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职业经历与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2021-01-03 10:17单璐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

单璐

摘 要:本文对管理者职业经历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国内文献进行了述评。首先介绍了高管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然后对高管团队的CEO、董事的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作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思考。

关键词:高管经历;盈余管理;CEO职业经历;独董背景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操纵企业财务信息,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管理层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维护职位安全等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目前,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及经济后果研究。学者从外部因素和内部治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雾霾、反腐政策、退市制度、国企混改、政府监管等。内部治理包括高管特征、独董背景、股权激励、社会责任、CEO更替等。在研究经济后果时,审计师决策、企业绩效、股价崩盘等成为热点。本文选择从管理者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一角度切入,研究了不同背景的管理层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高管的异质性特征成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注热点,高管的职业经历得到了广泛关注。自高阶梯队理论提出以来,学者们逐渐认为管理者是异质且非理性的,构成了管理者职业经历后果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管理层在企业中所做的决策中含有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认知与经验。高管的背景特征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因此对于高管背景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综述的重点是管理者的个人经历,即研究管理层后天的经历和经验对其决策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定义的管理者包括经理层、董事、监事等,但由于在我国学术研究中,对监事本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将研究对象界定为经理层和董事。管理者的职业经历会塑造、影响其思维与认知,影响到他们在所处职位上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他们的决策选择。由于管理者在企业中具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因此管理者通常会对企业的业绩及各种决策造成重要影响。那么,不同职业背景的管理者会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的操纵程度呢?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本文在框架上首先将管理层作为整体,进行第一部分的综述。然后再将管理者团体进一步作了细化区分,进行第二、三部分的综述。具体来说,本篇文献综述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管理层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二部分为CEO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三部分为董事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四部分为总结与展望。

二、管理者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管理者个人特征和早期经历对公司决策和企业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将管理层作为团队,研究该团队成员中含有某段职业经历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将管理者职业经历分为以下三部分来叙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从军经历

由于从军经历的高管具备纪律性等特征,高管从军经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但学者们未得到一致结论。王元芳等(2020)以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有过从军经历的高管会由于存在道德偏好效应、遵守道德及规则等,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具有从军经历的高管所在的上市民营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更低。权小锋等(2019)在研究时发现具有从军经历高管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高,同时销售操纵型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更高。他从心理学视角解释了该结论,认为早期军旅生涯会塑造和强化高管过度自信、冒险和激进等个性特征,而过度自信、风险偏好等特征会增加公司盈余管理的概率。

2.学术经历

具有学术经历的高管可能具有更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更自律的品格,可能会对企业的盈余质量产生影响。对于高管的学术经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未得出统一结论。部分学者认为具有学术经历的高管能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胡思佳(2020)认为当企业具备拥有学术经历的高管时,他们较高的道德水平以及谨慎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形成约束。

而具备学术经历的高管也可能导致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提高。具备学术经历的高管具备实现更高盈余目标以及追求职位安全的动机。且由于监管逐渐变得严格,导致其减少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操纵,而更倾向于提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徐铁祥和郭文倩,2020)。

3.审计经历

管理层的审计经历被认为是影响管理层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具有审计经历的管理层与其企业做账流程、财务数据等更为了解,工作流程与会计信息质量更为相关,因此管理层的审计经历一度成为研究热点。管理层的审计经历会促进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刘继红等(2014)研究发现具有CPA经历的管理层并未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但是高管入职前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当前聘任的事务所相同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且未转向操纵真实盈余管理。但是,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蔡春等(2015)认为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受到审计职业习惯及审计执业经历影响,通常对风险项目持谨慎态度,倾向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即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倾向于采取多种盈余管理方式,并且为了实现较低风险水平下的私有收益最大化,会增加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李宾和达桎均等(2019)认为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具有更强的反审计能力和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预见能力,具有明顯的财务优势,使其更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在具有审计背景的情况下,监督型高管比决策性高管更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三、CEO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CEO在企业管理层中居于领导地位,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拥有更高的领导力和统治力,且针对CEO的研究文献数量较为丰富,故在此进行单独综述。基于烙印理论,很多学者对CEO的学习或工作经历进行了研究,并且认为这种经历会塑造CEO在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征,进而对企业的财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部分从CEO以下经历分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海外经历

具有海外经历的CEO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杜勇等(2018)结合烙印理论,从认知烙印和能力烙印两个维度分析了CEO在海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认知烙印表明有海外经历的CEO在决策时更为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烙印表明有海外经历的CEO有助于其学习到更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而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又可以有效抑制盈余管理,因此具有海外经历的CEO能通过烙印机制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

