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彤 金小晶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科,江苏 南京 210000)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 是指当机体受到不适应的运动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以晕眩、恶心、胃肠道不适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间或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前庭神经系统平衡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乏力、冷汗、注意力涣散等。该病常因乘坐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诱发,故又名“晕车病”“晕船病”,发病率可达80%[2]。大部分人在终止刺激或休息后能自行缓解,少数人因症状剧烈需要及时就医。目前,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阐明,因此其预防和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东莨菪碱为代表的抗胆碱类药是治疗MS的首选药物,但因其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较强,常引发较多不良反应而被抗组胺类药物茶苯海明替代。而茶苯海明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脏器的损害仍不可忽视,且易产生药物依赖。中医药治疗MS安全、不良反应少,研究前景广阔。现将中西医防治MS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1 西医发病机制 从进化论角度来看,MS的发病属于物种对个体不良运动方式和不佳姿态稳定性的“负强化”。目前认为,除了乘坐交通工具为MS的明确诱因外,视觉刺激、味觉刺激、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环境)、激素水平、肠道菌群、自主神经反应性、社会心理学及遗传等因素也与MS发病有关[3-4 ]。关于MS的发病机制存在以下几种假说:感受冲突学说[5]、神经不匹配学说[6]、耳石倾斜信息翻译学说[7]、耳石不对称学说[8]、前庭内部冲突学说[9]、体液转移学说[10]、视网膜滑动学说[11]、垂直方向运动的不确定性引发晕动病学说[12]等。其中神经不匹配学说是目前MS发病机制研究中被广泛认可的学说之一,即由于外界刺激与机体自身已适应的刺激不相适应,从而激活相关的神经和体液反应,引发MS症状[6]。但就目前而言,仍未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够完全解释MS的全部现象。
1.2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古籍中未见MS病名记载,临床上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注车、注船、眩晕、呃逆等范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注车”“注船”开始有了明确定义,并逐渐开始使用“如坐舟船”描述恶心、眩晕等症状。《肘后备急方》载“女子小儿多注车、注船,心闷乱,头痛,吐”,描述了MS的相关症状。历代医家通常认为,MS的病因包括内因、外因2个方面,但对其病机的认知因学术理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外因多为外邪(乘舟车等)扰动胃气。《医碥》曰:“舟车之摇撼……能扰动胃气而致呕。”《万氏济世良方》中说“乘舟车伤动胃气”,可致上吐下泻,甚则引发“吐泻并作……头眩眼晕,手足转筋,四肢逆冷”的危象。乘舟车产生的颠簸等被动运动易搅动人体胃气,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失于通降,胃气上逆则吐,上扰清窍则眩晕,胃损及肠则泻,平素脾胃虚弱者更甚。《文堂集验方》载“或乘舟车,动伤胃气,外感内伤,阴阳乖隔,以致心腹卒痛上吐下泻”,提示外感因素在MS吐泻中发挥着作用。《张氏医通》另有记载“自游虎邱晕船吐后,汗出发热头痛,服发散四剂,头痛虽缓,但胀晕不禁,医禁粥食已半月,……当风呕汗,外感有之”,提示乘坐舟车复感外邪可能导致MS诸症迁延难愈。内因主要归结为个人体质因素。由于个体体质差异,在乘坐舟车时或可引起风气上扰,或与夹火、夹痰、夹虚而发。如《诸病源候论》谓“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说明MS的发生与人体“质性”相关。现代研究表明,MS的易感性与痰湿质具有正相关性,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也是易发生MS的3种偏颇体质[13]。《素问玄机原病式》谓“所论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人或乘车跃马、登舟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正,而左右纡曲”,故经曰:曲直动摇,风之用也”,提示风火可能是引起MS眩晕症状的病因之一。《兰室秘藏》曰:“恶心呕吐,不食,痰唾稠粘,眼黑头旋,目不能开……即是脾胃气虚,浊痰上逆之眩晕。”认为脾胃气虚、痰浊上蒙清窍也可能是导致MS相关症状的内在因素。相关文献聚类分析也发现,脾胃气虚、痰湿中阻为MS最常见的证型[13]。《景岳全书》云“头眩之病,上虚证也”,提出了“上虚则眩”的理论。《灵枢·海论》载“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指出了髓海空虚可致眩。
现代学者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秦升等[14]认为,素体气血亏虚、痰浊内阻、肝阳上亢为MS易感人群,在乘坐交通工具后更易诱发MS。汪弼晔等[15]认为,MS的病机为脾胃失健,三焦气机逆乱,使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湿内停,上蒙清窍。张凡等[16]认为,MS为素体脾肾亏虚,脑失濡养,同时水液运化不利而生痰湿,痰阻中焦,气机不利,遇到颠簸等外因使气机逆乱,挟痰浊上逆而发。郝峻[17]则从卫气角度论述MS的病因病机,认为部队官兵MS的发作并不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病变导致的,而是由卫气的骤然虚衰、郁积或运行节律失常所致,同时卫气不利还可导致经筋不利,进而引发脏腑及五官九窍之症。
综上所述,虽然各医家对MS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其发病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虚为主,标实以痰湿、湿热为主,核心病机为胃气受损,风气逆乱。对于有以上因素者,当受到旋转、摇摆、颠簸、舟车劳顿、气味等外界刺激时,更易引发恶心、呕吐、晕眩等症。
