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宇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人心,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成为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圍,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引言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主训练的意识,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积极性较低,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在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引入游戏教学法,将学生参与训练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出来,这样还能深入挖掘学生自身的体育潜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制定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提供科学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从而实现更好地发展。
一、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氛围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格外注意课堂氛围,秉承启发性原则,充分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对体育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目的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需要坚持目的性原则,必须要认识到组织游戏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课程教学的实施,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展开,从而为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而并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学生做游戏。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训练与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将学生注意力快速吸引过来,从而形成更加浓厚的体育兴趣。学生在所创设的趣味情境中,能够获得深刻的角色体验感,逐渐体会到学习与训练的乐趣,从而全身心融入到游戏与学习中。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快速跑”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教学内容,创设“猫捉老鼠”的情境,一些学生需要扮演“猫”的角色,其余学生需要扮演“老鼠”的角色。游戏开始之后,扮演“猫”的学生需要追捕扮演“老鼠”的同学,时间规定为10分钟,比较哪个“猫”追捕到“老鼠”数量最多,获胜者可以被赋予“猫王”称号,并获得相应的奖励。为了提高情境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游戏中播放“猫捉老鼠”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快速跑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通过有效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对于学生对体育学习与训练积极性的提升十分有益。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同学生之间实现了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在彼此的帮助、配合、鼓励与启发中,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体育学习与训练的乐趣,促进学生整体体育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讲解立定跳远的技巧、动作等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这些方法,教师需要开展相应有效的训练活动,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挨个练习跳远,这样枯燥的训练方式不仅难以保证教学效率,还不利于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此时,教师便能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训练。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会参与到“跳格子”比赛中。以操场为训练场地,教师先挨个画出10个长度为0.8米的正方形,格子两端分别站一个小组的成员,然后两组开始猜拳,胜利的一方可以跳出一个方格。两组相遇之后,需要从对方的间隙中跳过去,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就是胜利者。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能够营造愉悦、自由的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三)优化评价模板,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信心
小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可,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教学中,需要善于采取激励性评价语言,充分认可与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体育训练的自信,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喜欢上体育课程。此外,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会更有动力参与到体育学习与训练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羽毛球”时,为了帮助学生灵活掌握发球、击球技巧,教师可以开展体育游戏比赛,采取小组双人混打的方式,有序开展羽毛球训练。在比赛过程中,为了获得最终的胜利,学生需要争取赢得更多分数,正确运用所学的发球、击球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战术上的意见,如为了干扰对手接球的节奏,学生可以将扣杀、高远球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接球的准确率,学生可以根据羽毛球的位置,适当调整步位移动。根据规范的羽毛球比赛规则,教师要在一旁监督与及时纠正学生动作,保证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同时,当教师发现比赛中的不公平现象时,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增强学生规则意识,要让学生牢记体育训练的初衷。游戏结束后,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教师可以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指出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意见,让学生更愿意接受。通过采取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训练的信心,能够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指导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结语
综合而言, 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创新与改进现有教学策略,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与趣味,创设愉悦、宽松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保持积极态度。而游戏教学法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优化评价模板等方面入手,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龙.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118.
[2]朱会会.基于游戏化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21.
[3]郁晓丽.多样化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灵动起来——对小学体育多样化教学实践的探索[J].教育界,2021(1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