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沁沁,赖燕
精神分裂症为重性精神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但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锥体外系反应。EPS会引发肌张力异常与运动障碍,而预防EPS的发生对保障患者的运动与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资料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发生EPS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20~55(37.63±10.63)岁;病程1~11(6.09±3.87)年。入选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1]中的相关标准确诊;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阿立哌唑治疗前4周内应用过其他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治疗前已发生EPS。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阿立哌唑片(上海上药中西制药,国药准字H20041506,规格5 mg)治疗,初始剂量5~10毫克/次,1次/天,2周内加量至15毫克/次,1次/天,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30毫克/次,1次/天。
1.3 评价指标 根据治疗开始后是否发生EPS将98例患者分为EPS组(n=20例)与无EPS组(n=78例),EPS包括肌张力增高等类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对比2组性别、年龄、病程、阿立哌唑片平均剂量增加幅度、服用初始剂量、服用最大剂量、既往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的分布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发生EPS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单因素分析 2组患者性别、病程、阿立哌唑片服用的初始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S组年龄(40~55岁)、阿立哌唑片平均剂量增加幅度(>1.5 mg/d)、服用最大剂量(30 mg/d)、既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的例数占比高于无E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5岁)、阿立哌唑片服用最大剂量(30 mg/d)、既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发生EPS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精神疾病,可引发一系列的精神症状及行为异常,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能力。阿立哌唑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现有研究已证实,该药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2-3]。
EPS是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与运动障碍。相关研究显示,阿立哌唑即可引发EPS,但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其他药物高[4-5]。EPS会危害患者的运动与生活能力,影响治疗效果,而探索引发EPS的危险因素,对指导EPS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EPS组年龄(40-55岁)、阿立哌唑片平均剂量增加幅度(>1.5 mg/d)、服用最大剂量(30 mg/d)、既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的例数占比高于无EP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5岁)、阿立哌唑片服用最大剂量(30 mg/d)、既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发生EPS的危险因素。曹娟等[6]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年龄是影响EPS发生的重要因素。精神分裂症多见于青壮年群体,中年群体较少发病,而根据本资料结果,临床治疗中应尤为注意对中年患者EPS的预防。张云飞等[7]的研究报告指出,阿立哌唑片最大剂量会影响EPS的发生,与本资料结果一致。抗精神病药物可促使锥体外系兴奋,导致中枢神经对锥体外系的控制失调,进而引发EPS[8]。相比其他药物,阿立哌唑对椎体外系的影响较轻,但若药物加量过快或长期应用大剂量,患者的椎体外系仍会受到明显影响,导致EPS的发生。因此,阿立哌唑治疗中药物剂量应小幅度缓慢增加。本资料还显示,既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也会增加患者发生EPS的风险,其原因可能是既往治疗中,患者锥体外系已受到药物影响,但未达到引发EPS的程度,而继续应用阿立哌唑后,椎体外系再次受药物刺激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症状。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年患者或是既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的患者,尽可能减小阿立哌唑用量均是预防其发生EPS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发生EPS与年龄、阿立哌唑片服用剂量、既往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具有密切关系,治疗过程中应遵从低剂量用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