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应用研究

2021-01-04 21:13马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大学生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已深入社会各阶层,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拼搏精神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同学们回信中明确了这一点:“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使各類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统一,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当前,各高校在各类课程中开展的课程思政已全面展开。国内很多专家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研究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大多主要是从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的作用、应用和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和论述,研究方法一般都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引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课程思政的相互作用,探讨“课程思政”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本文在吸取许多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本质出发,以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统一性为基本理论观点,观察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所发挥的相互作用并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指的是构建一个全过程、 全方位、全课程以及全员的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理论的作用充分发挥至各种课程教育之中,通过协同育人的方式来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全面增强创新创业观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内蕴和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等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度。将课程思政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能有效促进协同育人效应的形成,有效引领教学价值的实现,让大学生自身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

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及补充,且与创新创业所具备的创新性以及时代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所选择的教育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会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而不断变化,是课程思政理念实现的有效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将神指引,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充分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具有创业导向的积极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大学生将爱国主义信念与生活学习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为创新型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但顺应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全新需求,丰富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内涵及外延。

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时,能够对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进行检验,判定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价值准则,是否和时代发展的主流精神相契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大学生的“三观”,不仅让自身“三观”内涵得更加丰富,还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用性提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效改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实效性以及实践性较为欠缺问题。

(三)课程思政中的创新创业思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高校之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通过创新思维来解决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全面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责任担当意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应当通过课堂教学来让思政理论同向同行,达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因此在课程思政中的创新创业思维主要体现在二者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思维来构建一个完善的思政课程体系,探寻到最佳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路径,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强化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思维,是落实课程思政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统一

(一)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统一

第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素质。就其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引导大学生的基本意识、能力以及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之中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文化。而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理念以及创新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内容。不难看出这些内容和思想政治素质所要求的内容相吻合,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方面达成了高度的统一。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是以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基础,通过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来对大学生实际思想动态进行准确的把控,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诸如传统文化中所提及的仁义礼智信、知行合一以及职业道德文化、商业伦理道德文化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应当具备的重要因素。

第二,以课程思政为载体,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所具备的历史使命以及时代责任感,养成优秀的奋斗精神以及时代精神,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应当重视对其创新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培养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品德。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将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用思政化的方式引领内涵式发展,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现阶段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前提。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对创新创业人才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和期待。创新创业人才不但要有正确的创新创业态度、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意识,还应当具备坚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增强创业能力,促成人才的全方位提升,这也是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立德,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给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相统一,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有效推动社会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统一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建设,都要求要不断构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创新和统一,实现课程思政润创新创业教育于无声处,形成教育合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元教学方式,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应用多种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相关资源等丰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统一,就其本质而言,通过对创新创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及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运用,实现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教育,这样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隐形的,大学生一般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其实践性较强。在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变革的背景之下,思政理论课程改革也要具备更强的实践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植入课程思政,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又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有力促进,是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统一。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入力度

高校可以通过当前已有的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了解到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把思政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让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之中积极探寻创新创业的本质及人才成长规律,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其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课程思政的作用。具体而言,高校应当坚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同步发展的根本理念,充分认识到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的融合发展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方面有着较强的统一性,因此高校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入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之中,加大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创新对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破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面临的“孤岛”困境,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融会贯通形成育人合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每堂课之前,组织两到三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自身对社会热点时事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大学生的理解力以及口才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还能够有效提升其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而这些能力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备素质和能力。

(三)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及座谈交流等活动,在校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通过校园新媒体,不断宣传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文化。还可以在实践过程和各种活动中,通过展示优秀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培育企业家精神,融会贯通习得企业家精神。还可以通过挖掘社会各个领域和岗位,体现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案例,展现大国工匠精神,引发大学生的内在认同和转化为行动的自觉追求,形成创新创业的一股文化力量。在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课程思政中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法制观念等教育为其提供了指引,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形成具有创业导向的积极价值观,为校园创新创业优良文化的形成和固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有效巩固教育教学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般会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方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建设者。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课程思政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通过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对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国情、党情、世情、民情以及社情有全面的了解,其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得到显著的激发,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健康形成,其所拥有的信仰之力能够最大化,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其步入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用课程思政,能够全方位地巩固二者共同教育基础,用符合社会发展的实践行动将已有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现实,二者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共同教学目标全面巩固。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的是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承担着国家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思想道德品質、理想信念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统一的特点和优势,将课程思政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厚植牢固的土壤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玲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34(04):28-33.

[2]陈薇,潘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2):185-188.

[3]李飞.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介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05):42-45.

[4]徐千惠.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9,4(09):85-90.

作者简介:

马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工部(处)副部(处)长,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思维训练》等课程主讲教师。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