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大学科技创新激励探索

2020-02-13 08:55段增杰黄丽斌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军事医学军医大学卫勤

陈 菲,段增杰,孙 嫕,黄丽斌,丁 陶

(1.海军军医大学科研学术处,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3.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总书记指出,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建成海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军医大学对学校科研工作带来新挑战。因此,探索海军转型建设背景下强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培养“有海味、有海劲、有海胆”的新时代海军医学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求

1.1 新时代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趋势对学校科研工作产生新影响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医学科技处于人类医学史上的“爆发期”[1]。面对这种紧迫的形势,客观要求学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加大创新力度,聚焦瓶颈,加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手锏式科研成果,确保学校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军队关于国防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对学校科研工作提出新要求当前,国家海洋经济和海外利益需要应对的安全威胁及海上军事冲突不容忽视[2]。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学校的科研工作要紧贴实战、服务部队,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建设发展接好轨、对好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优势,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提供世界一流的卫勤保障力。

1.3 建成海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军医大学对学校科研工作带来新挑战学校转型发展的新使命新定位,决定各项建设都要紧扣“强军”、紧贴“海军”,坚持战斗力标准。目前及可以预见的未来,护航、医院船等卫勤保障任务更加多元化;新质作战力量的卫勤保障需求更加特殊。面对这些新挑战,需要将学校的科研工作布局设计与海军转型、备战打仗、卫勤保障一体筹划,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切实提高海上作战救护效力、切实提升海军官兵健康效能上重点发力,确保能提供“快速、精准、高效”的卫勤保障[3]。

2 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矛盾问题

自学校转隶海军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特别是海军建设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大力推进军事医学科研转型,深化海军卫勤科技创新。然而,现阶段学校的科研工作与加强新时代海军科技创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2.1 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转型发展的现状与适应一流海军建设的要求有差距一是海味不够浓。部分科技人员研为战、研为用、研为胜的理念还未完全转变,真正直接从事海军医学研究的高端人才不够多,为海而研的科研氛围不够浓。二是海劲不够足。主动对接海军一线部队的积极性不高,对卫勤保障问题了解不深不透,面向海军建设发展和官兵实际需求找方向、定课题、搞研究的能力不够突出。三是海胆不够大。聚焦影响未来海战形态,改变卫勤保障模式的可能因素,开展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技术研发的魄力还不够大。

2.2 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与满足能打仗打胜仗的卫勤保障需求有差距一是不多。军医大学有很多高等级的科研成果,但能够切实解决海军卫勤发展难题的好用、管用成果还相对匮乏。二是不畅。军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清晰,成果向部队推广应用缺乏有效途径,院校、科研单位和部队应用单位之间还未形成有效合力。三是不转。有些成果仅满足于奖项申报,获奖后束之高阁,在服务海军战斗力生成的成果转化贡献率方面还需提高。

2.3 学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实力与支撑军事医学内涵式发展应有的厚度有差距基础研究决定学校科技创新的厚度和广度,是形成军事医学关键核心技术的有力供给。2018—2020年来,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批准经费、人才储备,以及原先位居全国医学院校和军队单位之首的“优青”项目出现下滑苗头。这些都提示学校的军事医学发展后劲不得不引起警惕。

2.4 学校科技创新政策机制与有效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有差距受到军队改革期间科技政策调整影响,相比较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军队科技政策的相关激励措施还未全面实施落地,在科技成果奖励、科研业绩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还没有清晰的政策依据。改革的红利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广大科研人员投身科研转型的积极性还未被充分激发。

3 科技创新激励的几点思考

3.1 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一是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特聘岗位制度。以下属医院作为试点,根据学科发展战略或海军卫勤保障重大科研任务需求,结合“十四五”规划筹划,探索设立科技创新特聘岗位。包括首席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科研骨干三个类别。二是探索建设科技创新工作站和院士工作室。聚焦海军转型建设发展重点领域方向,开展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力争形成“海”字特色鲜明的创新成果。同时,以院士为核心,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构建学科团队,重点聚焦军事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推动医院重大项目研发、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医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提供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撑。

3.2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积极落实国家、军地及上海市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允许项目负责人按要求调整技术路线、经费预算,并按层级快速审核审批。二是大幅提升间接经费中绩效发放比例。按照国家、军队及学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对资助部门明确绩效津贴总量的,按资助部门有关规定执行;资助部门未明确绩效津贴总量的,按不超过资助部门核定间接费用的80%确定。三是提高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标准。依据军队关于提高专家咨询费标准的文件,按标准规范支出专家咨询费。四是优化科研经费报销程序。建立实施课题经费结算报销授权机制,加大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学科经费支出审批权限,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3.3 进一步加强军事医学创新导向一是确立军事医学研究重点方向。充分对接军委、海军“十四五”建设规划,瞄准“海军特色、世界一流”两大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学校海军特色医学研究方向,确立新一轮军事医学指南。二是探索设立军事医学研究奖项。对优秀军事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及个人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三是改革科研业绩评价体系。根据学科门类、科研项目、人才类别的不同,分层分类评价。军事类研究注重部队保障力和战斗力提升等实用性成果的产生。

3.4 进一步释放科技成果转化红利拓宽转化服务渠道,加强军地科技成果信息交流,试点通过军队资产管理公司、科技服务公司等第三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参与科技成果的遴选、评估和转化实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咨询、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4]。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主要用于奖励发明人和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反哺军事医学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军事医学军医大学卫勤
一场关于秋天的盛会
我是小小迷彩兵
我的太空梦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实用医药杂志》专栏展现军事医学研究成果
新形势下创办军事医学英文期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和能力塑造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防原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