

不管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立德树人都是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应融透到各个环节、各个时段,这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所在。所以两者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也要明白搞“课程思政”并不是把思政教育完全交给专业课,也不是说专业课教育完全思政化,而是如何跟“课程思政”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

二、独立学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转变教学的意识很重要

不管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在老师都应该转变观念,专业课的老师不要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目前很多专业课老师由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教育的提出,对此认识不清,缺乏自觉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育当中。其次,思政老师,也对此概念模糊不清,认为“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老师的事情,完全处于被动,不主动跟专业课联系,缺乏共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的主动性。因此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的意识很重要,认为这是自己的事情,是和专业课共同应该完成的“立德树人”的任务。每一位老师都要激发自身课程育人的自主和自觉意识。

2. 加强“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注意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完善

以前思政课就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联系太少,实践课是单一的,没有专业课的融入,现在提倡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协同育人,课程考核评价应该有所改变和完善,应该适当融合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可以在实践课的教学中去寻找结合点,考察实践作业中的思政元素,并纳入期末综合成绩里面,第一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实践课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其二也是学生参加教学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得当有利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3. 动静结合,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何为“动静结合”,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课堂内外结合,实践课和课堂面授课相结合,有效的实现课堂上的讲授与课外的实践课有机转换,同向同行,多挖掘和开设一些实践基地,譬如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把课堂上的课能有效的结合,实践,深入人心,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把知识运用于课外的“动”,并且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结合微课等形式。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4. 积极探索新时期教学改革模式

教学改革是每一位老师都不断关注的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思政课的引领作用,明确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然后在思政课的引领作用之下,创新改革“课程思政”,充分发挥专业课的作用,创新授课模式,比如互动式教学,思政课如何融入专业课,学生如何自己去把握,学生有什么样的思考,然后教师点评和强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还有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民办高校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专业课中思政作用。

5. 培养正确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重要性的意识

这里讲的培养正确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重要性的意识,不仅仅是指老师,同时也是指学生,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核心人物,首先要意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也需要老师们认识到具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和思政育人功能是我们的基本义务,思政教育再也不仅仅是思政老师的事情,要定位好专业课的教学功能,调整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让知识讲授结合思政育人功能在人才培养轨道上正确开展,创新授课模式、教学方法等,让教学大纲,教案等落实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着眼点上,要时时刻刻让老师们意识到思政教育也是每一个专业课老师的职责。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在不经意中去培养学生,认识到时时有思政,刻刻有思政,只有正确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吉鄂.以“八个相统一”引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J].人民论坛,2019(20):108-109.

[2]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07):13-19.

[3]陈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以宴会设计课程为例[J].林区教学,2021(03).

[4]杨强,王丽芳.旅游文化课程实践教学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20,38(05),89-92.

作者简介:

张新蕾(1984-),女,汉,广西桂林兴安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黄庆雷(1987-),男,壮族,广西凭祥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课程教学论研究。

课题项目:

(1)本文是2020年度柳州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理念下民办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SZZX001)。

(2)本文是2019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项目:自媒体时代下独立学院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研究(项目编号:2019JGCZ008)。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