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的护理效果探析

2021-01-05 01:35:1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5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满意率

(朝阳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较为常见,分为损伤性与非损伤性两种类型,多因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该疾病的发病较为突然且病情不稳定,极易引起再出血,对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除治疗外,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的时间最长,护理服务的优质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积极实施有效的干预服务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将对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探析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参与此次研究的70例对象均为入院后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并分组进行护理。所有病患均为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各35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会)相关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无昏迷或休克表现。③初次发病。④无明显听力或理解障碍,沟通正常。⑤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②有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③不同意参与研究或无法承诺配合完成研究。对照组:20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为(64.4±6.9)岁。观察组:21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为(64.5±6.7)岁。对比差异(P>0.05),研究可行。参与此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包括积极降低颅内压、置换脑脊液、改通道拮抗剂等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护、用药干预、基础宣教、强化颅内压以及再出血监测,确保患者呼吸通畅,若患者有异常表现则要及时通知医师,确保患者有足够休息,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若有必要则可对患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之上为患者实施如下护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会出现头痛、幻想、幻听以及呕吐症状,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患者诊疗依从性。故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即为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观察患者表情变化以及行为表现,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同时也要让患者家属与患者多沟通,采用轻柔缓慢的与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②对患者进行日常饮食干预,依据患者饮食喜好以及身体健康状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方面应注意的事宜,如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对于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则宜选择流质食物,叮嘱患者多摄入鱼类、豆类食物,确保患者营养摄入均衡,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疾病恢复期,选择低胆固醇、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③对患者做好环境干预,确保病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保持病室内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适当减少夜间的护理操作,避免室内嘈杂,注意定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④对患者进行宣教,依据不同患者对疾病、治疗了解程度的不同在基础宣教之上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纠正其存在的错误认知,强化其健康知识了解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其认识到积极配合诊疗工作的积极意义,自觉规避相关危险因素。⑤为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服务,如为避免便秘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并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食物,锻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能力,叮嘱患者避免用力排便。为避免患者出现褥疮,护理人员要强化对患者的皮肤护理,定时为患者按摩并协助患者翻身,确保患者病床的平整干燥。为避免肺部感染的出现,护理人员要做好口腔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以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对气管切开病患要定期进行吸痰,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若患者呕吐频繁则可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体位,适当将患者头部抬高。为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出现,要叮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每日进行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及尿袋。进行操作时也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⑥休息与活动干预:并发2周内禁止搬动患者,4~6周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再出血。叮嘱患者避免头部的频繁活动,抬高床头15°~30°,并教会患者有效咳嗽与排便的方法,避免情绪波动与烦躁不安等导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出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在各项指标平稳后48 h可进行全面的康复指导,包括卧床正确的姿势,瘫痪肢体摆放功能位,采用按摩与被动运动方式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肌痉挛与韧带、肌肉的挛缩。4周康复后可进行全面的床上锻炼,直到患者可在协助下下床活动。⑦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心态的重要性,预防因不良因素导致的再出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脑力与体力负荷过重;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禁烟禁酒,预防感冒。

1.3 观察指标:①SF-36量表评分标准[3]:表中共设8个评价方面,36道题目。在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对量表条目进行编码并对量表条目进行计分,分数换算公式为:换算得分=(实际得分-该方面可能最低分)/(该方面可能最高分-最低分)×100,总分越高越理想。②住院时间。③并发症发生概率。④护理满意率:以自制量表调查,表中设题目10道,总分为10分,得分≥7分为满意,<7分则为不满意,对满意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F-36量表评分与住院时间的比较:评估两组护理后SF-36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更高(P<0.05)。住院时间对比显示观察组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SF-36量表评分与住院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SF-36量表评分与住院时间的比较(±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的对比:护理满意率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34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7.1%。对照组28例满意,7例不满意,满意率为80.0%,差异显著(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的对比(n)

3 讨 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症是脑卒中的常见诱发因素,疾病进展较快,对患者身体健康威胁较大。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进步,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除治疗外,护理工作也是临床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曾有相关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促进患者康复,而且也会对患者预后的康复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7]。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模式的变化,护理核心思想有显著转变,各类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是指在常规护理之上增加为患者实施更符合其康复要求以及患者自身生理、心理诊疗需求的护理服务,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促使其可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治疗,提高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痛苦[8-10]。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除接受了常规护理之外也接受了心理干预、针对性健康指导、环境干预、并发症预防护理、饮食干预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服务,旨在从生活、生理、环境、心理、疾病等多方面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且科学的护理服务,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理心理舒适度,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1-12]。此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为(89.7±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0.2±3.1)d,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率也发现观察组更佳。分析以上研究结论可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从饮食、环境、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更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干预服务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应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满意率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7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