2.1 西医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MS以预防及减轻症状为主,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2.1.1 药物治疗 西医治疗MS以单体化学药物为主,联合治疗为辅。常用的单体化学药物有抗胆碱药(东莨菪碱、盐酸苯环壬酯)、抗组胺药(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钙拮抗剂(氟桂利嗪、桂利嗪)、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拟交感神经药(苯丙胺、麻黄碱)五大类。
抗胆碱类药物治疗MS由来已久,其中以东莨菪碱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最强,仍是目前首选药物[18]。但该药物在口服时不易吸收,存在疲劳、口干、视力模糊等较强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毒性,严重时可导致幻觉等精神类症状,半衰期较短,严重限制了该药治疗MS的临床使用[19]。针对以上不足,近年来通过改良剂型以控制给药剂量,维持作用时间,减缓毒副作用,如东莨菪碱透皮贴、透皮控释膜剂及微乳剂等[20-22]。盐酸苯环壬酯也是防治MS的常用药物,且通过不断改良剂型+优化工艺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目的[23]。
抗组胺类药物也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常作为非处方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虽然可通过镇静、与体内神经递质竞争等方式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起到防晕和镇吐的作用,但存在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时可引起精神状态改变等,严重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及心力衰竭[24]。此外,部分抗组胺类药物如盐酸倍他司汀,已被证实可通过作用于H1受体表达区域而减少对组胺的激动反应,能改善动眼神经活动,具有一定的抗MS功效,但实际临床应用较少见[25]。
钙拮抗药又称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扩张血管增强脑部血液供应,提高中枢对前庭刺激的耐受能力;还可通过抑制前庭器细胞对Ca2+的通透作用,提高机体对前庭刺激的耐受能力[26]。以氟桂利嗪为代表的钙拮抗药不会产生中枢抑制作用,所引起的嗜睡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5%,是比较安全的抗MS药物[27-28]。以多潘立酮为代表的促胃肠动力药,可通过改善胃肠道不适而发挥抗MS作用,但也常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苯丙胺、麻黄碱为代表的拟交感神经药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MS发生时的整体主观症状,但长期使用可引起严重的药物依赖及脏器功能抑制,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可以考虑使用[29]。
以上五类药物防治MS作用明显,但都有相应的毒副作用。为了取得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临床也常用复方制剂治疗,如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氯茶碱)[30]。相关研究证实,尽管MS的首选药物是东莨菪碱,但治疗以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MS时,茶苯海明效果更佳[31]。
2.1.2 非药物治疗 近年来,研究显示通过脱离致病的运动环境、对抗性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自我放松及生物反馈训练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MS的发生,而前庭功能训练作为非药物治疗也在不断完善。胡珍等[32]研究显示,MS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前庭功能异常比例未见明显差异,但MS患者组冷热试验平均慢相角速度(aSPV)值较正常人群高,考虑MS患者前庭敏感性可能较正常人群高。王建洪等[33]将80例M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前庭功能训练组)和对照组(口服盐酸苯环壬酯片),每组40例,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发现,试验组首次模拟晕车试验后第2周、6周及14周3个时间点Graybiel评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庭功能训练对MS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可减轻敏感者患病程度,提高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且疗效优于传统口服盐酸苯环壬酯片治疗。王建洪等[34]进一步对82例不同程度MS患者进行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治疗,结果显示,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对轻度、中度和重度MS患者均有效,治疗后Graybi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对中度MS患者具有更明显的短期效果。李文志等[35]对62例MS患者进行精准前庭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所有受试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Graybiel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5),且症状重度和极重度组较中度组治疗效果好(P<0.05),青少年组治疗效果较青中年组好(P<0.05)。王建洪等[36]将采用高强度前庭功能刺激训练的297例MS患者治疗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后发现,焦虑和慢性胃炎与高强度前庭功能刺激训练治疗MS的疗效存在相关性,伴有慢性胃炎及焦虑的MS患者无效率更高,且随着焦虑及慢性胃炎程度的加重,无效概率更高,应在治疗MS的同时,积极治疗焦虑或(和)慢性胃炎,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心理疗法也是目前缓解MS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更多有效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可操作性有待探讨[30]。
