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林 代玉立 卢学松 滕振勇 陈伟 杨秀娟
摘要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間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种植季节,3种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种植时间均呈“S”型曲线,至乳熟期(R3)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大喇叭口期(V12)至籽粒建成期(R2)是病情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3种病害的时空流行趋势、植株不同叶位病级分布规律及其最终病情各不相同。当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高于23.0 ℃时,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而平均温度低于23.0 ℃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供试的20个玉米品种对不同病害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65.0%、55.0%和25.0%。此外,从12种杀菌剂处理中,筛选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剂(商品剂量5∶8)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70.0%、82.0%和85.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预测预报及合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叶斑病; 小斑病; 大斑病; 南方锈病; 流行动态; 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688/j.zwbh.2020486
Seasonal epidemic dynamics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leaf spot diseases on fresh corn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the south Fujian
GAN Lin1, DAI Yuli1, LU Xuesong1, TENG Zhenyong2, CHEN Wei2, YANG Xiujuan1*
(1.Fujian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rop Pest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China; 2.Fujian Seed Station, 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seasonal epidemic dynamics of three important leaf spot diseases including 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 (SCLB),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NCLB) and southern corn rust (SCR) on fresh corn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the south Fujian were investigated by visual observation in 2018 and 2019.The disease severity of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and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fungicides were also deter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 index of three leaf spot diseases showed “S” curve with planting time, which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at milk stage (R3).The period from trumpet stage (V12) to seed stage (R2) is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rapid development to the three leaf spot diseases at four investigated planting seasons.Howeve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pidemic trends, th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damage level on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and the final disease index of three leaf spot diseases we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seasons of different years.It’s beneficial to the occurrence of SCLB and SCR 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above 23.0 ℃,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epidemics of NCLB at the temperature of below 23.0 ℃ at corn growing stage.The tested 20 varieties exhibited different disease resistance, and the middle susceptible and susceptible varieties to SCLB, NCLB and SCR accounted for 65.0%, 55.0% and 25.0%, respectively.In addition, five fungicides with higher control efficacies were selected in the tested 12 fungicides, including tebuconazole 430 g/L SC, flusilazole 400 g/L EC, pyraclostrobin 250 g/L EC,trifloxystrobin·tebuconazole 30% SC and the mixture of pyraclo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5∶8), and their control efficacies to SCLB, NCLB and SCR were higher than 70.0%, 82.0% and 85.0%,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ecast and the reasonable prevention to leaf spot disease in fresh corn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
