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聪,谭奇纹
(1.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王×,女,63岁。因“唇部红肿反复发作10 a余,加重2个月余”于2020年03月01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就诊。患者唇部及下颌部肿胀麻木且不伴疼痛感,自觉乏力,纳差眠可,小便黄,大便干,1 d~2 d一行,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查体:唇部及下颌部红肿,张口受限,眼睑及两颊部无水肿,血常规、尿常规、甲功无异常,血生化示甘油三酯 1.79 mmol/L,总胆固醇7.85 mmol/L。给予口服中药五苓散加减治疗,效果不佳。2020年4月10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刻下症见:唇部及下颌部红肿麻木不适,无疼痛,伴双手十指指尖肿胀。舌淡黯,苔滑,舌体略胖大,有裂痕,脉濡滑。纳一般,眠可,二便调。查体:唇部及下颌部红肿麻木,张口受限,眼睑及两颊部无水肿,双手十指指尖肿胀。诊断:水肿(肺气不利,脾湿不运);治则:宣肺行水、健脾除湿。治法:①火针疗法:患者仰卧位,患部常规消毒,选用0.5 mm×25 mm环球牌钨钢合金火针,火针用酒精灯烧至红透变白后用围刺法点刺唇部红肿区,垂直刺入2 mm,迅速出针,火针点刺法宜浅刺,针刺后用棉球按压并嘱患者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每7 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一周。②常规针刺:a.仰卧位取穴:合谷、水分、水道、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复溜(以上穴除水沟外位均双取)。常规消毒后选用0.30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直刺,进针约25 mm,留针25 min。b.俯卧位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三焦俞、委阳(以上穴位均双取)。肺俞、脾俞以0.30 mm×40 mm毫针30°角斜刺20 mm留针15 min。膀胱俞、三焦俞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进针约20 mm。前5次每天针一次,针刺5次后休息2 d,之后每隔1 d针刺1次,共针刺8周。
3个月后随访自诉唇部水肿未再复发。
按语: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属中医学“水肿”范畴。《景岳全书·肿胀》记载:“凡水肿之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中医学认为,水液在体内运行通畅赖于气的温煦与推动作用,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失司、脾肾无力推动水液的一种表现。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失司行水不利,日久湿邪挟瘀为基本病机[1]。此患者日久经气不利,气血瘀堵,水湿之邪溢于唇部及下颌皮下,阳气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则久久不消。
针灸治疗水肿,早在《针灸甲乙经·卷之八》就提到“水肿,人中尽满,唇反者死,水沟主之”,后来《针灸资生经·第四》记载“水肿惟得针水沟……灸水分,最为要穴也……水肿不得卧,阴陵泉百壮”。
火针古称“燔针”,火针疗法具有祛寒除湿、泻火解毒、调理脏腑、温阳补虚、消肿散结、敛疮生肌、除麻止痛、祛风止痒等功效,临床广泛运用于内外妇皮肤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本案患者唇周肿胀麻木,运用火针可通过温热刺激唇周部位以活血行气,直达病所,起到消肿除麻、活血化瘀、调节微循环的效果,从而促进患部水肿吸收,消散。本案患者局部水肿是因气化无力不能推动水液运行,而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以手足阳明经循行过唇周,且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选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以充补大肠经经脉气血,使肺气通调以利水湿。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针刺水道可促进水液排泄,以消水肿。针刺水分及三焦俞可调理三焦运化之功,使水液输布正常,则水肿自消。同时针刺膀胱俞可调理膀胱储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以求通利水道而达利小便消肿的目的。配合阴陵泉健脾祛湿、复溜温肾利水。针刺肺俞、脾俞、肾俞及三阴交可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本,配合足三里则扶正利水[2]。
本案采用火针、针刺合于一体,临床疗效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