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辩性思维的“五个看”教学策略

2021-01-04 08:45王辉赵红梅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王辉 赵红梅

审辩性思维体现在认知和人格两方面,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凭证据讲话;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1]它不但是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而且是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统编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列宁与十月革命》为例,研究基于审辩性思维的“五个看”教学策略。

所谓“五个看”即通过全景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问题意识;通过追踪看,锻炼学生从易到难、不断追踪、不懈质疑,凭证据、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的能力;通过对比看,引领学生学会对比、分析和判断,敢于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通过迁移看,学生逐步学会联系旧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迁移旧知解决新问题,有条理地处理复杂事物;最后,通过贯通看,带领学生融会贯通地认识事物,全面、公正地评价事物,提升理性认知。总之,基于审辩性思维在全景看统领下,综合运用追踪看、对比看和迁移看,最终达到贯通看的目的。“五个看”的关系示意图如下:

一、全景看——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所谓全景看,就是通过播放视频或观察图片配合教师讲述等形式,带领学生快速全面了解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概况。在此过程中创设历史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兴趣,发现并提出问题,提高问题意识,这是培养审辩性思维的第一步。

例如,在本课导入环节,学生边观看微视频《十月革命》,边思考:对于十月革命,有什么困惑和问题。通过视频,学生简单了解十月革命的概况:从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下令前线(一战)俄军大举进攻、结果遭到惨败,到这年秋天,饥荒再度来袭,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从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到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从列宁分析革命形势,指出武装起义不可避免,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到十月革命的最终胜利。

囿于所学知识,再加上视频中强烈的感观刺激,学生连连发问:沙皇怎么消失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怎么出现的,俄国为什么爆发十月革命,列宁为什么能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等问题。通过全景看,学生直观感受了十月革命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神入”到这段历史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问题意识,成功迈出了通往审辩性思维的第一步。

二、追踪看——不懈质疑、论证观点

在全景看激发探究欲望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串,步步追踪、寻找证据、论证观点、解决问题,这就是追踪看。在此过程中,不懈质疑,凭证据、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也就提高了审辩性思维。要注意问题串的设计:一是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递增;二是问题的递进性,环环相扣、不能“大跃进”。例如,师生追踪看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从长时段和短时段来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国内外背景,出示材料如下:

材料1:

材料2:

设问:补全材料一时间轴的序号内容,从时间角度思考,俄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进入资本主义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从长时段来感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大背景。通过联系旧知,学生能够完善时间轴: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③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与英、美、法等国相比,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改革不彻底,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而且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进一步追问指向性更强的问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沙皇俄国发展如何呢?

学生通过识读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析出,虽然一战前俄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跃居欧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但俄国的工业总产值以及城市化水平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通过图三和图四的解读,学生认识到由于沙皇政府的野蛮、落后以及专制等倒行逆施激起工人农民的强烈反抗,使得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与此同时,教师补充作为“各民族监狱”的沙俄,民族矛盾也日益凸显。

接着,带领学生追踪回顾一战爆发的原因,从短时段认识到落后的沙俄企图通过参战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适得其反。通过引领学生追踪看俄国的历史演变,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十月革命的背景,学生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深刻。继续追问:十月革命之前的二月革命又是什么情况?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什么政治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什么会被推翻?再展开十月革命进程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逐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渐入佳境。

在追踪看十月革命原因的过程中,学生由浅入深、不断追踪,潜移默化中学会不懈质疑、凭证据、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的能力,这是审辩性思维的一大特点。

三、对比看——直面选择、果断决策

在不断追踪,直线思维深入研究某个问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学会对比看。所谓对比看,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经过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形成对事物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直面选择、果断决策,这是审辩性思维的另一特点。例如,对比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何不同?出示表格如下: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苏维埃政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三大问题上的做法截然相反:苏维埃政府满足了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需求,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则没有,因为苏维埃政府才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权。学生由此学会对比、分析,做出自己的选择判断并能说明理由,加深对苏维埃政府本质的认识。

通过对比看,学生提高了对比、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逐渐学会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并用史实说明自己的选择,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这是审辩性思维的重要品质。

四、迁移看——联想建构、解决问题

在学会追踪看和对比看的同时,还要学会迁移看。所谓迁移,即对理解的反映,是指能够熟练地解决核心任务中的真实挑战,所学内容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成功的迁移意味着学生在很少或没有教师手把手指导,或者提供线索的情况下表现良好。[2]在此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处理复杂事物,这是审辩性思维的重要体现。例如,在探究十月革命的性质时,出示材料如下:

材料: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1917 年初,列宁也没有设想到俄国会爆发无产阶级革命。[3]

设问: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所学,用史实加以说明。起初,学生对此毫无头绪,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联想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判断方法,也从革命的任务、目标,指导思想,领导者和政府的掌权者等多个角度回顾十月革命的历程,概括总结。

首先,看革命任务和目标,学生意识到虽然列宁也认为俄国革命直接迫切的任务是打倒封建制度的残余,扫除俄国的野蛮现象和文化落后,但同时也强调如何 “学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问题,如何“自覺地、坚定地和一往无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迈进”[4]。其次,看革命指导思想,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一举突破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胜利。再次,看革命的领导者,十月革命虽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内容,但领导者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而不是资产阶级。最后,看苏维埃政府的掌权者,十月革命通过武装起义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所以,综合来看,十月革命是通过武装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革命,所以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学生通过联想旧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迁移所学解决新问题,有条理地处理复杂事物,这是审辩性思维的必备能力。

五、贯通看——时空定位、提升认知

在全景看统领下,综合运用追踪看、对比看和迁移看,最后达到贯通看,提升理性认知。所谓贯通看就是从横向和纵向等角度,融会贯通地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学生从中提升理性认知,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这也是审辩性思维的重要体现。例如,本课的结构化板书上图。

通过结构化板书,学生贯通看十月革命,全面认识其时空定位、掌握其历史作用,提升理性认知。从纵向来看,俄国是较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由于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俄国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帝国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上,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抓住和利用了一战与革命的时机,采取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方式崛起,避免了俄国的分裂,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有潜力的国家。并于1922年成立苏联,随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以后苏联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从横向来看,十月革命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主义国家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期。苏俄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间架起了桥梁。同时,苏俄地处东西方之间,其存在和发展是对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构建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挑战。总之,从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国家命运与世界进程相互影响,同频共振。

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十月革命进行时空定位,全面、公正地评价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立意。由此,学生提升了理性认知,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增强了审辩性思维。

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尝试灵活运用“五个看”教学策略,潜移默化中培养初中生的审辩性思维。

【注释】

[1]谢小庆:《审辩式思维》,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年,第13页。

[2][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7页。

[3][4]季正聚:《科学认识十月革命的几个重要问题》,《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第38页。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七颗钻石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国的出行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浅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戒”
颜色革命
哥德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