fresh corn; leaf spot disease; 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 (SCLB);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NCLB); southern corn rust (SCR); epidemic dynamics; chemical control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2018年在我国种植面积达3 300万hm2以上,位居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首位。根据用途玉米分为籽粒玉米、鲜食玉米和青贮玉米三大类型,其中鲜食玉米因其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市场发展潜力,已被我国多个地区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12]。近年来,随着鲜食玉米栽培制度的变革及高产优质但感病性高的品种大面积种植,一些由气流传播的风险性叶斑病发生日益加重,严重的年份可引起玉米减产达50%以上,玉米叶斑病在我国未来发生流行趋势不可忽视[3]。相对于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对鲜食玉米的质量安全性要求更高,然而在鲜食玉米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户对玉米叶斑病害的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不了解,田间盲目使用杀菌剂的现象普遍,在精准用药方面缺乏规范化指导,加之抗耐药病原菌株的出现以及杀菌剂之间交互抗性的存在,给鲜食玉米生产中病害的药剂防治和安全生产增加困难和风险[45]。
目前,在我国玉米产区广泛流行的重要真菌性叶斑病种类已达10余种,如南方锈病、小斑病、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灰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这些病害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传播、繁殖和再侵染能力[6]。在福建,除弯孢叶斑病偶有零星发生外,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已成为制约当地鲜食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因子,不同病害常交替或混合发生,协同为害,给当地玉米叶斑病的防治带来新的挑战。监测玉米叶斑病发生种类、流行趋势及发生规律,确定病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和防治指标,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可为病害的预测预报和合理的药剂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吴淑华等[7]研究了玉米褐斑病田间消长动态,建立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模型,推算出病害防治指标。周惠萍等[8]、刁毅等[9]和田耀加等[10]分别开展了玉米灰斑病、弯孢叶斑病和南方锈病田间流行动态和发生规律研究,为病害始发期、盛发期的确定及适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在现有商品化抗叶斑病鲜食玉米品种缺乏的条件下,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类病害的重要手段,广谱性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在当前玉米叶斑类病害的化学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114]。有研究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0%苯甲·丙环唑乳油对南方锈病防治效果可达76.0%以上[11],6.0%烯肟·氟环唑悬浮剂对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达80.0%以上[15],田耀加等[10]2016年于锈病初发期(玉米抽雄前期)用125 g/L氟环唑悬浮剂1 000倍防治3次,对南方锈病的防效为63.0%。然而这些试验结果多是基于单一病害的药剂防效研究而获得的。田间不同玉米叶斑病经常混合发生,不利于病害的防治,因此生产中急需筛选出高效、广谱、特效的药剂,为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保障。
南靖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山区,其适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玉米周年栽培的种植模式为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该区域的病菌孢子有可能随气流传播成为福建省北部地区以及省外玉米产区叶斑病有效的初侵染菌源。目前,有关福建地区玉米叶斑病的发生与病原菌鉴定[1617]、病原菌抗药性监测、交互抗药性分析[5,18]以及交配型检测[19]等方面已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而对混合发生模式下不同类型叶斑病的田间流行动态规律、多靶标病害药剂防治研究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我们于2018年-2019年在福建省南部山区通过定点、定期調查,开展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季节小斑病、大斑病及南方锈病的时空流行动态监测和药剂防治研究,分析不同病害发生严重度及其与玉米生育期、气候条件、品种感病性的关系,确定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筛选多靶标、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预测预报、风险评估及病害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甜玉米品种:‘上品’由福建省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泰鲜甜1号’由福建省建瓯市映山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翠甜199’‘粤甜16’‘闽甜6855’‘宝甜’‘永珍7号’‘粤甜28号’‘金冠218’‘广良甜31号’‘粤甜27号’‘美玉甜007’‘甜糯133’‘翠糯163’‘粤白糯6号’‘农科玉368’‘耕耘白糯’‘天贵糯932’‘粤彩糯2号’‘美玉糯16号’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
供试杀菌剂:25%丙环唑(propiconazole)乳油(EC),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24%腈苯唑(fenbuconazole)悬浮剂(SC),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50 g/L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乳油(EC)、430 g/L戊唑醇(tebuconazole)悬浮剂(SC),美国默赛技术有限公司;400 g/L氟硅唑(flusilazole)乳油(EC),山东天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0%氟啶胺(fluazinam)悬浮剂(SC)、12.5%腈菌唑(myclobutanil)乳油(EC),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水分散粒剂(WG),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戊唑·嘧菌酯(tebuconazole·azoxystrobin)悬浮剂(SC),孟州广农汇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肟菌·戊唑醇(trifloxystrobin·tebuconazole)悬浮剂(SC),广西贝嘉尔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325 g/L苯甲·嘧菌酯(difenoconazole·azoxystrobin)悬浮剂(SC),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3种叶斑病田间流行动态监测
