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
摘要: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主要课程之一,与学生的素养发展效果息息相关,而该学科课程内容体系中的阅读部分,更是一项重中之重的教学任务。本文从小学阶段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探讨,指出教师在不同时期的阅读指导要点及具体策略,包括低年级的习惯养成与图文结合、中年级的传授技巧与丰富形式、高年级的思维训练与读写结合等,几个学段的要点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支持,最终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段阅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对于学生需要拥有的、利于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各项关键品格及能力的形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里所说的“核心素养”,在内涵上可划分成文化基础、独立发展和社会参与几个方面,它的综合表现则可以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学习方法、责任意识、健康生活以及创新实践等多个方面。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因阅读部分在低、中、高几个学段都具有很强的核心素养,所以基于学科特点及不同学段学生发展情况,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相应调整,将对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较大帮助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习惯养成、技巧进步、思维拓展等方面占得先机。
一、低年级的习惯养成与图文结合
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是核心要点。在此要点之下,包括以下几项内涵,其一是用记促读,也就是让学生在读书时,将个性见解、独特感悟形之笔墨,及时记录下感受、疑问、想法和思想等,用端正的坐姿、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阅读和记录。其二是用思促读,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因为识字量较少,一字一句地读是普遍现象,所以速度较慢,因此教师要预留更多时间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边读边思考,了解词语或者句子的意思。其三是独立阅读,学生独立性不够,遇到问题自己不主动解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有的孩子遇到问题干脆放弃,这是极不可取的习惯,教师应当让学生逐步培养想办法解决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并为其提供可能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字典、资料、方法等。总之,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养成包括多项内涵,教师要有的放矢地给予支持,让其在初步接触阅读时便能迅速进入状态,防止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关于阅读指导的具体策略,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特点,可以考虑重点采取图文配合的形式,用兴趣带动习惯。这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都非常强,然而其关注点往往具有对形象化事物的倾向性,当接触到一篇教材中的语文课文时,课本中的插图往往最先吸引他们的目光。因此,若想用兴趣带动习惯,从教材之内及拓展的图片出发无疑是理性的做法。例如,以人教版一年级及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可发现其中涉及了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篇目,教师在浏览教材之后可以看到,教材中的插图和传统节日有关,但是并不十分丰富,因此可以借助新技术手段的支持,将传统节日图片补充完整,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图片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在这些节日时,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娱乐活动呢?该问题需要学生能够深入相关内容,进行探索,而因为有了前期图片的呈现,学生阅读篇目内容的兴趣显然更高,他们可以在一边阅读、一边记录、一边思考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中年级的传授技巧与丰富形式
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此时的阅读指导要点在于使其形成足够的理解能力,此时技巧上的支持对学生理解能力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核心素养有提升作用。即在内容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均需要学生在适度学习方法的配合下完成。所以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应当基于文本内容,把适当的方法提供给学生,促进其更好地理解。以理解有效性为目标,教师还可以及时、合理地引入课外阅读材料,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做法,促进学生理解技巧和能力的进步。例如,当遇到“草原”相关作品时,教师便可以从能力发展的角度,提供联想技巧,使学生首先回忆自己看到或者知道的与草原相关的场景,互相交流探讨,或者尝试说一说描写草原的诗词作品等。在此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逐句、逐段的形式继续阅读,体会作品脉络,了解草原之美,切身感受到草原上生活的人们所具有的热情与精神,并认识到民族团结的深刻主题。同时,教师还可将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分享给大家,让学生初步形成的联想能力得到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中年级学生应当以技巧获得为阅读要点,而此时教师应当在具体操作策略中,增强指导形式的丰富化探索,也就是用不同策略让学生的技巧有更大的进步可能性,满足其以理解能力等为代表的核心素养要求。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由于中年级学生在个性上依然比较活泼,他们对于单一的阅读方式会在多次接触后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师要对策略做出及时调整,基于内容的区别,恰当使用朗读、默读、品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以便让阅读的形式更加丰富。笔者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由于学生普遍同意自由阅读的形式,所以笔者便将阅读过程划分为读、想、背、说几个环节,并由学生以灵活自主的态度,在几个环节中自由切换,分别感受文章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该策略通过事实充分证明了其在学生理解能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高年级的思维训练与读写结合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教师应当留意的问题,换言之,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学生在思维深度与思维广度方面的发展状况,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而依靠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保证学生在这方面的长足进步。实践中,笔者比较重视结合提问的做法进行相应的阅读思维训练,不但自己提问再交由学生来回答,也鼓勵学生提出问题再自问自答。通过笔者的激励,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及时破解问题的突破口,搜寻到合理的答案。而整个过程中,基于问题的牵引,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展开互动和交流,学生也会因不同思维方式的启发而使自身思维得到拓展,在阅读方面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能力等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例如,《田忌赛马》是一篇比较经典的阅读文本,在阅读这篇作品时,教师可要求大家以内容阅读为前提,提出问题,如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在问题提出后,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制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完成问题分析,或者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下,通过图文展示的形式,能够理解上、中、下几种马匹顺序调换的巧妙之处。整个过程中,思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要点,师生、生生的种种交流形式,使文本无论在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普遍认可与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的可能性也大幅度提升。
关于高年级阅读指导,在具体策略上,出于与思维训练相统一的考虑,笔者倾向于读写结合的做法。一般认为读写结合策略可以对语用素养起到巩固作用,而在笔者的观念中,读写结合与思维训练之间的关联同样匪浅。具体而言,在学习语言中,包括“听”“说”“读”“写”四大元素,这四大要素均属核心素养的要求范畴。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和指导,把读和写联系在一起,既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具体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当注意到读是语言输入、写是语言输出这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以此给学生提供读写结合的机会,使其思维训练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例如,教师可以用恰当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尝试把阅读中掌握的语言材料,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同新语境相联系。比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可要求学生对作品所呈现的人物特点进行感受,并深刻理解与人物描写有关的句子,像初识闰土时,他对“我”讲述的新鲜事情,其中情景与外貌描写内容十分生动,学生可在品读作品时,对此类描写给予特别关注,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也可以让一名或者多名同学进行书面描写,在描写时不出现具体的名字,当描写完成之后,其他同学可根据描写内容进行猜测,猜测正确则表明描写得很成功。总之,对文本进行阅读和品鉴之后,在“写”的过程中再进行借鉴与实践,会使已经取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得到及时应用,而思维训练成果也将随之进一步巩固。因此,该策略在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语言表达情感变得丰富等方面至关重要。
四、结论与建议
在教育领域提出核心素养观念,能够确保社会对于基础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视,而在此背景下,阅读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内容,理应与社会重视程度相适应,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把视野放得更宽阔、更长远,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本文所论及的,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教学指导要点,其中低年级的习惯养成与图文结合、中年级的传授技巧与丰富形式、高年级的思维训练和读写结合等,适应学生的年龄及心理发展特点,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充分激发其学习潜能,从而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铭泽.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99100.
[2]楊文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5):192.
[3]郝雪琴.让阅读“看得见,摸得着”——浅谈低年级阅读习惯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9(26):6263.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