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某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2021-01-05 01:35:16姚进文丁国武王志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贫困县资源配置甘肃省

姚进文 路 杰 丁国武 王志灵*

(1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 兰州 730000;2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是卫生系统政策与体制的基础[1]。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卫生资源投入与所取得的产出的对比关系,评价是否以更经济、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出,或者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大的产出[2]。卫生资源平等、高效的配置是卫生事业平稳发展的根本[3]。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促进公平公正、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是此次医改的基本原则,要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享有公平且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4]。依据贫困人口数量、农民收入水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判定标准,2011年国家扶贫开发办公室确定了以永登县在内的甘肃省58个县(区)为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县(以下简称贫困县(区))。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来说,如何在有限的卫生资源条件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以期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新一轮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①《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②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1.2 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非参数分析法的一种。基本思想是通过观察到的n个决策单元的m项输入数据和s项输出数据,由公理假设相应的生产可能集,由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以确定该决策单元是否DEA有效。DEA方法不需要知道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只需要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指标的观察值来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并以之进行综合效果评价[5]。其中C2R模型适合对多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复杂系统进行效率分析,用来评价部门间相对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

运用DEAP2.1软件对数据进行包络分析处理。

1.3 指标确立:在DEA中选取过多的评价指标会导致有效DMU数目增多,可能会降低DEA法的评价效率[6]。基于DEA模型的样本容量需要满足:样本容量>2×n×m(n、m分别表示投入产出指标的个数),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及文献,针对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2013年~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的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机构数四项投入指标;年诊疗人次、年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三项产出指标,对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作横向和纵向的评价研究。

2 结果

2.1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2017年秦安县人口最多,碌曲县人口最少;地理面积最大的是玛曲县,最小的是临夏市。各项资源多集中于崆峒区、安宁区等县(区),而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等县(区)卫生资源相比较处于较低的配置水平。

2.2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横向评估: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指标数据见表1。

将投入与产出指标数据带入DEAP2.1软件中,运算得到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报酬以及相对有效性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皋兰县、靖远县、景泰县等21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资源配置相对有效。说明这21个贫困县(区)在现有的卫生资源的投入情况下,卫生资源投入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达到了最大的产出效益;会宁县、麦积区、甘谷县等14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均为DEA弱有效。其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接近1,说明这14个贫困县(区)现有的卫生资源规模偏大。卫生资源产出低于卫生资源投入的增长速度;永登县、榆中县、宁县等23个贫困县(区)均显示DEA无效。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1。说明这23个贫困县(区)在现有的卫生资源规模下,所投入的卫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未达到最佳规模状态。

在DEA的C2R模型中,可以计算出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松弛量,可以根据各个决策单元的实际值和松弛量求出其理想值,为政府投放卫生资源提供数据支持。如表3及表4所示,以合作市为例,合作市的执业(助理)医师相对冗余164.786,床位数相对冗余216.820,当投入指标不变时,达到DEA有效的病床使用率理想值为59.24%。由表4可知,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非DEA有效县(区)要取得相对有效生产应投入与产出的资源量。

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投入产出规模效益情况见表5。有21个贫困县(区)处于规模效益不变的状态,有31个贫困县(区)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状态,有6个贫困县(区)出于规模效益递减的状态。其中,规模效益最高的为武山县,为1.462,其次为武都区,为1.262;规模效益最低的为清水县,为0.677,其次为合作市,为0.679。政府对武山县、武都区等这类规模效益递减的贫困县(区)应加强卫生资源的内部结构建设,而不应该盲目扩大卫生资源的投入规模;对于清水县、合作市等这类规模效益递增的贫困县(区)则需要从卫生资源的投入量上着手,扩大卫生资源投放规模,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2.3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纵向评估:在对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纵向评价时,我们选取2013年~2017年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数据,见表6。

表7显示了2013年~2017年5年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及规模效益情况。2013、2014、2015年三年效率值均<1,2016、2017年效率值均为1,松弛量等于0,表现为相对有效状态,说明近两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2013、2014、2015年规模效益值均<1,规模效益值呈现递增状态,说明新投入的卫生资源带来了相应的产量,2016、2017年规模效益值为1,规模效益呈现不变的趋势,说明近两年加大卫生资源的投放规模也不能带来相应产量的增加。

表1 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表2 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资源配置的DEA计算结果

表3 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值和松弛量

表4 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非DEA有效县(区)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实际值和理想值对照表