试验地点设在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海拔高度400 m),设置固定的病情监测圃0.13 hm2,监测圃种植的玉米品种为‘上品’。玉米田土质为壤质土,肥水条件良好。2018年种植的春玉米和秋玉米分别于4月21日和7月25日移栽,2019年种植的春玉米和秋玉米分别于4月2日和9月9日移栽。玉米单畦双行种植,密度为34 500株/hm2,种植期间不进行病害防治,其余管理同大田。于玉米3叶期开始,每隔10~15 d结合玉米生育期调查1次,直至玉米乳熟期结束。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0株,依据玉米发病叶片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百分比记载植株发病级别[20],计算每个调查时间点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另在玉米籽粒建成期,每点随机选取5株,记载每株玉米穗上5叶和穗下6叶发病级别,计算不同叶位叶片的病情指数。并根据当地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分析气候条件对病害流行的影响。
玉米生育期:国际上将玉米生育期划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又划分为出芽期(VE)、1叶期(V1)、3叶期(V3)、6叶期(V6)、8叶期(V8,小喇叭口期)、12叶期(V12,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VT),生殖生长期划分为吐丝期(R1)、籽粒建成期(R2)和乳熟期(R3)。
病情分级标准参照文献[21]。小斑病、大斑病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叶片上有零星病斑,占叶面积少于或等于5.0%;3级,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0%~10.0%;5级,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0%~30.0%;7级,叶片上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的31.0%~70.0%;9级,叶片基本由病斑覆盖,叶片枯死。南方锈病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叶片上有无孢子堆的过敏性反应斑或有少量孢子堆占叶面积少于或等于5.0%;3级,叶片上孢子堆占叶面积6.0%~25.0%;5级,叶片上孢子堆占叶面积26.0%~50%;7级,叶片上孢子堆占叶面积的51.0%~75.0%;9级,叶片上孢子堆占叶面积76.0%~100.0%,或叶片枯死。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病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
1.2.2 不同玉米品种3种叶斑病病情调查及抗病性评价
设置不同玉米品种病情观测圃0.13 hm2,供试的各玉米品种分别于2018年8月7日和2019年4月15日移栽,每个品种小区面积20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间设保护行。玉米种植期间不进行病害防治,其余管理同大田。品种病情调查方法参照文献[21],于玉米R2期,在感病对照品种‘上品’某一病害病叶病级达7级或以上时,调查不同品种果穗上下各3叶(功能叶)的发病级别,各小区随机调查30株,计算各品种功能叶的病情指数,评价不同品种抗病性。其中病情分级标准参见1.2.1,品种抗性评价标准为:DI≤ 15为抗病(R),15 1.2.3 不同杀菌剂对3种叶斑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设置病害药剂防治试验圃0.13 hm2,种植的玉米品种为‘上品’,分别于2018年8月7日和2019年4月15日移栽,每个药剂处理小区面积40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间设保护行。分别于玉米V8期、V12期和VT期各用药1次(即2018年用药时间分别为9月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2019年用药时间分别为5月21日、6月1日和6月12日)。各药剂处理按商品制剂常规用量稀释1 000倍,3次施药液量分别为750、1 125 L/hm2和1 350 L/hm2,以喷施等量清水為对照(CK)。采用利农牌DH400型可控压手动喷雾器对全株玉米叶面均匀喷施,除杀菌剂作用因素外,其余管理同大田。至第3次用药20 d后,于玉米R3期在各药剂处理小区随机调查30株,记载植株发病级别,统计每个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及其防治效果。当感病对照品种‘上品’最终病情指数达40以上时,表示病害大发生,视此次试验有效。 病害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DPS 7.05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 从图1可知,2018年春玉米以小斑病发病最早,于V8期初发生;大斑病和南方锈病则在V12期出现少量病斑,3种病害均在R3期达到最高峰,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8.23、63.72和65.08。2018年秋玉米仍以小斑病发病最早,在V3期就有少量病斑出现,至V8期,病情指数缓慢上升,从V8至V12期,病情指数迅速增长,之后趋于稳定;大斑病在VT期出现少量病斑,之后发展缓慢,整体发病较轻;南方锈病则在V12期初发生,至VT期病情指数迅速增长,之后缓慢上升,3种病害在R3期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9.34、23.56和81.85。 2019年春玉米小斑病在V12期开始发生,至R3期病情指数缓慢上升,发病总体较轻;大斑病发病最早,在V8期出现病斑,至VT期病情指数急增,之后缓慢增长;南方锈病在VT期初发生,至R2期病情指数有上升趋势,之后缓慢发展,3种病害在R3期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4.74、100.00和51.59。2019年秋玉米以小斑病发病最早,在V6期初发生,从V8期至VT期病情发展明显,之后缓慢上升;大斑病在V12期开始出现少量病斑后,病情指数急增;而南方锈病则在VT期初发生,至R2期病情发展明显,3种病害在R3期的病情指数分别为69.46、73.99和39.76。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生长季节中,小斑病和大斑病可在玉米全生育期发生,而南方锈病则适合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3种叶斑病病情指数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均呈“S”型曲线,至R3期病情达到高峰,V12期至R2期是病情急增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年份、季节3种病害的流行动态趋势、始发期、盛发期及最终病情各不相同。 