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书
摘要:使用学具不仅可以将抽象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以及探索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具的充分使用,根据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对学具的感知,并且让学生在使用学具是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技巧,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丰富,如果教师一味的向学生讲解抽象知识,那么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具的科学使用,不断的激发和刺激学生当前的感官之后,再将内外因素进行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学具的利用下掌握必备的学习技能,解决在后续学习时所存在的难题,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利用学具的作用
为了使小学数学能够具备先进性的特点,教师要融入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构建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氛围,以此来引发学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相对应的数学知识,在反复探索和实践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这一背景影响下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具本身的优势,不断的开阔和调动学生当前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将内心想法转变为具体的动手操作行为,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当前的随机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较为强烈的阶段,学生需要在感性材料的知识下掌握相对应的知识,并且通过直观性的理解来形成由内到外的认知心理活动。教师在班级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思维认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印象,还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锻炼,利用学具的方式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并且强化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探索符合自身思维特点的学习方式,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学具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活动是引领学生正确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动作和思维进行广泛的衔接,在动手操作中验证自身的想法,并且还有助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的探索相对应的学习活动,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效率提高[2]。另外在班级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创设贴合于学生当前活动思考特点和探索思维的教学环境,真正的操作相对应的学具,获得更加丰富的感知以及认识。多方位地扩展学生当前的学习思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测量”,为了增强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一下在操场上1千米的距离。在学生实践初期,教师可以先讓学生测量一下自己每一步的长度,之后再进行计算在操场中走相对应的步数,以此来得出千米的距离。当学生完成这一部分学习活动之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撰写导学案的方式,表达自身在实践中的一些经历以及启发等等,例如在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在哪些环节容易出错等等,让学生能够反思自身在使用学具的整个过程,认识到学具在日常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提升当前的学习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在后续学习时如果遇到困惑,那么可以充分的发挥学具本身的优势,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难关,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较为突出,通过掌握不同的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当前的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学具的使用多方位的锻炼和培育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满足课程教育的要求以及标准[3]。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讲解“位置和方向”时,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在班级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在野外利用指南针的方法,之后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在放学时利用手中的指南针,绘制从学校到你家的地图,只要同学们能够标出方向就可以了。”在为学生布置完这一任务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实践活动,并且也可以在绘制过程中全面的培育学生当前的位置感知能力,在逐步探索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影响。
结束语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落实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育,让学生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和实践操作相互的连接,以学具为重要的载体,符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认知特点,让学生通过学具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断的强化学生当前的学习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焦玮玮.浅析小学数学中学具使用思想的渗透教学[J].学周刊,2018(13):36.
[2]徐万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8(6):98-99.
[3]梁俊德.小学数学中学具的教学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