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中,出现了众多的人物,细细品味,其中包括菲利普、克拉丽斯、“我”(若瑟夫),还有二姐和小公务员。其中主要的是菲利普夫妇和“我”(若瑟夫)。
“精巧的构思”可以说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亮点,巧合让故事更为美丽,而细致的描写则将扭曲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通过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的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若我们从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次:第一次,“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这时的于勒并没有钱,所以有了“赶于勒”这样的结果。第二次,“全家唯一的希望”,这时的于勒是有钱的,于是出现了一家人“盼于勒”。第三次,“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时的于勒是有钱的,也就顺其自然的有了“赞于勒”。第四次,“这个小子、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巧遇于勒之后发现他身无分文,于是选择了“躲于勒”。
从小说的思路来看,小说围绕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躲于勒这一意脉展开,通过于勒有没有钱,来展示菲利普夫妇反复横跳的态度。直接又明确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之下,人与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特别是菲利普夫妇是自私贪婪、爱慕虚荣、势利冷酷、唯利是图的一对夫妻。仅仅因为于勒有没有钱而选择怎么称呼他,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冷漠黑暗的一面。但是细细读来,我们不禁会发出疑问,菲利普是真的只有冷漠的一面吗?其实,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也能发现一些细节看到他对于勒的不同情感,菲利普跟妻子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可见他并没有直接否认于勒是他的弟弟,有对于勒的同情,他的良知并没有完全泯灭。再比如菲利普在跟船长交涉时说到“那人倒是很有趣”“您知道点儿关于这个家伙的底细吗?”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惶恐,他不希望买牡蛎的是于勒,其中多少有些怯懦和无奈。
这样来分析菲利普夫人克拉丽斯也不完全是一个”可恨之人“文章开头第二段直接点出了“我”家的家庭状况,“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不难看出他们的生活是有些拮據的,甚至可以说是贫困的,但是下文提到了每周都要衣冠整齐的到海边的栈桥上去散步,以及要去哲尔赛岛去旅行,都是克拉丽斯在家庭的困难条件中苦苦的维持,极力的维护着这个家的精致生活,她也有一定的苦衷的。她也为了这个家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绕不开的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80年代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出现了农业危机,随之工业危机也时起时伏。财政寡头为了转嫁危机,在国内加紧盘剥劳动人民,使小资产阶级大量贫困破产,在文化思想上更加紧用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毒害广大群众。小说所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闲的境遇以及拜金主义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着时代的面目。这篇小说揭露批判人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的时候,也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如果把人物放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在一定程度下我们也是可以理解菲利普夫妇的。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这篇小说揭露批判人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的时候,也反映了大时代的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理解归理解,但是不能因为同情就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对的。当然人物分析过程中也不应该只是一味的给人物贴标签,我们要尽量去避免人物认识的标签化,去体会人的心灵层次所具有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从视角上来看,小说是从儿子的视角出发来写的,从儿子的角度叙述父母的事情的时候,他是个孩子,他对于父母的情感,他可以有批评,但是如果对于父母的感情变成了讽刺,批判、谴责那就过了。我们对于人物形象就有更深刻更立体多维度多角度感知,而不是上来凭借刻板印象把人物钉在耻辱柱上。
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和称呼在不断的变化的,但是小说当中的“我”(若瑟夫)对于勒的态度一直没有变化,从文章开篇便一直称“我的叔叔”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变,入编课本时被删去的开头结尾更是他人格始终未改变的写照。
(原文的开始: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文的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在结尾处“我”对于勒的感情更甚“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他始终以一个不曾改变的,未受荼毒的形象出现。若瑟夫知道母亲克拉丽丝向来节俭,而且精明好强,但他依然自作主张付给于勒叔叔小费。一方面表明若瑟夫对父母不与于勒相认、躲避于勒的做法的不认同,但是他无力反抗,无法改变父母的做法。他或许有愧疚之心,所以他不怕被母亲指责,擅自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以此小小的举动表明自己同情叔叔的态度,求得自己良心上的安慰。若瑟夫的举动让读者于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看见了一丝人性的光环。也是作者想藉此传达出呼唤亲情、同情贫弱者的思想。像若瑟夫这样的形象存在,他可以说是这篇小说当中的天使元素。人的道德虽有有浅层反应和深层反应,可以说若瑟夫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形象,若瑟夫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本能。给暗黑的文本主色调带来了光亮,这一点点的光却让整个文本没有那么哀伤,反而让大家相信美好。
哲学家康德提出的道德哲学的内涵当中强调“永远要把人性,无论是你自己的人性,还是他人的人性,当作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回归到文本本身,我们能看到在不幸童年笼罩下的莫泊桑在揭示了黑暗之后对于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对于温暖的期望,这一点点的光亮,让整篇文章大放异彩,我们会为社会上的人的市侩感到悲凉却也会为若瑟夫这样的小天使在心里默默的鼓掌。
从语文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教师更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深层次道德,“立德树人”也绝对不能停留在口号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们们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平等对待他人,成为他人生命当中的天使,用自己的小小的力量为别人带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