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活动策划“三定机制”创新与实践

2021-01-03 12:06杨津津马一杏李寅秋
学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农业

杨津津 马一杏 李寅秋

[摘 要]该文重点探讨科普活动的现状及问题,结合江苏省农学会科普活动实践,阐述了依据“季节、对象、需求”为要点的农业科普活动策划“三定机制”(即:以季节定主题、以对象定形式、以需求定内容),并结合活动成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 科普活动 策划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10-0055-05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科普的重任与科技创新比肩,是全面实现科学价值的两翼之一,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力量。有效的科普传播可以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将科学知识渗透进全社会,将科学精神融入人们的生活。近年来,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额共计185.52亿元[1],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477个,平均每94.79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普经费支出中,有75.09%用于科普活动开展和科普场馆建设。同时,融媒体、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科普活动和场馆中广泛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随着科普条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科普需求从单纯科学知识的普及转变为科普和教育交叉融合,科普研学、体验式科普活动成为新的热点。2020年,在出行受限的情况下,全国超1.1亿人次参加了全国科技周线下科普活动。与日益旺盛的科普需求相比,目前的科普活动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呈现出刮风式、运动式科普势态。此外,科普活动策划理念相对落后、活动覆盖面小、活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愈发突出,“科学普而未及”。低质、低效的科普活动成为阻碍科普教育工作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由此,创新科普活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科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科普工作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科普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府推动下,发展成为“科协主导、社会参与”的“一主多元”科普格局[2]。各级科协组织作为科普的主力军,在科普实施实践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科普工作机制,搭建各类科普工作平台,又着力打造了全国科普日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科研院所、学校、科协所属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大众传媒、研学机构、企业等市场力量广泛参与,开发了一批特色科普产品。多元化的社会参与使得整个行业呈现出市场性与公益性并存的特征。《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这就从法律层面上引导了全社会投入科普事业,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科普发展的新机制[3]。目前市面上集聚的一批社会化、市场化机构,如科普旅游机构、自然科普教育机构以及农业园区升级转型的科普教育基地等,为科普注入新活力,整个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态势。但从整体来看,从业单位主要是专职人员5人以下的小微型民间机构,市场盈利能力低,相关行业机构和人才都存在很高的竞争强度。

目前,我国科普产业的产值规模约1000亿元,商业利益的驱使也对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存在不少问题[4]。与社区科普、校园科学课程相比,农业科普具有典型的主题特征,其受季节性、周期性乃至场地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光、温、水、气、土壤等内容,粮油、果蔬、花卉、茶叶、畜牧水产、蔬菜等丰富的农产品[5],以及农业育种、农业生态环境等特色资源,赋予了农业科普丰富的内涵。但由于农业科普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的课程开发理念,使农业科普活动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科普活动同质化严重,形式化现象突出,缺少沉浸式体验的科普活动。农业科普活动一般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等载体[6],为受众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科普活动。但由于缺乏教育理念,同质化问题明显,例如不少农业园区提供磨豆浆体验和作物采摘,大多数仅配合简单知识罗列的科普讲解,知识传播效果差。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活动组织者过分注重拍照、证书、写新闻等流程,而忽视活动执行效果以及互动中的反馈,本末倒置,使得观众的体验感不强。二是活动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不同主题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影响公众参与科普的积极性[7]。以青少年科普为例,低年龄段儿童更需要在“玩”中激發学生对农业的兴趣,中年龄段青少年更注重观察、实践探索,侧重在“做”中让学生获得多元的教育经历。高年龄段青少年需注重科学探究、实验创新,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目前农业科普活动及产品,往往不分年龄段,更不注重需求对接。以最常见的科普讲座为例,内容往往缺少更新,更不会因为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探索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三是活动不成体系,无法展示农业之美、生命之奥秘,难以培养科学思维。农作物生长具有随机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作物的生命历程中涉及各种结构力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交叉知识,更需要从业者挖掘与融合,并结合受众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内容的不确定性虽然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活动往往更具有临时性,如水稻成熟时割稻子、水果成熟时摘果子,难以让学生在农业劳动实践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增长农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二、江苏省农学会科普工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农学会认真履行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职能,五年来,累计举办科普活动300余场。在大量的科普活动实践基础上,江苏省农学会探索出“以季节定主题、以对象定形式、以需求定内容”的科普活动策划机制,通过策划沉浸参与式科普活动,有效提升科普覆盖面,科学传播效果显著提升。