2.2 3种叶斑病病情在玉米植株不同叶位上的空间分布 从图2可知,在各病害发生较重的季节,3种叶斑病总体以植株穗位下部叶发病重于穗位上部叶(如2018年春玉米和秋玉米小斑病、2018年秋玉米南方锈病和2019年春玉米大斑病),叶片生态位越高,病情指数越低,但不同病害在植株各生态位叶上病情严重度分布各有差异,小斑病和大斑病多以穗下5~6叶病情严重,病斑可扩展到穗上2~4叶,而南方锈病则多以穗下3~4叶病情严重,病斑可扩展至穗上5叶。在各病害发生较轻的季节,小斑病仅在穗下1~6叶均有分布,大斑病仅在穗下1~4叶有分布,南方锈病可分散分布于植株穗下各叶或植株各叶,病情较为一致。同一叶片上未见同时表现为7级或以上病级的病害混合发生。 2.3 3种叶斑病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玉米不同生长季节内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参见表1。分析发现,在该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生长季节,玉米生长期间3种病害发生及其严重度与温度有关,而与田间湿度和降雨量之间未见明显的密切关系。在各病害适宜发生的玉米生长期间,当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高于23.0 ℃时,适宜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和病情指数急增,如2018年春玉米V8期至R3期、秋玉米V8期至R2期,其中当平均温度高于25.0 ℃时,特别适宜玉米小斑病的初发生,如2018年和2019年秋玉米V6期、2018年春玉米V12期。而当平均温度低于23.0 ℃时适宜大斑病发生且病情指数急增,如2019年春玉米V8期至VT期、秋玉米V12期至R3期。在该区域湿度、降雨量相对较高的季节,2018年秋玉米以小斑病和南方锈病发生较重,大斑病发生较轻,2019年春玉米以大斑病发生严重,南方锈病和小斑病发生较轻,2018年春玉米3种病害发生均较重;而在湿度、降雨量相对较低的季节,2019年秋玉米小斑病和大斑病发生较重,南方锈病发生较轻。表明玉米生育期的温度差异是影响该区域3种叶斑病发生的重要因子。 2.4 不同玉米品种对3种叶斑病的抗病性 2018年调查秋玉米不同品种对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抗病性,2019年调查春玉米不同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结果见表2。供试20个品种中,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病情指数分别介于17.38~58.66、12.19~56.25和2.65~53.75之间,不同玉米品种3种病害发生严重度各不相同,对不同病害表现出不同的抗感性,其中对小斑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各有5个和8个,对大斑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各有8个和3个,对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各有3个和2个,其中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供试玉米品种的65.0%、55.0%和25.0%。‘上品’ ‘农科玉368’和‘天贵糯932’对3种叶斑病均表现出明显的感病性,而‘美玉甜007’和‘泰鲜甜1号’对3种病害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也有部分品种对其中2种病害表现出较好的双抗性。 2.5 不同杀菌剂对3种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3可知,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不同病害有不同的防治效果,6种药剂对小斑病防效达70.0%以上,其中以50.0%氟啶胺悬浮剂的防效较高,达75.8%;在对大斑病的防治中,6种药剂防效达80.0%以上,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400 g/L氟硅唑乳油等;而在对南方锈病的防治中,6种药剂的防效达85.0%以上,其中以30.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最高,达93.0%,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此外,共有5种药剂对3种病害的防效均较好,分别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混剂(商品剂量5∶8),其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效分别高于70.0%、82.0%和85.0%。试验期间供试药剂对玉米的生长均未表现出不良的影响。 3 讨论 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分别由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 Shoem.、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和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侵染引起,病原菌以孢子传播,发生蔓延快。3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易识别和区分[6]。在病害单一发生模式下,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均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快速流行,研究认为这与田间病原菌的不断积累及反复再侵染有关[10,2223]。杨信东等[24]研究发现玉米叶片单位面积的大斑病菌孢子数量可随植株叶位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本研究在福建省闽南山区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玉米生长季节(其中相对于2018年而言,2019年春玉米提早种植、秋玉米推迟种植)进行病害混合发生模式下3种叶斑病的时空流行动态研究。调查发现在该生态环境中,小斑病和大斑病可在玉米全生育期发生,而南方锈病多发生于玉米生长中后期,常见于VT期始发生。玉米V12期至R2期是3种病害病情指数急增和为害的关键期。在病害发生较重的季节,3种叶斑病总体以植株穗位下部叶发病重于上部叶,叶位越高,病情越轻,穗下第5~6叶是大、小斑病发生严重的位置,而穗下3~4叶则是南方锈病发生严重的位置。 刁毅等[9]對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发现该病害在玉米拔节期始发,在大喇叭口期盛发,孕穗期病害趋于稳定,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无论是单一病害发生模式下,还是多种叶斑病混合发生模式下,这些由气流传播的真菌性叶斑病在发生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小斑病和大斑病病原菌初侵染源主要从病残体产生,而南方锈病病原菌为活体寄生菌,主要为远距离气流传播,因此病害发生晚于小斑病和大斑病,病原菌侵染叶位相对较高。