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灵,邱满玲,徐朝阳,刘光辉2,
“目生于肾”一词首见于明代王肯堂所撰《证治准绳》[1],眼科专著中首载于明代傅仁宇所撰《审视瑶函》[2],其曰:“大抵目窍于肝,生于肾,用于心,润于肺,藏于脾”。目即为眼,为人体的视觉器官,能射光明,视万物,察秋毫。“生”字作动词时含义有“产生”“生产”“生长”“长出”等。“于”为介词,用于引出行为的时间或处所,释义同“从”“在”。“目生于肾”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即目为肾所生发之意。笔者拟结合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学相关研究,对于“目生于肾”的内涵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启发思路。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开始。《易经》[3]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天下大道,阴阳交合,乃生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亦谓:“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目视精明,源出阴阳,《灵枢·大惑论》[4]谓:“阴阳和抟而精明”。清代张隐庵在《灵枢集注》[5]注释道:“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精,精上传于神,共凑于目而为精明”,说明阴阳和抟、交互作用才能形成视觉,目视功用由之而生。故人之目“究其源,实阴阳蕴气之始”[2]。然而,肾为水火之宅,寓真阴涵真阳,肾中阴阳乃一身阴阳之根本,全身脏腑莫不因之而生发,目器亦是如此。诚如《景岳全书》[6]所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目器除生发与肾中阴阳相关,目视功能亦有赖于肾中阴阳。清代黄庭镜在《目经大成》[7]中将肾中真阳比风日、真阴喻月露,谓:“风日培于外,月露渥于内,内外相资,则阴阳和钧。远近发用,各得其宜”,认为目视功用的发挥与肾中阴阳密切相关,阴阳相交,方能远近发用,水火相融,方得神明自如。
一旦体内外某些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精、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目窍就会发病。国医大师廖品正教授认为,内眼组织结构精细脆弱,其阴阳较之外障眼病更易失衡,阴阳失去“和抟”影响视瞻功能[8]。在内障眼病中,近视、远视等病与阴阳失衡关系最为密切。阳衰过阴,火少则神光发越不能,故能近怯远,是为现代医学之“近视”;阴不配阳,水少则神光收敛不及,故能远怯近,是为现代医学之“远视”。《目经大成》直接责之于肾之阴阳,认为若肾中阴阳失衡,则发用失宜,“能近怯远,能远怯近,不几桑榆晚景之渐乎”[7]。现代中医眼科体质研究结果[9]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在一项4340 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阳虚质人群的近视率高达65.2%,而近视者中阳虚体质占28.0%,明显高于其它9 类体质人群的近视率。
在临床中,调理肾阴肾阳、实现阴阳和抟是治疗眼病的重要方法。罗晓燕等[10]分析了既往近视临床研究文献,发现滋肾阴或温肾阳法是近视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其他内障眼病中,亦有类似调理肾阴肾阳的应用[8]。
精是构成人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1]。《灵枢·大惑》[4]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意为眼睛的形成、发育均是五脏六腑精气不断输注的结果。同时,目视功能的发挥及维持,亦为精气加持的结果,《目经大成》[7]谓:“真精真气,百骸滋其培渥,双睛赖以神明”。然而“真精者,乃先后天二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2];“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4]。肾中先天之精是人身之根本,决定人体的生长发育,亦决定眼目的生长、视瞻的发育。
目器的生长、发育及退行变化规律与肾精的盛衰基本同步。幼儿时期,肾气未充,神气未全,神光发越不及,视力弱于成人,即所谓“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随着年龄增长,肾气盛,肾精充,双目灵动,视瞻精明,察辨万物。年老则肾气虚,肾精亏,晶珠渐混,神膏退变,目视昏蒙,不能远觑。《目经大成》认为老年时期目器之变化乃“天真日衰,自然精光渐减,犹月之过望、星之向晨也”[7]。
古代先贤重视肾精对目器功能的发挥,认为“骨之精为瞳子”,即肾中精气上承汇于瞳神。若肾精足,则真精生神,神光发越;若肾精虚衰,则神光发越无权,所谓“精散则视歧”[4]。清代傅仁宇[2]将视瞻昏渺多责之肾精虚损。肾精一虚,则阳光独治,壮火食气,无以生神。傅氏以滋阴养肾或大补精髓为治法,方用明目地黄丸或龟鹿二仙膏。盖养肾则精生,精生则神生。再有神光自现之病症,傅氏与刘耀先[12]二贤皆视其乃肾精大伤之故,目光主于肾,肾精亏损则相火妄动,孤阳飞跃而神光欲散,皆以补水宁神汤救之。