(一)以季节定主题,打造应时应景的科普活动

“以季节定主题”是指根据四季中不同作物的变化和同种作物不同生命周期中的特点,策划系列主题科普活动。例如,“寻芳”系列科普活动,以梅花、桃花、荷花、豌豆花、鲁冰花等不同季节的特色作物作为主题开发系列产品,在花田中感受四季变化。同时也可以依据二十四节气,如清明青团、冬至水饺等开发“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系列科普,在传统美食中感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种主题变化依据季节,整体活动形式变化不大,便于制定全年科普计划。

作物的生长包含很多生命科学知识,以“水稻的一生”为例,需要经历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发育期、开花结实期,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病虫害,江苏省农学会依据不同节点开发了“水稻发芽试验”“插秧记”“稻田生态调查”“揭开水稻高产的神秘面纱”“收获时节‘稻’了”“秸秆造纸术”等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不仅有参与度高的插秧、收稻农事体验,严谨的千粒重和水稻发芽试验,富有创造性的秸秆艺术纸DIY,还有亲近自然的农田生态调查。按节气科普、依农时活动的形式,不仅让受众学到了相关知识,树立了讲科学规律的意识,更潜移默化地在活动受众心中根植传统农耕文化乡风文明,激发文化自信。

(二)以对象定形式,打造因人而异的精准型科普活动

以对象定形式是通过精准挖掘不同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兴趣点、人数数量等内容,深入挖掘受众群体的活动需求,制定符合受众的科普形式。以“蔬菜花园”系列课程为例,此课程围绕花园中的常见问题(土壤、昆虫、物候收获等),开展了校园版本的格子菜园和亲子家庭版本的一米菜园,两个版本有不同的形式和侧重点。校园版本主要使用场景为每周固定科学探究课,全年级同时上课,活动时长一般为2小时。针对人数多、时间长的特点,将讲座流程优化,分为视频引入、互动游戏、知识讲解、实践、观察记录、提问互动等模块。为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并巩固课内学习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开发了《学生手册》,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实验过程。同时开发了“蔬菜历险记”“昆虫步道”等多人互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根据课程内容开发配套展品,如雨水收集器、水发豆芽套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亲子家庭的一米菜园充分利用学会楼门前的废弃土地空间,利用蔬菜花园的规划建设、种植养护、定期完善等过程,设计模块化课程。为满足亲子家庭深度参与农事的需求,学会将菜园内的每一步劳动实践与科普知识相融合,并根据花园美化需求以及实践产生的废弃物开发了一系列手工实践体验,开发了“土壤与种子”“我的花园我做主”“植物与生活”“农业科技”“物候与农业”“收获”等六大主题模块,在动手捡石子、土壤改良、品种选择与种植、为植物搭房子、用废旧瓶子打造自动喷淋装置、花园美化等实践中,结合简短的主题讲座,感受每一项劳动的目的、意义和知识。“以对象定形式”精准匹配了不同对象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极大提升了受众的知识吸收效率。

(三)以需求定内容,打造用户导向的产品型科普活动

以需求定内容是指以用户自主需求为导向,结合现有农业资源进行精准化内容推荐及活动策划与定制,此过程需要系统化的需求评估,从而挖掘用户的真正需求。每年寒暑假期间开展的雛鹰假日小队活动是中小学生重要的课外探索,主题要求相对明确,家长在挑选时更有目的性,但往往出现活动内容仅围绕标题的某一个关键词的情况。以某年的环保主题雏鹰假日活动为例,垃圾分类作为关键词的活动充斥市场,但学会通过深入系统评估,发现小队除了需要了解垃圾分类,更需要对不同垃圾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探索。学会结合学生需求,增加了垃圾回收利用论文探究辅导,帮助孩子掌握科学方法和论文写作格式,帮助他们进行课外深度探究。定制化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真正了解青少年的需要,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让青少年真正参与到活动中[8],还为孩子展现个性化能力和特点提供舞台。

