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妍 韩晋芳
[摘 要]原始創新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短板。要实现更多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就要从源头出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和科技发展变化对原始创新产生了新的重要影响,而我国在原始创新的投入、产出、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地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科协组织在服务原始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尚不充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协组织应顺应开放、融合、协同、负责的发展趋势,努力在学术交流、期刊建设、国际科技奖励及构建科研协作网络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科协组织 目标路径
[中图分类号]G311;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10-0027-05
原始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支撑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时期中国“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重构,面对基础前沿研究领域的空前活跃,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将愈加迫切。
一、当前原始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一)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对原始创新的影响
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持续增加,导致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也在不断调整,规则重构也随之而来。欧美发达国家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有明显的焦虑感,加大了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防范和遏制力度。以往研究表明,科学研究的逆全球化阻碍了正常的知识流动,技术创新的逆全球化制约了技术的转移和扩散,经济贸易的逆全球化导致了全球资源链、产业链的断裂[1]。加之防疫常态化的影响,科技资源的流动、科技活动的组织均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常的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受到阻碍,造成学术断流,原始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汇聚、思想碰撞受到了严重影响,新的学术交流秩序正在形成。
(二)科技发展变化对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
一是科学的组织化和整合化程度越来越强,融合式创新成为以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人口、健康、信息、安全等)为目标的科研创新新范式[2]。二是科学生产范式发生新的改变,科研众包成为科研活动新的方式[3],将外部创新和竞争引入创新体系内部,打破学科间原有的严格界限,将游离在科研机构外的民间科学家和普通民众凝聚在一起,共同解决科技难题,助推“全民科学时代”的到来。三是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为解决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案,进入了大数据科学范式阶段[4]。四是“互联网+”正在改变科学交流生态,开放科学重塑科学的边界。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以及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采取的开放获取运动,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平等、自由、合作和共享的扁平化发展。五是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也将为记录科研全生命周期、推动学术进步以及丰富学术交流形式的创新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契机。
二、我国原始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研究投入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尽管2019年和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连续两年保持在6%以上,但三类研发活动在投入上的结构比例失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与世界发达国家基础研究R&D经费投入普遍在15%以上相比差距较大。企业、社会力量、社会捐赠等投入比例相对较低。特别是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仍严重不足,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仅占我国总基础研究经费的3.8%,而美国企业基础研究支出达20%左右,日本和韩国分别达40%和50%。
(二)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多领域核心技术尚未掌握
我国科技创新源头仍面临供给不足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ESI高被引论文占全球的比例相比美国较低,引文影响力也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三方专利和PCT专利虽然增长较为迅速,但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5]。以2018年“中兴事件”为代表,我国在芯片技术、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与专用设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汽车、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
(三)领先学科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国际地位
从国家某一学科论文引用量占全球该学科论文引用总量的比例来反映国家学科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材料科学(31.2%)表现上最为突出,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化学(24.9%)、工程(22.1%)和数学(19.9%)学科。然而,中国优势学科的期刊建设却没有跟上学科的发展步伐。材料、化学和数学这些优势学科由中国出版的期刊仅分别有25种、26种和15种,分别是美国出版期刊的23.6%、16.6%和9.4%,是欧盟出版期刊的11.4%、9.0%和6.6%。优势学科在影响力高的国际奖项上也尚未展现出优势。例如,2008—2018年颁发的化学学科国际著名三大奖项,全球累计获奖48人次,但中国无人获奖;再如数学领域的五大奖项,全球累计获奖71人次,而中国仅有1人获奖[5]。
(四)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导向型创新模式,和以企业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型创新模式,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6],但是,以上两种创新模式都偏向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随着知识与网络动态交织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将会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开放式创新还属于新兴事物,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创新体系也尚未建立完善,且缺乏在创新组织模式上的探索。
