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吾国与吾民》中的中国人形象

2021-01-04 18:41赵岸靓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1期
关键词:德性林语堂性格

赵岸靓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人的性格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的第二章写了“中国人的德性”,第三章写了“中国人的心灵”。笔者将这两章内容大体概括为“中国人的性格”。谈及中国人的性格,林语堂先生大体总结了如下几个特点:“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无可五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智慧”、“女性型”、“缺乏科学精神”、“逻辑”、“直觉”、“拟想”。这些词汇就是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的性格一种概括。林说,中国人是非常看重德性的,在林描述的中国人形象大致就是“一个性情温和而圆熟的人物形象”,他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地了解自己,亦清楚地了解别人。”林认为,中国人的性格修养主要是受孔教的宿命论的影响,宿命论是中国人“和平”与“知足”的源泉。那什么是孔教的宿命论呢?就是认为任何事都是人无法控制的,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那林在书中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宿命论。他说一个优秀的女孩,最开始排斥一段不合适的婚姻,但是如果这个男子是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偶然遇见的,那么她就相信这是天意,是天意让他们遇见,她就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她最后成为了贤惠的妻子,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这个丈夫是命中注定的,有了宿命论的影响,他们会相亲相爱。这是宿命论对中国人性格的积极影响,让中国人性格中有一种“和平”、“知足”、“乐观”的特性。这三个关键词往往被于在逆境中的心态,“他们自然会感觉到各种不幸,但是他们认为不幸是难免的。”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刚好可以印证这一点,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有的西方国家整个国家的国家历史都没有如此长,笔者认为这和中国人长时间的性格是有关系的,中国人的“和平”、“知足”、“乐观”让他们大多数人安于现状,这些人就不可能成为那种推翻既定秩序的人。再看一看,带领中国思想觉醒的都是哪些人,纵观历史长河,对既有制度或者现状提出质疑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接受过国外新思想教育的人。

二、圆熟

林认为中国人“圆熟”,他认为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是和平、知足和乐观。这种性格特点也是中国喜欢追求安稳的原因。中国人长时间接受儒家教育,儒家的中庸思想间接地让中国人性格趋于圆熟。中国人在处理事情上所表现出的严谨、平和的心态,这和西方人的年轻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会表现出一种超出年龄的老练与成熟。“它们所显露的文化品性好像是含有以支持力和容忍力为基础之特性, 而没有进取和争胜精神的特质”,他们内心的过分成熟,让心智上的稳健过当,使“中国人有一种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 也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圆熟”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为:灵活变通,精明练达。林语堂认为圆熟,是一种特殊环境的产物,只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才有这种特性,而生长于美国的中国人却没有这种特性。在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林认为是:“负担,使得人庄重严肃、而民族文化的传统观念让他们的思想趋于稳健,早于生理上自然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林语堂先生的“圆熟”是另一种委婉的“圆滑”。因为“圆熟”可以算作是一个中性心词,而“圆滑”则是一个贬义词,所以笔者认为,林语堂先生本身也在用实际行动在诠释着中国人的委婉和“圆熟”。其实,不论“圆熟”还是“圆滑”,都有八面玲珑之意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先生说,“圆熟”是人的一种消极品行,是劣行。但是如果我们辩证地看待“圆熟”,其实也可以看到其带来的优点。孔子可谓是,将“圆熟”这一性格特点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孔子和阳虎关系不好,常常不欢而散。二十年后,孔子名扬四海,阳虎想请孔子出仕,但是孔子内心纠结没有答应。这时阳虎就送了一份礼物给孔子,按照当时的礼节,首礼必须回访,孔子就挑了阳虎不在的時候去拜见他。孔子这样做,又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又没有失礼。这不正是“圆熟”在孔子身上的体现么?性格中的“圆熟”可以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更容易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效果。笔者认为,“圆熟”不光是要求我们处事圆滑,更要求我们心智成熟。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面前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三、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把中国人的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不好的德性概括为:“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忍耐”这一德性在中国是很常见的,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人甚至把这个德性认为是美德。“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一句不仅道出了中国人“忍耐”的处世之道,但是“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又揭示了人民中还是有反抗精神的存在,相比之下,“忍耐”这一美德抑制了中国人的反抗精神。笔者认为,中国人的“忍耐”在无形中助长了君主的暴政,无论统治者怎样压迫,人民大多都是默默“忍耐”。“无可无不可”是一种冷淡的态度,看似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但是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是“夹起尾巴做人”的无奈。只有保持这种看似无所谓的态度,才可以保全自己平淡的生活。“无可无不可”这是选自《论语·微子》,大概的意思就是,不受规矩的约束,怎么办都行。笔者认为,这一德行也是长期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德行是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的产物。《论语》中的“无可无不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符合“义”。而林语堂的“无可无不可”则没有这一前提条件,他所强调的是这一德行的“适生价值”,在社交过程中,这一德行在当时缺乏法律保障的社会环境下,就十分适用了。“老滑俏皮”这一德行就像是经历家庭变故的孩子,为了生存而练就的本领,是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的“怀疑主义”。你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智慧,也可以认为是“狡黠”,就像是“鸽之仁慈与蛇之智慧”,它反映的仍然是中国人消极的心态。

