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艳,龚启勇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营管理部,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磁共振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
癫痫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约为7‰,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大约有900万的癫痫患者[1]。目前,癫痫的诊治率较低,城市人群规范诊治率仅50%,农村患者未规范诊治更是高达70%[2]。因此,癫痫患者在诊疗上尚存巨大的缺口,癫痫诊疗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巨大负担[3]。传统的癫痫诊治模式是由神经内科医师单独诊断及给予药物治疗[4]。因医生经验、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缺乏整体诊疗思维,患者易被误诊、漏诊,或者不能获得规范的治疗。为促进癫痫患者快速康复,同时给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资源,加强医院诊疗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多学科的交叉互动,本院癫痫中心对癫痫患者采用集神经内外科、心理专家、康复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融合诊疗模式。同时在5G时代下,加入线上远程实时在线会诊模式,使得偏远地区的患者看病更加便捷、高效。本文旨在对5G背景下本院复杂难治性癫痫多学科融合线上诊疗模式的现状和癫痫中心诊疗的创新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创新特色和实施后的成效,为医院学科交叉融合的线上远程会诊模式学术探讨及实践提供借鉴依据。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搜集2010年、2019年两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癫痫中心的医疗管理资料,对该中心收治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居住地、年龄、病程、癫痫发作类型、用药效果及用药种类)、医疗指标(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术中电生理检测量、疑难病例讨论量、手术治疗量、脑电检测工作量)及医务工作人员相关情况(学历、职称、新技术、科研成果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2 MDT工作模式
1.2.1 整体模式 癫痫中心采用主动合作模式,由中心负责人协调和统筹管理,神内癫痫发作疾病组、神外功能外科组、核医学PET组、神经康复科组、心理干预组等科室之间保持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安全而有效的绿色治疗通道,同时利用5G设备实现远程实时在线多学科会诊及病情评估,给出会诊意见。如需进一步治疗,以绿色通道的形式收入癫痫中心。患者在癫痫中心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病情变化需要转科治疗,首诊医师直接对口亚专业组转科进行治疗,减少转科带来的复杂手续环节而耽误的时间和多方协调工作(图1)。
图1
1.2.2 病房管理模式 癫痫病房管理模式,安排癫痫内科教授兼管病房查房和癫痫外科医师的术前讨论与术后恢复指导工作,同时实行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制。癫痫中心病房护士由护理部及人力资源部统一规划,病房医师由医务部及人力资源部统一规划,归属按业务归口部门具体负责管理。科室人事管理实行动态调节、适度流动、双向选择的原则,实时对医护人员配备和物资进行合理调整,重视各亚专业的特性。
1.2.3 多学科整合模式 癫痫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科为主,结合神经影像、神经精神及儿科等多学科专业联合组成,为难治性癫痫诊治制定方案,定期进行多科线上线下疑难会诊,减少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会诊专家成员由2名神经外科专家(其中正高2名,副高1名),5名神经内科专家(其中正高2名,副高1名,主治1名),神经影像学专家(正高1名),神经儿科学专家(正高1名)等成员组成。根据《华西医院疑难会诊管理制度》要求,神经内科成立癫痫疑难会诊管理委员会、会诊指导评价小组及会诊实施小组,负责癫痫疑难会诊制度实施流程的制定、培训、执行、质控与持续改进。线上模式可以进行远程会诊、治疗方案讨论及制定、转院的跟踪、门诊检查及入院的预约等功能(图2)。
图2
1.2.4 5G远程在线实时会诊模式 由医联体地方医院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后,发起远程在线会诊申请,癫痫中心接到请求,管理小组确定会诊小组成员及会诊时间,采用5G实时远程在线视频设备,通过实时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病情讨论,并由中心各科专家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如地方医院治疗条件有限且病情复杂,需及时收入医院的患者,采用绿色通道,快速收入中心进行诊治。
1.3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效果评估关键绩效指标法[5],即将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关键指标的考核,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进行比较的评估方法,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6]: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本研究对癫痫中心模式评价KPI包含四方面内容:临床医疗业务增长维度、患者维度、科室学科发展维度和员工成长维度,并用统计学方法评价比较2010—2019年癫痫中心运行效果。
2.1 2010年与2019年癫痫中心患者基本情况对照如表1所示,本调查的门诊患者来源中以城市人口为主,来自农村的患者约为城市来源患者的36.2%。农村患者就诊比例低,考虑这与其就诊意识较差和经济问题有关系。癫痫诊治的多次和长期性,说明患者遵医行为高,失访率低。患者年龄跨度大,7~65岁以上,说明癫痫患者较多,收治广。病程大于10年的比例较高说明癫痫疾病疑难程度。从发作类型看,虽部分发作类型占绝大多数,但全面发作类型逐渐增加。就患者的用药效果,3种及以上的药物治疗比例有所增加,说明癫痫疾病从部分到全面,需要更加精准和全面的诊治水平。
表1 2010年与2019年癫痫中心患者基本情况对照(例)
2.2 2010年与2019年癫痫中心各项临床管理指标比较结果自2010年癫痫中心模式改变以来,近10年患者满意度总体增加,从88.14%增长至94.76%。从每月术前的脑电监测、病例讨论量、手术量、术中检测量的大幅增长,可以看出多学科融合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服务量的提升(表2)。
表2 华西医院癫痫中心2010年与2019年各项指标比较