三、科协组织在服务原始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
科協组织拥有数量庞大的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具有柔性、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的组织特色,可以在知识与网络动态交织时代发挥其独特的组织优势,服务于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将来自不同科技实体、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凝聚起来,承担学术交流、信息网络功能,推动了学科体系发展和交叉融合发展[7]。
(一)科协组织积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启迪创新、促进融合,但学术交流形式化问题较为突出
学术交流是推动和服务原始创新的重要方式,是学会组织的初始功能,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同[8]。著名的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对推动量子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的重要价值。学会是跨专业跨学科的网络组织,倡导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广泛凝聚着各领域人才资源的智慧,这些组织特征均有利于孕育创新和发展创新。近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学术交流品牌,搭建了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了全面、持续的学术交流格局。
然而,传统的学术会议交流形式化问题受诟病较多。传统学术交流正面临着“交流不足、互动不足”的普遍质疑,偏好权威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使得学术交流存在报告化、一对多单向传播、走过场等倾向。此外,学会开展境外学术活动还存在外部限制。例如,在出国指标、外汇指标的获取上要参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需要相应的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全国学会要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对学会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限制较少或基本没有限制[9]。
(二)科协组织实施系列期刊计划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然而期刊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科技期刊是体现学术成果首发权的重要载体。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约占全国科技期刊的42%,是我国科技期刊拥有数量最多的组织系统。多年来,中国科协先后实施了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项目,着力提高科技期刊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大量的科研人员相比、与在国际发表的学术论文量相比,我国的科技期刊在规模与质量上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就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而言,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少于美国(12274种)和英国(6214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占绝大多数(89.33%),英文科技期刊(7.24%)和中英文科技期刊(3.43%)相对较少[10]。我国科技期刊被SCI和EI收录的占比在2%~3%,与期刊自身的基数相比,被收录的比例较低。从我国国际科技期刊平均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来看,与国际顶尖期刊相比,影响力和质量差距较大。国内期刊集约化模式的发展也较为滞后,造成了很多期刊单打独斗的现状和刊物资源的浪费[11]。在期刊出版管理方面,刊号审批制制约了期刊的快速发展。期刊建设向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的方向转化还有待提升[12]。
(三)科协组织积极设立科技奖项,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然而奖励影响力与国际领先学科地位还不匹配
科技社团设立的奖项作为科技评价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是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有力补充。近五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面向广大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开展奖励工作,累计奖励超过了8万人次,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积极影响。
尽管科技社团设立奖项与政府科技奖励体量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在奖励设置的规模、强度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等方面仍与政府科技奖励差距较大[13],与国际奖项的影响力差距更大。总结世界一流学会的发展特点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国际一流学会设立面向全球且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奖项。而我国科技社团奖励以面向国内的奖励为主,例如中国化学会尚未设立面向国际科学家的奖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力学会虽然分别设立了5个和4个科技奖项,但却仅有1个国际奖项[9]。科技社团设立的国际奖项与我国材料科学、化学等部分学科领先全球的科技实力地位还不相匹配。
(四)科协组织在推动融合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上还应有更大作为
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往往是难以通过单一学科研究或传统的学科交叉式研究来解决。在美国和欧洲,一些顶尖学者和科技机构倡议以融合式创新来解决这些重大问题[2]。科协组织应在融合创新要素(技术、制度、组织、文化等)和协调不同创新模式(自主、开放、协同、集成等)上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推动打破各领域条块分割的壁垒,进而推动创新网络体系和生态系统的优化。
科研众包作为新的科研活动方式,将科学研究中的相关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主体和活跃在社交网络上的社会公众)、数据资料、研究创意通过网络技术动态地联系在一起,跨越了时空及传统科研组织边界,提高了科研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3]。以科技社团形式组织科研众包的典型案例是,英国皇家农业学会从1839年开展的长期有奖竞赛,1854年,该协会出价500英镑悬赏“以最有效的方式耕翻土壤和经济地替代犁和铁锹的蒸汽耕田机”竞赛活动,奖金最终由机械耕作的先驱约翰·福勒(John Fowler)获得[4]。科协组织所属学会具备将社会公众或民间科学家的智慧与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进行整合的条件,然而目前在探索科研活动众包、众筹等新的科研活动方式、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上还不充分。