上述三个中国人的缺点就像是有麻痹的作用,如同吗啡,但是同样也衍生出许多中国人的美德,比如:和平、知足、幽默与保守性。和谐透露着中国人和平的人生理想,长时间受儒教影响的中国人,他们会选择韬光养晦而不是“锋芒太露”。他只想生活在现世安稳中,过完平凡的一生。中国人缺乏西方的自尊心、创新、公众精神、进取心等这些德行。这些德行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也可以反映出来,西方的一次又一次的扩张,一次又一次革命就可以解释这一点。而中国人向往安居乐业,“采菊东篱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恬适生活,不喜欢挑战大自然,探险高山和原始森林,他们不怕辛苦,善于在苦难中找寻快乐。这种精神我们称之为“知足”。 这种知足的精神虽然没有带给中国人科技上的进步,却使中国人获得了生活的幸福感。

四、幽默

“幽默是知足悠闲的产物,”庄子被林语堂先生称之为“大幽默家”,还将庄子与亚里士多德相提并论。林语堂还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随处可以看见“幽默”的影子,如《论语》、《韩非子》、《诗经》、杜甫、李白等。中国人爱交谈,喜爱在开玩笑中交谈。林语堂认为幽默是“应对人生的方法”他还形象地比喻,他把人生比作是“趣剧”,人类则是“傀儡”。“一个人把人生看得太认真,常让自己上了当而给长老的同伴笑话。”林语堂不仅把“幽默”当成一种德行,于他二言,这是一种“人生观”。中国人是在儒学的影响下生活的,就像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年人。有一种看尽人间繁华的老成,体现出了许多的消极面,但是却又不惧怕岁月的洗礼,这又体现了他的圆熟。“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都是道教主义者。”这一句充分肯定了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人性格的深远影响。中国人既有着儒家沉稳的特点,又有着道家的乐观与释然的特点。林语堂用这种描述向西方人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多样的中国人。

五、小结

那么在当今社会,信息网络都如此发达的如今,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林在书中对中国人形象塑造是形象生动地,他既写了优点又写了缺点,他的语言生动活泼,没有太过于生硬的描写。他让读者一看,就觉得是在中国生活过的人写出来的,他把中国人写活了,他给读者以真实性。又因为林语堂先生“脚踏东西方文化”,他考虑到了读者的特点,以及读者受到其他的人写的介绍中国的书的影响,所以他对内容的挑选也是“有的放矢”。今天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与林语堂的那个时代不同,现在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很容易,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不同人所需要不同的信息。要达到信息的个性化、精准化、人性化。所以我们现在向外传播中国,就需要对读者进行区别化,也要学习林语堂先生的面对不同的国家的不同读者“有的放矢”。

八十多年后的我们,读了林先生的《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以后,会思考这本书的观点是否还具有普遍性?比如在对中国人的德性的描写中,说到了中国人的“知足”这一特点,书中说道:“那里的农民群众生活程度如此之低,却人人埋头苦干,他们盖兴奋而知足。”但如今的我们读到的内容却是他们不甘贫穷,奋力脱贫,努力向美好生活前进。你认为这是“知足”,而我却认为这正是体现了他们的“不知足”。政治新闻中,几乎每天都会有官员因为“不知足”而下马,也会报道一些事小人物不安于现状,积极想办法脱贫致富。而如今的“知足”有一种“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意思,所以我們能单方面的说林语堂先生说的“知足”这一国民特点就没有普遍性了吗?笔者认为,我们并不能这样一刀切地看待问题,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国民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分析了这些国民性的根源,而随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在这过程中,也会发生改变,因为他们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笔者认为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是一本具有时代性和智慧性的书,他给那个时代的西方人解答了一部分对中国人的疑惑,同时,他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一个源头,让我们现在可以追根溯源,成为新时代更好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北京:宝文堂出版社出版,1988.12.

[2]明恩溥. 中国人的气质.刘文飞 刘晓旸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德性林语堂性格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性格描绘词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