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教学现状与创新

2021-01-05 19:38张许
科技风 2021年35期
关键词:反思高校创新

摘 要:近年来,软件开发模式从原先的单一开发模式逐渐过渡为以团队为核心多人开发模式,从传统模式中演变出前后端分离模式,对人才知识体系和技能提出新要求。培养人才是高校基本职能,而高校教师、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以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作为突破口,更新人才观念、调整课程体系、反思教学模式等,加强推进培养分工更明确、更专业的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等新型计算机人才,以满足计算机职位群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反思;前后端分离;创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single development pattern to multi-person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team as the core,which needs more requirements of intellectual talent systems and skills.Cultivating talents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special group,who take the front-end separate development model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renew the concept of talents,adjust the curriculum system,reflect on the teaching model,etc.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puter occupation group,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new computer talents,such as front-end and back-end engineers with clearer and more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

Keywords:University;Reflection;Front and back end separation;Innovation

目前,針对大中型互联网项目软件开发,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除了在开发团队上有效解耦,前后端根据端口要求能够并行开发从而提高效率、便于后期维护,更重要为新型技术(分布式、微服务等架构、多端化显示)打下基础。据《2019年中国新兴职业报告》所述,前端开发工程师职位增长率位居第2名。《2020年新兴职业报告》后端开发、全栈等职位群,明显向前提升。各大招聘网站,前后端的职位群招聘岗位增多、待遇提升明显。

一、前后端分离背景及知识体系构成

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是在业务需求和技术更新基础上形成。早期互联网项目只有PC端浏览器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把处理结果以.html文件返回给浏览器显示。

如今向服务器发布请求终端多样化:平板、手机、APP、小程序等多种显示设备。把相同数据显示到不同设备上,采用早期开发模式不同设备需要书写不同代码,每份代码中包含不同数据库操作,书写多份代码费时费力且不利于后期维护。而采用服务器提供接口实现前后端分离,以JSON格式返回或接收数据,极大提高开发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对原来糅合在一起知识体系进行了拆分,降低学习难度。

二、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更新发展速度快,往往培养人才方案和课程体系比现实人才需求要慢。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有:

(1)课程体系没有做到紧跟用人市场;

(2)过多关注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验实训;

(3)教研现状因负担重而流于形式;

(4)教学方式方法不够多样化灵活应用;

(5)各门课程独立备课没能够形成统一标准。

各个方面有待调整改进,从而形成课程紧跟专业、专业衔接岗位、岗位提出需求、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共创课程新标准。

三、教研反思

为适应新形势下前后端分离体系及新型计算机人才需求,需全方面提升改进,具体反思创新如下:

(一)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的反思

(1)课程体系调整优化。通过图1可见计算机专业javaWeb项目知识体系,是计算机专业必修重点课程。往往有的高校在学习javaWeb项目体系同时还开设C#,asp.Net。从知识点角度确实学的越多越好,但高校学生在校时间有限,重复学习相同作用课程无疑增加学习负担。增加相同知识体系的实验实训,鼓励考工考证、参加实战项目反而能够更好掌握技能。

(2)分类教育引导培养专业人才。全面培养计算机人才往往造成用人单位无人才可用。计算机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安排是全面的,但每位学生并不是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招聘编程人员的岗位是分类的,以web项目为例,通过图1可把同一项目编程人员分为不同岗位,且要求知识体系不同。

(二)教研现状反思

针对前后端分离模式项目,知识体系多,深入计算机多门课程,往往每门课程建立在其他课程基础之上,如何统一所有知识体系,各门课程如何有机配合统一是必须面对问题。

(1)专业引领不够成为制约前后端分离教学模式主要因素。通过校企合作、人才招聘信息职位要求分析以及往届毕业生所在开发岗位反馈,分析出紧跟时代前沿技术栈,设计出教学经典案例,并配置服务器提供教学环境。根据项目对知识体系分解,调整课程体系,为每门课程分解任务。

经典案例根据企业岗位标准,由项目经理、全栈工程师、及高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形成项目文档规范统一教学规范。

1后端服务器API接口和开发文档为前端提供数据支持。

2前端服务器运行代码为后端开发提供操作界面展示。

前后端分离项目教学。因采用前后端开发模式把原同一项目根据分工拆分为前端和后端項目,把高度耦合知识体系分解成不同岗位,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与社会招聘聘岗位更加吻合。