当代中医眼科流派庞氏眼科善用六味地黄丸、右归丸、杞菊地黄丸等以补肾填精,治疗小儿皮质盲、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颇具效验[13]。韩红波等[14]在40 名弱视儿童的治疗中,发现相对于单用综合训练,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训练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速度更快,立体视锐度改善更佳,表明滋补肾精对于改善视功能具有积极作用。郭承伟[15]总结多项临床研究文献发现,从肾精方面论治多种眼部疾患疗效显著。这些都提示从肾精角度出发论治眼病,在当代中医眼科临床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行相生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按五行理论,肝木生于肾水,目窍于肝,目窍瞳神是以派生于肾水[16],如《审视瑶函》[2]所曰:“青睛之内一点黑莹者,则为瞳神,属乎肾水”。瞳神为五轮中水轮,唯其能射光明、照万物,内受神水涵养。“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神水是由肾中真气化源而生。肾主水的功能正常,则神水正常,目视功能正常[2]。《目经大成》[7]谓:“肾主水,水热则沸,寒则冰,动辄乱明,静能照物”,意为若肾主水功能异常,视瞻则如灯烛摇晃,光影乱动,不能照明;肾主水功能正常,视瞻则如水静波平,倒照物影。是谓肾水涵木,肾水亦能涵目。
同时,肾为水脏,在调节全身水液代谢与输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4],但是目处高位,非肾中阳气蒸腾气化,脏腑之津不能上达。津液升腾于目外为润睛明目之泪水,升腾于目内则为涵养瞳神之神水。目得泪水滋润则澈净,得神水充养则清明。
鉴于此,若肾水不能上济于目,或肾阳无力气蒸腾气化,则目失濡养,睛不明,珠不润,碜涩生,甚者或有视物昏渺、神水将枯之危。黄庭镜[7]将干涩昏花一病归因于熬伤神水所致,认为宜行滋源培本之法,以达源泉随化。这一理念对于当代中医眼科临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现代临床研究[17-18]表明,滋阴补肾法对于肝肾阴虚型干眼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髓由肾精和水谷精微所化生[11],《素问·逆调论》[4]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藏精生髓,所生之髓皆上聚于脑。脑为髓海,目系上属于脑。《医林改错》[19]云:“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这些反映了中医眼科对肾、髓、目关联的认识。
肾藏精生髓,目系为髓,是故目系派生于肾。肾精丰足,髓海充实,目得所养,精明而察秋毫。若髓海不宁,则牵引目系,视定为动,故见“入脑则目眩以转”。《灵枢·大惑论》[4]中也有此类记载:“故邪中于项……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充,目失所养,神光无以发越,昏花而难辨物。李晓静等[20]对265 例脑瘫患儿进行了观察,发现脑瘫患儿常伴各类眼部疾患,其中视觉障碍的患儿占47.9%,这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功能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学中,视神经是眼与大脑之间的信号传导组织,视觉是眼球、视神经与大脑共同协作的结果。视网膜上感光细胞接受光线的刺激,视神经将这种刺激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神经是脑白质的一部分,视神经外包绕的3 层脑膜是颅内硬脑膜、蛛网膜与软脑膜的延续[2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眼和肾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可通过免疫反应诱发疾病,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d uveitis syndrome,TINU)即为自身免疫介导的眼肾综合征[22]。除此之外,基因的缺陷可以诱发疾病累及眼、脑、肾。Lowe 综合征是一种OCRL1 基因突变引起的与遗传有关的眼脑肾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眼、脑、肾三联征象[23]。这些在一定程度提示眼、脑与肾之间可能存在深层次的联系。此等亦是为目系连于脑、目系本质为髓的佐证。诚然,其间的关联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释。
综上所述,“目生于肾”一说是基于肾目关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要理解“目生于肾”的含义,可以结合肾中阴阳和抟、肾精培渥、肾水涵养、肾生髓海等思路进行考量。“目生于肾”的理论也为目病从肾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临床可从调节肾中阴阳、滋养肾精与肾水、生髓充脑等方面来治疗相关眼病。当然,以上解读仅为笔者一家之言,希以此为引玉之砖,启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