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摘要: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其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多方参与才能加快建设步伐。本文从教育治理的视角出发,通过三种路径探究以学校为治理主体,提升治理能力;政府加强服务,确立建设方向;社会多元参与,加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教育治理;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现代化
引言:
随着国家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策略的提出及发展,教育信息化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根本性的进展。由于过去的基础教育主要路径是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路径,这种路径限制了学校的自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但随着治理体系的改革,如何继续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确立主导地位
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政府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学校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以政府的要求为方向作指导。虽然学校、社会是重要因素,但是却不具备一定的自主性[1]。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关系主要由政府进行掌控,从国家目前提出的相关政策来看,政府主导的管理思路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应当加强自身治理能力的建设,以配合学校的未来发展的模式建设。研究表明,目前一些学校在对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会产生一定的顾虑,影响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掌门人”,需要有清醒的认知与决策,需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除了主要领导的認知决策要清楚之外,学校对于信息化发展整合能力也需要有清醒的认知。比如在学校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领导小组”,专人专做,同时统合学校其他部门,共建信息化平台。将学校事务信息化,同时还能减轻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压力,节约工作时间,将学校的重点工作转化到教学上。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教师工作,同时也是让学校能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的一种途径。
二、政府加强服务支撑,确立基础方向
当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推荐缺乏相应的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政府作为整体方针的制定者与公共事务的服务者需要加强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2]。在以学校治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制度设计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以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教育信息化建设往往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制度制约,只有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才能引起学校的重视,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变革。作为顶层设计者,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校发展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上级主管部门在为学校提供服务支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信息化过程中所需的“物理资源”、“数字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例如在物力资源方面,学校通常需要主管部门配置网盘,云盘空间,需要保证学校在教育系统内部的访问速度等。或是对于服务器的维护以及病毒防护等问题,需要进行统一配置,统一维护以及统一管理,避免因单独的服务器问题造成网络的大面积瘫痪给学校带来麻烦。在数字资源方面则需要主观部门提供优质的学科资源网供学校的教师以及学生使用,用以减轻教师以及学生在出题或者是查资料时出现的问题。人力资源方面则需要在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主管中心,将教师及各学校的的意见进行整合,提高效率。同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还应考虑到各种机制问题,明确不同问题间的责任主体,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监督机制、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交流、均衡机制等,保证区域内信息化建设的公正与均衡。既照顾了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又满足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要求。政府的制度与服务支撑学校的发展,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社会多元参与,加速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能只靠政府支持,社会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社会的多元参与更多的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企业参与需要政策支持。在社会多元治理的理论支持下,政府就需要将市场转移给企业所处的供给方,通过政策和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了解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差异化需求[3]。提供灵活和开放的接口给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以帮助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自治发展”。在学校方面,需要运用合理的策略与企业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比如目前部分学校在合作企业有专门的工程师解决问题,学校也可给企业提供合适条件,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有效的合作能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也是参与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学生是信息化建设的收益者之一,相对而言,部分学生家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明确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电子设备会损伤孩子的视力,网络成瘾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学校需要制定合理且积极的策略帮助学生家长转变思想,理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例如可以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家长进行旁听,利用课余时间对家长进行政策宣讲等等,让学生家长意识到教育现代化是什么,具有何种重要意义。由于现代的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学校如果只是依靠政府主导,在技术上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通过社会的多元参与,让新技术能够更快的走入学校,走进教师以及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才能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所在。
结束语: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学校能够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所带来的福利有哪些,作为学校的主管领导在面对新技术,新时代的浪潮推动下要读懂政策,做好决策,加速走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贾璐.基于物联网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1):3.
[2]吴筱萌,魏戈,徐月,等.教育治理视角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研究[J]. 2021(2019-8):50-56.
[3]张伟平.教育治理视角下的县域教育信息化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