(2)教学负担过重,制约着教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图2互联网项目前后端分离开发示意图。需要教师先有钻研而后有教研和教学的促进。而现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各种负担制约着教研工作开展。既要备课、上课、甚至有的教师又要管理班务,还要参加各种竞赛、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考核、参加大会小会。没有给教研提供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理念。针对前后端分离的新技术只能望而远之。

(3)教学反思。通过对互联网项目的前后端分离教学反思,互联网项目的单一开发模式的传统教学,耦合知识体系多且放在同一台服务器。经过拆分到前后端不同服务器,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目前我校已经提供三到五个经典项目案例。针对不同课程在领取项目对应任务,形成不同要求并统一到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上来。以Infor分类信息项目为例:

1.后端知识体系及教学任务

往期教学与前后端分离项目教学影响如下:

(1)传统各门课程独立备课,项目经分解后打通各门课程,定期加强集中跨课程备课,形成知识体系有机统一。

(2)每门课程在学完基础知识后,把项目所需知识体系扩展到课程中,任务驱动且理论更联系实际。

(3)相同项目需求在不同课程中涉及分析,从多角度分析项目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入。

(4)javaWeb课程因前后端分离,只需对接口负责开发处理JSON即可。无需要把前端三大知识体系HTML5、CSS、javaScript融入后端。

从传统单一开发模式分离出后端,同时又把后端分解到各个知识体系的教学,除了降低学习难度,使后端专心关注业务需要求上来。更为重要提供前端api接口。解放前后端开发人员,使其集中各自岗位所需知识体系的学习与设计上。

2.前端采用多端教学,培养全面多端人才

互联网项前端三大知识体系:HTML5、CSS、javaScript,前两者控制用户界面,javaScript主要控制网页中的行为。

传统教学往往PC端和手机端分开书写代码,而当今上网显示终端多样化。如PC端、手机端的浏览器、APP、小程序等。采用一份代码多屏显示,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且便于后期维护。有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掌握前端网页三大知识体系,很少的学习成本即可使用开源框架如bootStrap、jQuery等框架提高效率。

经典项目案例,前后端分离方案分解到前后端对应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分而治之降低难度,并且与用人单位岗位群完全吻合,从而培养更专业计算机人才。

3.跨课程备课研讨

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的项目,涉及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比较多,通过如图1的javaWeb项目知识体系及前后端分离所需知识体系。定期集中备课研讨,收集反馈总结各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分享总结各自经验,发挥专业课程体系教师的团队力量。

4.成立前后端专业社团

发挥社团优势,把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到一起,提供志同道合共同学习研究环境,通过社团专业活动、提高成员专业技能和交流合作机会。充分发挥课后全面促进教学。

通过对项目知识体系教学任务的反思使课程联系更加紧密,前台多端开发模式更加满足当今企业用人要求,跨课程备研讨及成立专业社团,从而达到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专计算机专业人才。

四、校企合作反思

互联网项目前后端分离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校外需求与校内资源优势互补作用。

(1)共建专业课程标准及定向培养人才。每门课程实验及模拟项目课设计有企业和老师共同讨论形成方案。由专业教师负责基础知识;由企业人员负责项目实训。企业把校外最新前沿技术反馈到校内,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保持与市场需求同步更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2)共建实验实训平台及加强工学结合。以共建课程群为核心,共建实验实训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实训定期考核数据可作为选派优秀学生依据。选派优秀学生进驻企业,进行为期1~3个月的顶岗实习,在企业工作中获得工作经验。

(3)产教结合校企一体。互联网项目需要多岗位人才,不仅需要前后端开发人员,也需要有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维人员。因前后端分离模式,方便拆分到更小的开发模块。

企业可以把部分开发研发的业务拆分给专业教师团队,同时把软件产品需要运维日常维护,交给有一定专业基础学生按照标准化流程维护。企业因此有更多时间集中发展业务及打造自身软件产品;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因有分工任务的引领,能够在校获得真实工作经验,达到学与做合一。同时企业也会提供一定资金,为教师和学生的团队提供运行保障。

五、总结

总之,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教学,培养出计算机人才紧随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需要改变当前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更新课程体系、加强教研反思、拓展校企合作,共同努力提升培养分工更加明确、职责更加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嘉婷.试谈前后端分离及基于前端MVC框架的开发[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23):5-8.

[2]刘德建,刘晓琳,张琰,陆奥帆,黄荣怀.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6(04):25-31.

作者简介:张许(1980— ),男,汉族,江苏宿迁人,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应用软件研发、分布式系统大数据。

猜你喜欢
反思高校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