表5 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DEA评价的规模效益情况

3 讨 论

3.1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概述:由表3可知,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8945,说明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总体配置情况不甚合理。仅以皋兰县、靖远县、景泰县等21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DEA结果显示卫生资源配置相对有效;会宁县、麦积区、甘谷县等14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DEA结果显示弱有效;而永登县、榆中县、宁县等23个贫困县(区)DEA结果显示卫生资源配置呈现无效状态。

3.2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无效原因分析:由表4可知,非DEA有效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病床使用率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23个非DEA有效县(区)中,仅有11个县(区)的病床使用率DEA显示合理有效。而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除皋兰县、靖远县、景泰县等21个贫困县(区)处于规模效益不变的状态,永登县、榆中县、会宁县等31个贫困县(区)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状态,另有麦积区、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6个贫困县(区)出于规模效益递减的状态,不应过度投入卫生资源。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无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配置体系问题。配置标准绝对化。缺乏实事求是、灵活配置的精神。在制订配置标准时,流于形式,“一刀切”。例如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2009年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定,“以县为单位,设1所综合医院,设1所中医院,设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1所妇幼保健院”,不考虑经济发展、居民需求等实际因素;单纯以人口数作为配置依据,机械式盲目配置。②配置结构问题。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存在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供需矛盾、城乡矛盾、地区矛盾突出[7]。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财政长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主要依赖于公共卫生专项拨款,使得卫生机构运行紧张。大中型医院、先进设备及优秀医护人员大多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而农村尤其是贫困县(区)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严峻问题,使得卫生机构的产出增加比例小于各要素的增加比例。③管理制度问题。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卫生”又“管卫生”,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影响着卫生机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对内,缺乏考核制度。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机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目前以收支结余为导向的核算体系适用于58个贫困县(区)的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例如执业(助理)医师的绩效通常与处方额度挂钩,使得医护人员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其他效益,将负担转嫁于患者身上。

3.3 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纵向维度分析:由表7可得,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2013年~2017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规模效率由2013、2014、2015年的递增状态到2016年~2017年达到最佳状态。2012年后,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开始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工作,标志着对58个贫困县(区)卫生服务从数量向质量要求转变,一定程度影响了58个贫困县(区)卫生机构的工作量。2013、2014、2015年尽管政府对贫困县(区)加大卫生资源量的投入,但由于58个贫困县(区)改善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房屋陈旧等现状,一些贫困县(区)卫生机构搬迁、合并、新建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功能的实现。使得2013、2014、2015年未达到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关制度及政策的出台是促使2016年~2017年DEA有效的重要原因。2016年以来,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针对58个贫困县(区)出台了多项健康扶贫的政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医疗机构“组团式”健康扶贫行动、贫困人口“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健康帮扶政策的实行极大地推进了卫生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得2016年~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为1,达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生产前沿。

表6 2013年~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情况

表7 2013年~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DEA评价结果

4 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建议

4.1 加强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手段。从横向评价的非DEA有效县(区)的松弛量可以看出造成DEA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各项卫生资源投入相对冗余。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加强区域卫生资源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提高配置和利用效率[8]。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整体提高58个贫困县(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效益性。针对58个贫困县(区)应鼓励高水平医疗技术人才支援特困县(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使卫生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4.2 加强政府投入,优化内部卫生资源结构,按需调整存量结构:针对58个贫困县(区)而言,经济的增长可以创造更多促进公平的机遇。决策者要以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和基层卫生服务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卫生服务公平的有效途径;从非DEA有效县(区)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指标数据可以看出,DEA无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病床使用率低。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不仅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反而会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和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最终加重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制约58个贫困县(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9]。因此,我们的注意力不用只放在卫生资源量的投放上,更应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优化内部卫生资源结构的、改进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及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上[10]。

4.3 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系统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工作:一方面,政府作为卫生资源的分配者和人民群众健康投资的决策者,肩负着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维护个人健康权利的重大责任。58个贫困县(区)应积极调整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机构,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科学定位,明确各级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职责;另一方面,由DEA结果分析可知,2013年~2017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从整体上呈现递增趋势,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应注重建立健全系统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工作,定期进行系统总结反思,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到存量调整与结构优化上。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评价指标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公共卫生水平为基础,根据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尽可能使卫生资源产出投入比值最大化[4]。

猜你喜欢
贫困县资源配置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林业(2022年1期)2022-02-19 02:35:08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0年6期)2020-08-07 10:54:36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中国报道(2018年11期)2018-12-22 07:04:22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