2.1.3 药物与非药物联合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通过电脉冲、药膜缓慢释放药物的脉冲给药制剂[37]。该技术是将物理学与化学相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针灸与西药(包括姜粉提取液、东莨菪碱、盐酸苯海拉明)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式。该制剂以电脉冲为核心结构,附带防治MS药物的药膜(由姜粉提取液、东莨菪碱、盐酸苯海拉明和高分子材料制成),通过间断或持续开启脉冲的方式给药,陆地上乘车试验抗MS总有效率可达100%,海上航行试验抗MS总有效率也达到了73.7%,具有显著效果[37]。同时,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非药物治疗MS顺应性差的特点,减少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共同对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但因造价高昂,多以军用为主。
2.2 中医药治疗 在防治MS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且不产生中枢抑制的优势,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治疗(包括专方、中成药、单味药)和针灸治疗。
2.2.1 中药治疗
2.2.1.1 专方 以平胃散为基础化裁而成的御制平安丹在清代就已经开始在军务中大量发放,可用于MS及其他胃肠系统疾患的治疗。现代研究显示,御制平安丹在止吐、镇静、缓解胃肠道痉挛、保护胃黏膜和抑制多种肠道致病菌生长方面效果明显,预防MS的效果优于晕车宁[38]。由《金匮要略》橘皮汤演变而来的陈皮口腔崩解片[39],可以抑制离体、在体胃肠运动,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缓解MS所带来的恶心、呕吐及胃肠道不适症状。郑小吉等[39]将11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采用陈皮口腔崩解片含服)和西药组(42例,予茶苯海明片口服),予相应的干预,结果显示,2组防治MS总有效率相当(观察组为92.96%,对照组为83.33%),均能有效缓解呕吐、胸闷症状。但观察组尚能有效减轻恶心、头晕、乏力及胃部不适。宋宁等[40]以健脾安神为原则,采用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的经验方旅安汤(药物组成:党参、山药、茯苓、百合、女贞子、合欢皮各15 g,黄芪、柏子仁各20 g,浮小麦30 g,白术、生姜、大枣、酸枣仁各10 g,五味子6 g)干预MS患者50例,并与茶苯海明片口服干预55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及1年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易华波[41]从痰饮与脾胃气机升降紊乱角度入手,以健脾化饮法为原则,采用自拟中药方(药物组成: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枳壳、泽泻、猪苓、桂枝、天麻、炒薏苡仁、山药、荷叶)治疗M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防晕船口服液(市售鲜生姜30 g加陈皮酊等配制成100 mL)[42]、田氏晕宁膏(主要用药有天麻、乌梅、丁香、石菖蒲、车前子、赭石、薏苡仁)[43]治疗MS也有一定疗效。
2.2.1.2 中成药 汪弼晔等[15]将360例MS湿浊中阻证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A组(216例)龙虎人丹+仁丹模拟剂+盐酸倍他司汀片模拟剂,B组(72例)龙虎人丹模拟剂+仁丹+盐酸倍他司汀片模拟剂,C组(72例)龙虎人丹模拟剂+仁丹模拟剂+盐酸倍他司汀片。观察各组治疗后MS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和湿浊中阻证候病情程度构成比的变化。结果显示,A组、B组、C组MS发生率分别为51.90%(109/210)、71.83%(51/71)、47.76%(32/67),A组和C组低于B组(P<0.05);A组较B组中医证候总分下降更明显(P<0.05),与C组相当,且A组较B组更能改善湿浊中阻证候病情程度构成比(P<0.05)。藿香正气液也是日常用于防治MS的中成药之一。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复方天香胶囊可通过降低前庭核兴奋性,从而抑制MS模型大鼠前庭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大鼠前庭核组织c-fos蛋白表达,降低其晕反应指数评分[16,44]。同时以血清代谢组学为基础进行分析,其潜在活性成分可通过靶向25个靶蛋白介导49个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差异表达,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钙信号通路,从而改善MS小鼠相关行为学变化,具有良好的抗MS作用[44]。
然而,部分中成药研究资料较为久远或处于起步阶段,需通过改进、创新等方式,挖掘现有中成药的治疗价值,研发更有效、安全、便捷的中成药,促进MS的防治研究进展。
2.2.1.3 单味药 单味中药中姜科植物、兰科植物、唇形科植物等止呕抗晕效果较强,如干姜、生姜、高良姜、天麻、薄荷等。生姜素有“呕家圣药”之称,改善MS胃肠道症状疗效明显,同时因其简单易得,没有中枢抑制的毒副作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MS的防治[45]。然而有研究指出,生姜虽能有效改善恶心、呕吐等MS症状,但对以眩晕、头痛等症状为主的MS患者收效不佳[46]。天麻能平肝熄风,为治疗眩晕的要药,现代研究显示天麻可通过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起到镇静、抗晕眩的作用。赵欣等[47]将100例M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天麻巴布贴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50例予茶苯海明片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天麻巴布贴耳穴贴压具有良好的抗MS作用。