李金堂等[25]采用人工接种试验观察比较了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单独接种及同时接种2种或3种病原菌条件下各病害单独和混合发生时的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病情的发展,玉米不同叶斑病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中3种叶斑病的发生是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混合发生,存在病原菌的侵染阶段不同,先侵染的(小斑病和大斑病)病原菌是否引起生态占位效应,或引起植株的抗性反应,继而影响后发病害(南方锈病)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穗下3叶及穗上3叶为影响玉米产量的功能叶,为防止病情由下部叶向上发展,应在V12期或之前,及时做好玉米功能叶的预防和保护工作,精准用药。马佳等[26]于2013年在玉米V12期实施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对玉米小斑病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说明此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病害始发生及玉米不同生育期受病害为害的程度除与病原菌初侵染源数量有关外,还与气象条件、品种抗病性有关。在闽南山区田间湿度普遍较高的区域条件下(4个玉米生长季节田间相对湿度在76.4%~86.3%),发现温度是影响该地区玉米叶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适宜病害发生的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温度高于23.0 ℃时,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而平均温度低于23.0 ℃的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其原因与不同病原菌孢子萌发、病情发展所需的适温条件不同有关。杨信东等[2728]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病菌产孢适温大约在20.0~26.0 ℃,温度约在22.5~23.5 ℃时最有利于大斑病显症,而超过24.0 ℃或低于20.0 ℃的气温则不利于显症。裴静宇等[29]和代玉立等[30]的研究发现温度对玉米小斑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及附着胞的形成影响较大,孢子萌发最适温度约为25.0 ℃,此时形成的附着胞也最多。杨雪等[31]将多堆柄锈菌人工接种到供试玉米材料上,结果表明南方锈病发病最适温度范围为24.0~27.0 ℃。上述病害发生所需的适温条件与本研究基于田间温度条件分析的结果较为相符。本研究供试的玉米品种多为福建省当前生产上主推的鲜食品种,经田间病情调查发现,不同玉米品种对3种病害表现出不同抗感性,其中‘上品’ ‘农科玉368’ ‘天贵糯932’对3种叶斑病均表现出明显的感病性,在该区域种植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流行,需引起重视。生产上应推广抗病品种,或根据种植品种对不同病害的抗性,通过调整玉米播期避开易感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条件和高峰期,必要时需要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控措施。 苯醚甲环唑是当前防治玉米叶斑病的常规药剂,对植物生长安全,可与丙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多种药剂复配。郭宁等[32]研究发现在玉米V12期施用10.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对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效分别为44.4%和27.3%,而在本研究中,发现10.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对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效较低,分别为62.8%和47.3%,表明苯醚甲环唑对这两类病害的防效不理想,田间用药需慎重。本研究从一些新开发的药剂中,筛选出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防效分别达70.0%、80.0%和85.0%以上的药剂各有6种,对3种病害整体防效均较好的药剂5种,包括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剂(三唑类药剂戊唑醇、氟硅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及这两类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复配、混配剂(肟菌·戊唑醇、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这些高效、多靶标防治药剂对3种叶斑病的整体防效明显优于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常规杀菌剂,有望成为当前鲜食玉米生产上綜合防治叶斑病的主流药剂。肟菌·戊唑醇是一种新型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可兼治多种真菌性病害,有研究表明其对大斑病、灰斑病有较好的防效,在病害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防效可达78.9%以上,且保产效果明显[33]。鲜食玉米以乳熟期鲜嫩果穗为果菜兼用产品,抗病性普遍较差,目前国内外以鲜食玉米为材料的抗性育种研究鲜见报道。基于鲜食玉米生产用药安全性考虑,建议在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适时合理防治多种叶斑病的同时,可添加一些有机硅及甲基化植物油类增效剂进行20.0%~30.0%的减量施用,并与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轮换使用或与生防菌剂协同施用,尽可能降低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高冰, 李名威, 张璐. 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22(6): 810. [2] 王军, 李洪涛, 许瀚元, 等. 江苏淮北地区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新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17): 3840. [3] 王振营, 王晓鸣.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J]. 植物保护, 2019, 45(1): 111. [4] 谢伟烈, 郑卓辉, 谢艳华. 5种杀菌剂防治甜玉米小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9): 7779. [5] 甘林, 代玉立, 滕振勇, 等. 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环唑、烯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J]. 农药学学报, 2016,18(2): 194200. [6] 王晓鸣, 石洁, 晋齐鸣, 等. 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7] 吴淑华, 姜兴印, 聂乐兴, 等. 高产夏玉米褐斑病产量损失模型及损失机理[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3): 720726. [8] 周惠萍, 吴景芝, 李月秋, 等.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6): 22072212. [9] 刁毅, 叶华智.