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峰
【摘要】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知识内容更多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呈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直观的认知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确保学生从内心喜欢上化学,并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活动,以推动化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探究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9—0047—03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1]。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逐渐忽略化学实验,在课堂中只是粗略演示,很少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便导致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降低,仅凭记忆的方式,无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导致课堂效率逐渐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一、创新演示,加深理解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教师会采取演示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一些经典的实验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观察学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导致学生无法看清实验本质,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注重改革创新,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得一清二楚。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实验系数较高、安全性较低的实验,导致教师无法演示该实验。为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方便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2]。在课堂中,将一些实验演示过程的视频资料,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认真观看,之后再针对视频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此环节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必要时可抛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明确探究的具体方向[3]。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分子的运动》这一章节知识点时,便可以问题进行引导,在点燃火柴的瞬间,一般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味道,学生在视频观看中无法有效察觉,这时教师便可以进行提问:“点燃火柴出现的味道是从哪里来的?”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便会围绕“分子不断运动”这一知识点进行探究,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随即重回实验,深化理论知识,将实验与知识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观看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问题看到本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创新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优化讲解内容,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长久以往,便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情,加强对化学实验的关注度,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创新设计,发散思维
初中阶段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的,但实际上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地融入课堂學习中,并收获一定的体验[3]。对于这一现状,教师便可以鼓励创新,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一些探索性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在好奇心的作用下,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4]。探究实验的开展,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学生被陌生的事物所吸引,并且在未知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应广泛应用,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及时地进行提问,不仅有效启发学生思维,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使其在体验中有所感悟,由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白磷的燃烧知识点时,便可以围绕“白磷的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观点与意见,并认真思考“在化学实验中,有哪些物质可以代替白磷燃烧呢?”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思考,然后再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指明要求进行展示,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外加教师专业化的引导,便可运用湿棉花蘸酒精方式进行比较,或者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采取纸片与乒乓球进行比较,根据实验过程,学生便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材料的物质着火点不同”这一知识。由此根据实验的要求寻找代替白磷的物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化学探究实验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便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在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针对自身所产生的问题,借助实验过程不断完善。
三、创新实践,提升素养
实验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课堂时间极为有限,无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验实验过程。基于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小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借助课余时间,拓展学习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如,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化学欲望,有效引导学生将已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感悟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发现化学的魅力[5]。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影响,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充分展示。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当学生结束学习“盐和酸的性质”以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将食用醋与小苏打结合在一起,并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会产生什么现象?其现象的发生过程,体现了什么原理?”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之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针对实用醋与小苏打的反应,探究酸与盐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学生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入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实验进行重视,并尝试设计实验过程,以实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试剂为例,便可以询问学生“其使用过程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若是在实验中出现有毒气体,应怎样进行处理?每种气体的存放方式是一样的吗?”由此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保护环境。
四、创新技术,激发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还会产生厌学心理。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在化学实验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統教学的局限。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图片以及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实验的技巧,才能理解本节的教学重点以及疑难点,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从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五、创新教学方式,唤醒热情
初中化学实验开展过程中,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虽然大部分教师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但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分组的依据,就会逐渐拉大小组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教学出现两极化特征[6]。若想杜绝这一现象,需要教师站在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分组,确保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积极参与讨论,使其带着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在日后实验操作中举一反三,唤醒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以《饱和溶液的配制》为例,教师在讲解具体操作以后,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只有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沟通,才能齐心协力地解决难点问题,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感悟化学实验的不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应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借助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观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目标,注重为学生传递绿色化学理念,鼓励其利用周围的废品开展化学实验,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便于为我国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琦.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8(07):49.
[2]孙文忠.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11):196.
[3]吴静泓.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4]路丽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5]扈玉歌.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的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9.
[6]杨凡.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