实验研究证实,生姜含有较多的烯类和姜酚类成分,这些成分可通过中枢外抗胆碱和抗组胺效应机制,经P物质介导兴奋M1、H1受体,进而能有效减少恶心、胃电活动等相关MS症状,具有良好的抗MS活性[48-49]。薄荷及其他唇形科植物因富含多种可供药用的芳香精油成分, 如广藿香、紫苏、荆芥等,可用来防治MS。薄荷中富含可抑制5-羟色胺释放的薄荷醇,能通过肾上腺素能途径和减少肠神经持续释放乙酰胆碱的途径,阻断传导信号进入中枢,降低小鼠胃张力,从而减轻呕吐以及MS导致的其他胃肠道反应[50]。营参合剂是由葡萄糖、酪蛋白、亮氨酸及人参皂苷组成的合剂,动物实验证实[51],营参合剂可有效升高加速度暴露大鼠海马、前额皮层、肝脏、肌肉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大鼠晕反应指数,缓解加速度暴露大鼠MS的严重程度,可能与人参中含有的Rb1、Rg1成分通过调节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路,进而增强机体对异常加速度的耐受能力有关。
含有芦丁水合物、薄荷醇、丁香酚、芳樟醇和橙皮苷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罗勒提取物可降低乙酰胆碱、组胺、多巴胺、肾上腺素水平及胆碱能受体毒蕈碱1基因表达,并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而达到预防MS的目的[52]。从丹参中提取出的丹参酮、维生素E等脂溶性成分和丹参素、丹酚酸等水溶性成分[53]已被证实可有效缓解由外界因素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刺激,从而减轻头晕、呕吐症状。
2.2.2 针灸治疗 针灸防治MS的相关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临床研究显示,泻法针刺中渚、委阳穴[54]以及泻法针刺双侧梁丘、合谷穴[55],均可调畅机体气机,改善MS患者乘车后产生的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内关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治疗反胃膈气、中满痞胀、脾胃不和等疾病。钟恬等[56]研究显示,体表电刺激或电针内关穴均可调理脾胃气血,从而减轻MS症状和胃节律紊乱,体表电极无创痛刺激内关穴可替代电针内关穴。董建萍等[57]将59例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头穴透刺+腹针,头穴前顶透刺百会,左右神聪透百会,后神聪透后顶;腹针取穴天枢、中脘、大横、气海、关元)和对照组28例(茶苯海明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1%,高于对照组(82.14%,P<0.05)。张宇等[58]将40名有MS病史的在校学生随机分为2组,平衡针组20例以升提穴为主穴,配以胃痛穴、胸痛穴、头痛穴针刺治疗;对照组20例不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结果显示,平衡针组Graybiel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平衡针能有效刺激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激发前庭功能的自我调节机制,降低致晕阈值,激发大脑释放有关物质,快速抑制局部感觉,从而有效缓解MS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陈叙波等[59]采用耳穴贴压干预有MS病史的患者42例[取穴:耳穴枕(脑点)、内耳、外耳、神门、交感、胃],治疗40次后,总有效率达95.25%。周京等[60]将65例有MS病史的首次出海人员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耳穴贴压联合茶苯海明片口服,耳穴取神门、胃穴、枕穴、皮质下、交感、肝、心、脾)和对照组31例(茶苯海明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0.9%,P<0.05)。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推拿也都可以有效减轻MS症状,临床中常在太阳穴擦涂以薄荷脑为主要成分的风油精[61]以改善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
目前,MS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其现代医学研究和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多为对症处理或提前预防,时效性短,副作用明显,非药物治疗存在器械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的使用。中医药治疗因安全、无副作用、临床有效等优势而逐渐被重视。然而,相关的临床研究多以临床有效方为主,关于MS的中医证候规范化与客观化的研究资料有限,其诊断、辨证分型、方药和疗效判定没有统一标准,未能完全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相关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尚不完善,其诊断主要依靠患者主观资料和医师临床经验,缺少客观依据;相关临床研究存在设计不严谨,观察指标客观性不足等问题;针对MS的相关专病专方及中药经典方剂的开发不足,有效的中成药种类少,可选择性不强;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虽较为常见,但具体的治疗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针灸等外治法虽收效明显,但操作复杂,不利于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研究中首先应加强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分型及诊疗流程的统一化,优化病症结合诊疗模式,建立相对标准化的中医诊疗流程。其次,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建议进行大范围、实施规范的MS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或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分子亚显微结构水平进行科学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或通过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制定出可信度高、适用于不同人群且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以指导临床实践。最后,挖掘中医经典方在MS防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因人治宜,纠正体质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