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1-01-05 01:35:1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组间依从性评分

(开原市中医院,辽宁 开原 112300)

临床上目前尚未出现脑卒中治愈手段,主要是采用预防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患者病情[1]。但是由于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情况,对其生活、工作等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脑卒中患者由于病程长,康复速率缓慢,很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进一步影响康复效果[2]。为此对于脑卒中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以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康复。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IKAP护理干预,分析该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下是详细的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的研究,将这80例脑卒中患者以计算机序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患者,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实施IKAP护理。纳入标准:经脑影像学检验确诊符合临床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均为首次住院;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由一名家属陪同照看;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脑血管病史、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精神病史、心肝肾内科疾病。

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5~75岁,平均(65.3±3.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5.4±3.5)岁。比较上述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病情监测、康复训练等[3]。

而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开展IKAP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为:①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后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并与患者进行交流。②个性化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以积极向上的语言和态度安抚患者内心,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4]。③知识宣传根据相关资料,以脑卒中防治知识为基础,为患者设计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并给予健康宣传手册,定期开展健康交流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5]。④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开展针对性护理指导,对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评估患者语言障碍程度、类型促使患者了解发生语言障碍的主要因素,并对患者开展语言康复训练、复述训练、刺激训练等,帮助患者改善语言功能[6]。对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则应在患者最大承受能力范围内,尽早对患者展开运动训练,尤其是发病后的1~3个月内,属于最佳恢复期,训练患者自主穿衣、刷牙、步行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7]。

表1 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值<0.05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治疗依从性、运动功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其中生活质量评分方法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包括:肌张力、运动功能、躯体平衡、日常生活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情绪8个项目,各个项目标准化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治疗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表格进行调查,根据患者行为方式分为:依从、较依从、不依从,依从率=100%-不依从率。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评价,其中,上肢评分总分为:66分、下肢总分为34分,总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的运动功能呈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进行评定,量表共包括4个维度,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43个条目,总分172分,分值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计数资料以(%)表示,两两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值<0.05表达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P值<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n(%)]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ESCA评分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FMA、ESCA分别为(45.75±4.30)分、(73.02±3.58)分;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FMA、ESCA分别为(45.37±4.19)分、(73.19±3.49)分,组间差异性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ESCA评分分别为(66.89±4.06)分、(98.92±5.14)分;对照组FMA、ESCA评分分别为(56.05±3.72)分、(79.05±4.10)分,组间差异性对比:P值<0.05。

3 讨 论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患者突发性脑血管爆裂、血管阻塞而导致脑部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8]。该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高,占据脑卒中发病的60%~7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是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脑卒中不仅发病突然,而且病情进展快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9]。

相关研究证实,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IKAP护理干预模式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对患者开展个性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通过利用患者的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等方面,对患者开展一体化护理,注重医、患、家属三者之间的相互合作,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展开沟通、康复训练等,从而充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健康观念,促使患者学习自我护理管理,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0]。

在本次研究中,对脑卒中患者开展IKAP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前的FMA评分、ESCA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开展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的FMA、ESCA评分均提高,而且观察组患者FMA、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可见,IKAP护理模式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IKAP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组间依从性评分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我给爸爸评分
A2DS2评分与AIS-APS评分在预测卒中相关肺炎中的表现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