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2): 161163. [10]田耀加, 赵守光, 张晶, 等. 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控[J]. 植物保护, 2016, 42(6): 177180. [11]刘立峰, 徐法三, 黄应辉.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7: 134135. [12]BHAGYASHREE B, PRADEEP K. Bioefficacy of fungicides, plant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s against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and Suggs causing 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J]. Journal of Applied and Natural Science, 2019, 11(2): 257262. [13]MANFROI E, LANGHINOTTI C, DANELLI A, et al. Chemical control of foliar diseases and grain yield in corn [J]. Revista Brasileira de Milhoe Sorgo, 2016, 15(2): 357365. [14]WATHANEEYAWECH S, SIRITHUNYA P, SMITAMANA P. Efficacies of some fungicides and antagonists in controlling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diseas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2014, 10(5): 13291341. [15]关成宏, 董爱书, 胡新, 等. 几种杀菌剂对黑龙江高寒地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J]. 农药, 2015, 54(2): 133135. [16]DAI Yuli, YANG Xiujuan, GAN Lin, et al. First report of southern leaf blight caused by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on corn (Zea mays L.)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J]. Plant Disease, 2016, 100(8): 1781. [17]SHI Niuniu, DU Yixin, RUAN Hongchun, et al. First report of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caused by Setosphaeria turcica on corn (Zea mays)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J]. Plant Disease, 2017, 101(5): 831. [18]代玉立, 甘林, 石妞妞, 等. 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45(6): 13741380. [19]代玉立, 甘林, 滕振勇, 等.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檢测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3): 527538. [20]吕国忠, 张益先, 梁景颐, 等. 玉米灰斑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品种抗病性[J].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5): 462467.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NY/T 1248. 22006[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2]李海春, 傅俊范, 王新一, 等. 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及病斑扩展时间动态模型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8(4): 5054. [23]檀尊社, 游福欣, 陈润玲, 等. 夏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2003, 23(2): 6264. [24]杨信东, 戴常金, 金喜双, 等. 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重要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Ⅳ. 玉米生育期、肥力和品种对大斑病抗性组分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1(2): 1722. [25]李金堂, 傅俊范, 李海春. 玉米三种叶斑病混发时的流行过程及产量损失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13, 43(3): 301309. [26]马佳, 张婷, 王猛, 等. 玉米小斑病发生前期化学防治初步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 31(4): 4550. [27]杨信东, 田志诚, 田守杰, 等. 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重要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Ⅰ. 病斑产孢和叶面附着孢子的动态[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9(2): 519. [28]杨信东, 田志诚, 田守杰, 等. 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重要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Ⅱ. 孢子萌发侵入潜育显症和病斑扩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10(2): 610. [29]裴静宇, 高锋, 杨彦文, 等. 玉米小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1): 2832. [30]代玉立, 甘林, 阮宏椿, 等. 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1): 13l137. [31]杨雪, 丁小兰, 何增磊, 等. 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温度范围测定[J]. 植物保护, 2015, 41(5): 145147. [32]郭宁, 马井玉, 张海剑, 等.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 2017, 43(4): 231217. [33]向礼波, 龚双军, 史文琦, 等.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大斑病和灰斑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 2016, 42(4): 248252. (责任编辑:田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