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洁,刘莎莎,程飞,蒋宏丽,付鹏
(1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2 河北省唐山南堡开发区医院,河北 唐山;3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建昌营镇中心卫生院,河北 唐山)
胸痹心痛是中医学中对于一类病症的说法,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憋喘、心悸等,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此类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认为该类疾病和我们比较常说的心绞痛十分相似[1]。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此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异常改变,冠脉管腔出现狭窄、闭塞等情况,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造成组织坏死,影响心脏正常功能,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病症。这类疾病都属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2]。心绞痛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使得人体的心肌细胞的供氧量不足,而需氧量短时大量增加,使得难以满足实际的氧气需求,从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在发生心绞痛之后,患者会有明显的发作性胸骨下疼痛、胸部憋闷等临床表现。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次数、诱因、疼痛程度、性质等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比较稳定,变化不是很大[3]。我国的冠心病患者人数每年持续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这与人们食物类型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4]。
通过对中医发展史进行分析,发现历代医家对于“胸痹心痛”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因此现代中医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以及描述、诊疗措施等,与古代医家的相关记载存在一些出入,这也体现出了中医史的发展进步过程[5]。在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首次出现了关于“心痛”的描述:手少阴心经若感受邪气功能失常则会“心痛”。根据《黄帝内经灵枢·五邪》一书中的记载,当邪气对心脉进行侵犯之后,会使心痛出现“心痛”症状。《灵枢·本藏篇》中,“胸痹”的说法首次出现,同时对该病症的临床表现给予了相应的描述,认为受邪气侵袭者的肺脏较大,则邪气容易在肺脏停留,从而引起“胸痹”等病症。我国著名医家张仲景认为导致“胸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下焦肝肾阴寒之邪气昌盛,而上焦胸中阳气出现虚损的现象,导致不能十分有效的抵抗下焦邪气侵袭,使得胸中阳气被阴寒之邪气遏制,从而致使气血受阻,引发胸痹心痛。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胸痹”患者的急重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发作胸痹期间,患者会有明显的心中坚痞感,急性发作疼痛,且肌肉痹阻,痛感剧烈异常,有绞、刺般的感觉,各种体位均不能有效缓解疼痛。胸前区疼痛明显,不能触碰,同时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并可有大汗淋漓、疼痛辐射至前臂、后背等表现。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则几天内便可发生生命危险。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健康人的五脏六腑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有任何一个脏腑发生虚弱表现,这种平衡状态便会被打破,从而给寒邪提供可乘之机,邪气上冲至上焦胸间,对胸中阳气产生遏制作用,从而引发“胸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此类疾病的针灸疗法进行了论述,认为发生胸痹心痛时,用灸法艾柱七状灸膈腧即可缓解症状等。《太平圣惠方》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疗原则以及处方。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对胸痹发生的病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清代《临证指南医案·心痛》对“心痛”、“胃痛”这两类疾病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但是他同时还认为这两种疾病虽然概念有差别,但是真正的心痛病实际上并不多,和其病症比较相似的胃痛病的发生率更高。另外,胃痛病的发生也可能引起心痛病,因此医生对这两种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全面分析病因以及症状,进行准确区分,而“胸痹心痛”相较于“胸痹”“心痛”的说法,更能够全面概括这一类病症[6]。
对于“胸痹心痛”发生的病因病机,古代医家的阐述也比较多,而不同医家对于相应病症的认识也存在一些差异,各具特点,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更加深入,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完善。《素问·举痛论》认为,经脉气血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持续不断地在人体脏腑中流动的,不会出现停滞的现象,但是当静脉受到寒邪侵袭之后,则会让气血的运行变得滞缓,甚至运行困难,若寒邪侵犯与经脉之外,会导致血流运行不畅,侵犯经脉之内,会导致气行滞涩而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引起疼痛症状。《诸病源候论·心痛候》认为当心脏受到风冷之邪侵袭之后,会导致心脉痹阻,从而导致心痛症状。《备急千金方》指出,受到寒邪侵袭导致气血凝滞,阳气受阻,心脉寒涩不通,故而发病。《素问·刺热》认为心受到热邪侵犯,会觉心中不快,数日后出现热病,与正气相争,突发心痛。《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讲到,运气之气与心痛的关系,六乙之岁金运不及,炎火乃行,容易导致口疮,病症严重的会出现心痛;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心悬急懊痛候》认为邪气上冲胸中,导致胸阳出现痹阻而不能宣发,导致阳气阻滞在胸中引起热病,致使心痛出现。《太平圣惠方》记载了心痹的病机,认为情志不畅、忧思过度会导致心气受损而发生亏虚,邪气会乘虚而入,进而痹阻心脉,因此认为情志和胸痹发生的关系密切。唐容川《血证论》指出,肝木之气平和升降有序,则周身之气、血脉正常运行,如果多忧多思,会损伤脾脏,影响气血生化,心失濡养,日久,导致阳气不足,最终出现胸痹;另外,爱生气会损伤肝气,导致气机郁结,心胸中的血脉凝滞,从而导致胸痹心痛。《儒门事亲》中提出,日常饮食过于油腻、肥甘,有烟酒嗜好的人,脾胃容易受到损伤,导致胃部胀满痞塞、灼烧等不适感,容易出现痰浊,导致心脉受阻而出现此类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7],冠心病的出现,和饮食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过多有密切关联,饮食结构直接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灵枢·五邪》首次记载“胸痹心痛”,认为该病的治疗中首先使用薤白,治疗原则为温通法。张仲景认为胸痹发生的基本病机为胸阳不振,阴寒上袭,提出该病治疗的温阳宣痹、祛痰化饮法,且根据病症轻重缓急,需要辨证施治[8,9]。《金匮要略》提出治疗该病的宣痹通阳法,对于胸痹患者,有喘息、咳嗽、气短、痰多、胸痛、寸口脉沉迟,关脉小紧数,可以使用栝蒌薤白白酒汤进行治疗,达到化痰开胸散结的功效[10];如果胸痹患者心气痞塞,胸气郁结胸满,胁下之气上逆于心,偏于气滞血瘀,血脉受阻,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进行治疗,达到行气化瘀的目的,若偏于胸阳气虚,可以使用人参汤大补中焦之气。张仲景在胸痹急症患者中使用乌头赤石脂丸,能够缓解病症。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心痛可以用当归汤进行治疗,治则活血化瘀。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失效散方对心痛、腹痛等症进行治疗。明代《证治准绳》提出,患者身体虚弱,发作心痛时可以使用当归、川芎、红花、元胡等药物组方,也可用失笑散,若疼痛为瘀血阻滞而引起,需要治以活血化瘀。张介宾认为胸痹心痛患者可以通过培补元气法滋补肾气,为此类病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清代王清任对胸痹患者使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根据疼痛位置的差异适当调整方剂,疼痛位于前胸使用木金散;疼痛严重牵连背部则使用栝蒌薤白白酒汤;疼痛发生突然,以上方剂效果不佳,使用一副血府逐瘀汤能够快速缓解病症,当前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仍然较广泛使用。
从以上诸多文献中可以发现,古代医家以及现代医家对于胸痹心痛都有比较多的研究,对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方法等的记载也十分丰富,且各路医家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给中医治疗本病提出了比较多的思路,这些对现代中医治疗胸痹心痛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医学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西医药物、手术治疗的不断增多,使得中医的地位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是这些治疗对于胸痹心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则能够标本兼治,通过改善病症以及患者中医体质,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11,12]。作为一名中医,应当不断钻研医书,扎实理论基础,实现中医的传承以及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