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知而教 为深度而学

2021-01-03 10:17石小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4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石小燕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性诉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往大包大揽、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自主性与能动性的调动来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深度学习角度,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基本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學;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一、引言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的完善主要靠自身知识结构同外部环境直接的碰撞,由此产生的争议性问题的不断解决,促进了个人认知结构的持续重塑。而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自主性与能动性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深度学习的理念在本质上与构建主义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深度学习相较于浅层学习,更强调学生的主动认知与深度加工,是一种高水平的、主动的学习模式。与“满堂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处境不同,深度学习依赖于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调动。

二、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持续,主要是靠学习动机的驱动。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可知,兴趣是促进学生动机产生的根源性因素,特别是对于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自主性差的初中生而言,兴趣对其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一点可以被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为学习优势。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创设趣味教学情境,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来引导学生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在于以更直观且生动的方式来呈现语文知识的应用情境,通过对学生感性认知与感性共识的调动,促进其理性认知经验的构建,以此来达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1]。依照不同的课程目标,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可以是多样的,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动画、音频等来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并且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引入与课堂新知相关的争议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导入语文知识,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以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材中《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教学为例,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巴特勒上尉所谓远征中国的胜利的回信,信中极尽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强盗行径的谴责。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课外资料,拓展这封信写就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涵与价值。教师可以借助圆明园的复原图纸与当下的圆明园遗址进行对比,或者借助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记录电影《圆明园》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圆明园是如何从一座旷世园林沦落到被破坏焚烧的境地,从情感上加深学生对课文中观点的认同感。

三、推行翻转课堂,促进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网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借助微课、视频等形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前置,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其知识获取与认知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对比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在于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学习信息的获取环节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教师就能够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与学生探讨疑难问题,并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剖析,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二次内化。学生通过课下自学,也能够有准备地进入语文课堂,进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

以部编版九年级(上)教材中《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兼具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的古文,文章整体篇幅较长,字句精炼,音节和谐,生字也比较多,初读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自学任务,将文章诵读的视频或音频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生字认读和文章的整体跟读,并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这些基础性学习任务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而不必占据过多课堂时间,这样师生就能将时间与精力集中于对文章含义与主旨的深度探讨中,促进对文章的深度学习。

四、设计任务清单,驱动深入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许多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对教师的结论性知识灌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是阻碍其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师也转变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要善于借助问题或任务,驱动学生深入、独立、自主思考,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与探究的空间[2]。一味的大包大揽有时反而会起到“水过地皮湿”的效果,无法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

比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教材中《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清单,用于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任务1:说说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

任务2:找出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和环境描写,并分析对人物刻画所起到的作用;

任务3: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文中对应的体现;

任务4:如何划分本文的层次结构?每层的基本内容如何概括?

诸如此类的任务清单,分别从文章内容、结构等方面层层递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展开思考。在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清单的同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思考进行思路与方法的引导,并注重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而非直接告知学生答案。否则任务清单对学生的驱动作用就会失效,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也难以达成。

五、结束语

在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环境下,以结论性知识灌输为主的功利化教学倾向的弊病逐渐凸显,教师传统的授课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要。因此,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课堂角色,赋予学生更积极、更自主的学习状态,转变语文授课模式,师生两端综合发力,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波.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河教育,2021(08):22-23.

[2]朱迁.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J].天津教育,2021(15):136-137.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