2.3 5G远程在线会诊情况统计2019年中心开展5G远程会诊后,实时远程在线会诊总量达到78例,其中四川省内5G会诊占71.79%(56/78),国内其他省占28.21%(22/78)。会诊后通过绿色通道入院率为44.87%(35/78),其中省内占77.14%(27/35),其他省占22.86%(8/35),绿色通道入院患者全部为偏远地区患者,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表3)。
表3 2019年5G远程在线会诊情况(例)
2.4 2010年与2019年KPI效果评估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2019年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和会诊人次相较于2010年都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从就诊患者范围看,以省内范围为主,省外的占比有所增加,说明中心的辐射范围有所增加。
表4 KPI评估业务增长维度
如表5所示,该医院2019年患者平均住院日及院前等待时间均有减少,住院总费用及CPI折算后费用均增长,但10年增幅小于10年累计物价指数增幅,说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院前等待时间减少,患者的无效等待时间减少,时间成本减少,从而住院总费用会相应减少。当然,总费用增长有物价和医疗用品增长的原因,但增幅小于前两者,说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表5 KPI评估患者维度
如表6所示,该中心2010—2019年间,开展的技术增长率为28.6%,设备数增加 4倍,合作医疗机构数增长127%。2010—2019年间SCI数从10篇增长至20篇,课题数及课题总额大幅增加,说明该癫痫中心学科竞争力增强。
2.5 各亚专业新技术应用成效新技术的应用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外科癫痫手术由原来的全脑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逐渐转为精准微创模式,如机器人辅助术前定位,颅内监测,神经调控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手术患者前期筛选的应用时间也逐渐缩短,这些均在全国领先。②精神癫痫并发症如焦虑、抑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使随访处置手段加强。③基于MDT多学科,与国际更快接轨,推出癫痫相关疾病的指南,牵头多部指南共识[7]。具体成效如表7。
表6 KPI评估学科发展维度
表7 癫痫中心各亚专业新技术应用成效
3.1 癫痫中心学科融合诊疗模式的战略目标符合学科发展需求 运行效果显著当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最合理的诊治模式应该是专病专科划分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诊治模式,大力培育基层医院治疗专病的医疗技术为补充的模式。在这一运行模式下,核心是发挥好大型医院的领先医疗技术作用。这就需要在病房服务模式上予以创新,构建起一套精准的诊治模式,以满足对病患的救治需求和对癫痫学科发展的指导需求。
3.2 构建科学的癫痫疾病病房服务模式 核心是处理好传统专科模式和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的关系 准确把握好两类模式各自的优势和缺陷癫痫中心诊治模式符合华西医院的战略目标和学科发展需要,提倡综合性医院在设置专业性较强的单一传统学科外,还应配置多学科交叉诊治中心模式。5G的加入,融合线上模式可以助推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实时的诊疗让患者和医疗机构达到双赢。只有更好地运用网络信息的优势,才能适应当代的学科发展,这种模式为其他医院的学科发展、模式构建和有效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3.3 推广难点和思考通过癫痫中心的综合诊疗模式的研究,发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学科优势,当前的医疗资源参差不齐,医疗需求较大,医疗资源整合是医疗机构管理者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主题。医疗资源整合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段做保障,需要合理的论证、灵活的政策、有效的协调组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3.3.1 重视人才培养 配备人才梯队时, 采取培养本地专业人员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相结合的方式,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把好人才质量关。认真考核选择学科带头人,让带头人和组内成员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每个人的特点,扬长避短, 注重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势[8]。
3.3.2 政策倾斜促学科发展 医疗资源整合需要恰当的政策机制做保障,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积极性, 同时要理顺学科之间、亚专业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决策者应积极思考整合学科后的单学科和亚专业的发展方向。
3.3.3 以技术为依托 组建特色优势学科群 积极开展新技术,提升医疗质量,与国外接轨。利用先进设备,对疾病发作及发作期间准确记录,作为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依据,为提高医疗水平提供基础条件,组建学科群,提高疾病治疗精准度和研发效率。
3.3.4 信息化建设优化医院管理模式 由于竞争的需要,医院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提高硬件、网络设备等外延建设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带来管理不善、秩序混乱、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等弊端也无法回避[9]。医院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设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管理模式,适应当前业务流程,让数据利用最大化并推广运用,使规范的管理程序、人性化的患者服务、科学的领导决策最终实现。要推进“两个信息化”和“两个平台”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最终达到流程信息化、程序透明化、监管公开化的目的[10]。但是,5G的建设还需要时间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只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就诊看病。
最后,多学科融合诊疗模式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5G时代下需要更加细致深入的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医院管理学者关注医院学科融合诊疗模式的管理研究工作,为提高我国医院诊疗水平和管理质量,改善患者就医难、就医贵的现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