针对家长在绘画技能、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需求,学会与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团队定制了“翼起飞”“守护蝴蝶”“童手绘科普”等特色主题研学营,既提升了受众的手绘能力、动手能力,又学习了科学知识,一举多得。为满足南京某小学系统化提升学生农学素养和对农业科研过程了解的需求,学会定制了“农科小镇小小农学家”主题夏令营,从认识土壤、播种到植物的扦插,从农耕文化到“走进基因世界”,研学营不仅有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普及,还有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递,针对性强、知识密度高、学做一体的课程让农业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普产品满足了受众深层次科普期待,解决了科普活动质量不平衡、内容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科普现状,并进一步提高科普传播效率。

三、政策建议

(一)在学会科普条件和能力建设上加大支持力度

农业科普活动是一项普惠性社会服务,需要政府加强支持力度,探索多层级、多形式支持方式。一是加强对学校等单位的支持力度。可以教育部门为主导,设立校园农场建设及维护、农业课程开发等项目专项资金。二是加强对农业园等农业科普重要场所的支持力度。评选一批代表性的农园,加强推广宣传,并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提升园区科普活动质量,帮助农业园健全自身造血机制,促进科普活动持续性发展。三是加大在农业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普信息服务公益平台。整合平台融合基地、农业科普教师、基础课程等数据信息内容,并集成活动发布、活动推广和课程评价等需求端口,打造一体化农业科普服务平台。平台的搭建可让学会的课程、农业基地的场地与学校的教育需求、市场的消费需求相匹配,促进农业科普行业健康发展。

(二)依循农业特点,健全农业科普课程开发和评价体系

农作物的生长与季节性赋予农业科普丰富的内容。面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普活动产品,农业科技社团等专业机构可依据活动经验建立一套符合农业特点的科普课程开发方法,开发涵盖作物、果蔬、植保、生态等特色化基础课程模块。各需求主体可通过“点单式”自助组合成符合基地特色的农业科普活动课程。同时,活动课后评价相关信息可进一步提供给农业科研院所相关科普研究团队,根据课程的目标群体、科学内容、体量、实践操作、安全规范、执行方法、课后评价等内容进行规范研究并形成标准。研究成果可以转化成对未来农业科普实践的指导,进而改善、提升农业科普活动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三)营造崇尚农业科普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业科普活动是一项专业性社会服务,师资水平是活动效果的基础保障。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社团,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农业科普等实践活动,培养职前人群的科普意识,增强其对科普工作的热情。适时推动江苏高校探索建立农学教育相关专业,基于正规教育和研究体系培育科普相关行业人才,储备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针对农业科研人员,设立考核体系,优化职称评审内容,打通科普人才晋升通道,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农业科普。同时加强对涉农单位科研人员、研究生志愿者进行针对性讲解技能、活动策划等教育能力培训,促进农业科普队伍规范化、职业化。

参考文献

[1]刘垠.2019年我国科普经费超185亿元,线上参与模式成亮点[EB/OL].(2020-12-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977306466411695&wfr=spider&for=pc.

[2]蒋庄德.科学家要承担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J].西部大开发,2016(9):82-83.

[3]陈晓岩.浅谈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发展[J].科技信息,2011(3):158,167.

[4]赵东平,赵立新,周丽娟.加强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J].学会,2019(3):57-60.

[5]张立舒.梅州市农业科普产业发展问题与路径选择[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6]冀献民.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456-460.

[7]孙梦迪.信息化背景下科普传播体系构建研究(1994-2016)[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8]邱芷炫.少先队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德育价值研究——以南京市N小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基于科技场馆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探讨
论科学化运动协会的儿童科普活动
农业科学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