四、科协组织服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与路径
科技社团始终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技社团已经在推动科技建制、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弘扬科学文化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7]。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协组织应顺应科学发展的规律,顺应开放、融合、协同、负责的趋势,努力在学术交流、期刊建设、科技奖励及构建科研协作网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力争成为科技队伍的引领者、开放科学的实践者和创新模式的探索者,为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一)创新服务学术活动机制,构筑学术高地
支持鼓励各级科协组织进一步优化学术会议结构,搭建各类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开展跨学科研讨交流的需求,并且适当提高小规模、高水平专题研讨的比重,激荡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以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改革创新学术交流方式,使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和依托网络的线上交流相得益彰,拓展国际交流的学术圈,构建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学术交流新秩序。择优支持全国学会设立学术交流网站群,建立网络学术会议点,以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网络形成和创新资源汇聚。学术共同体要为鼓励学术争鸣和学术质疑发挥积极作用,倡导求异思维,对个人独创、非共识的学术见解形成宽容保护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多元化科技评价机制。
(二)力推科技期刊中国阵营崛起,抢抓学术信息战略资源
深化科技期刊改革,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围绕优势学科和新兴前沿学科重点布局和创建国际科技期刊,抢抓学术信息战略资源,依托科技期刊汇聚全球智慧。引导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就同一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进行整合优化,推进集约化发展。积极推动科技社团期刊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引进吸收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科研人员进入期刊编委和审稿人队伍,与多国学会协作出版,带动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期刊学术交流机制,实现科技期刊定向推送和精准推送,提升科技成果的传播效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培育国际性科技社团科技奖励品牌,提升科技治理话语权
围绕材料、化学等优势学科领域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学科和行业特色的国际科技奖励品牌,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面向国内外同行成立科技社团国际科研奖励基金,柔性引入国际优秀人才参与我国牵头组织的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治理的国际话语权。遵循国际惯例,坚持同行评议的学术评价体系,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人才参与评审工作,提高科技奖励的国际开放程度。鼓励有条件的学会设立科技奖励基金会,使之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及管理机制[13]。
(四)探索构建科研协作网络和共享数据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式创新
实施学科协同创新项目,支持学会或学会集群,搭建以学会为主导,联合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共同参与的具有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的协作学科群[14]。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领域,支持学会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发挥科协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民间科技外交。科协组织利用集聚资源的平台优势,探索建立众包科学组织平台,探索实施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借助互联网手段,打造全民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瑾,杨彩霞,万劲波.全球科技治理格局下的开放创新体系建设[J].科技导报,2020,38(5):6-12.
[2]肖小溪,刘文斌,徐芳,等.“融合式研究”的新范式及其评估框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8,36(12):2215-2222.
[3]胡昭阳,汤书昆.众包科学: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科学的全新尝试——基于英国“星系动物园”众包科学组织与传播过程的讨论[J].科普研究,2015,10(4):12-20.
[4]胡昭陽,汤书昆.“众包科学”的组织类型及其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4):195-200.
[5]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指标(202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6]薛澜.让创新为发展提供澎湃原动力[N].人民日报,2016-08-09(9).
[7]刘春平.回眸百年再启程:中国科技社团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主要贡献[J].科技导报,2019,37(9):38-44.
[8]李敏,徐雨森,陈树文.科学学会的功能演化过程研究——中国力学学会和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的纵向案例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9,21(1):47-54.
[9]吕科伟,王国强,韩晋芳.世界一流学会的发展特点及建设途径[J].科技导报,2020,38(16):6-14.
[1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11]杨欣妍.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12]郑莉,刘惠琴.中国科技期刊在加强学术交流与质疑中的意义与作用[J].天津科技,2018,45(5):88-93.
[13]王研,张陆.科技社团奖励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研究[J].学会,2016(7):35-41.
[14]刘志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开创学会学术事业发展新局面——访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J].科技导报,2016,34(1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