2.贫困经历

具有贫困经历的CEO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牛煜皓和张腾等(2019)以出生年份在1947年-1961年之间的CEO为贫困经历的代理变量,研究表明高管贫困经历对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贫困经历的高管由于其持有风险厌恶态度,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通常在财务决策中采取较为谨慎的行为和较为保守的策略,因而其所在公司呈现出较低的盈余管理程度。赵玉洁等(2019)认为有过贫困经历的CEO在面对未来损失和负债估计时,其风险规避特征会使CEO更为谨慎,从而促使其要求CFO等公司会计信息的参与人更为稳健地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避免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等方式实现经济目标。

四、董事职业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方面,董事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董事的监督能力可能会抑制管理层决策中的利己行为。在对董事职业经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较少一部分学者关注了董事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对于独董职业经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成为了热点。自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我国资本市场中,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就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由于制度环境及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等差异,对于我国独立董事作用的研究仍然在不断进行。在本节中,本文先对董事经历对盈余管理作了总结,其次着重对独董经历进行了阐述。

1.董事经历

我国学者对技术背景的董事进行了研究。由于研发活动具有的高风险和较高的信息不对称性等特征,技术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的研发费用使用具有更专业的监督能力,能够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胡元木和纪端,2017)。袁蓉丽等(2021)研究发现具有信息背景的董事更可能理解企业信息系统使用过程、改善内部环境、防范信息风险等,从而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

具有金融监管背景的董事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林之阳等(2018)研究发现具备金融监管背景的董事更可能和管理层进行合谋,从而提高盈余管理操纵水平。同时,研究发现具备金融监管背景的董事并未降低企业管理层违规行为而遭到外部处罚。

2.技术型独董

技术型独董能抑制盈余管理。胡元木等(2016)研究发现技术独立董事专业能力更强,可以更好地识别管理层通过操纵R&D费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通过有效抑制管理层操控研发费用,以此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当技术独立董事具有理论界和实务界双重职业背景时,能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

3.官员型独董

官员型独董能增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臧秀清等(2017)研究发现存在官员独董的企业酌量性费用较正常水平显著降低,生产费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较正常水平提高且不显著。三种操纵手段的综合结果为官员独董会提高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主要原因为独立董事政治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企业大量投入维持成本,在一定程度挤占了企业在提高盈余信息质量上的投入。周泽将等(2017)等认为若独立董事存在政治关联,其借助适当的盈余管理方式以提升企业业绩、维护个人市场形象和避免市场指责的动机相应增强。独立董事政治关联显著提升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而不会显著影响应计盈余管理;当独立董事具有事务所工作经历时,独立董事存在政治关联促使真实盈余管理提升的程度更为明显。

4.财务型独董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具备会计和财务专业知识的独立董事是董事会中必不可缺的,那么财务型独董如何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呢?针对该主题的研究非常充分,学者们也得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即财务型独董会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财务型独董既具备较高的财务成熟度和专业能力,也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和声誉。胡奕明和唐松莲(2008)较早研究了独董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财务或会计背景的独董具备专业知识,且其对信息披露以及会计准则等更为熟悉,因此当其所占的比例越高时,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就越高。除此以外,蔡春等(2017)从会计独董兼职席位、事务所经历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由于存在维护个人声誉的动机,兼职多席位的会计背景独董更有可能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其所在公司的真實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部分学者对财务型背景的独董进一步作了区分,主要分为学术型、实务型两种。这两种财务背景的独董在思维和实践上具有差别,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向寿生和薛小荣(2016)将财务型背景独董分为学术背景财务型独董和事务所背景财务型独董,发现二者与盈余管理影响并不一致。学术背景财务型独董理论知识丰富而实务经验相对欠缺,其会更加关注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是否反映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本质,因此能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事务所背景的财务型独董实务经验相对丰富,为其提供了利用公司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盈余操纵而不被外部审计发现的条件,进而增加了盈余管理行为。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管理者职业经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已较为充分,但未来仍有拓展和深入的空间。管理层包含的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管理层是企业决策中最重要的团体,对于管理层的细化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管理者在公司决策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目前的研究尚有不足,由此提出的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第一,未来仍可对其他职业的高管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发挥高管个人及其团队在公司治理的作用。例如管理者国企工作经历、知青经历等,而不仅局限于较为典型的财务背景。除了管理者单一经历以外,也可以对管理者的复合型经历进行研究。第二,目前已有研究在逐步探索其他高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针对CFO、董秘等的职业经历也可进行探究。第三,对于结论不一致的主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研究。探究具有该经历的管理者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是否只在某种具体情境下适用。同时,也可以对某种职业经历进行细分,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第四,单个管理者对企业造成的经济后果可能会受到其他管理者的影响,未来对管理层团队不同成员的职业经历是否相互影响等可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春,谢柳芳,马可哪呐.高管审计背景、盈余管理与异常审计收费[J].会计研究,2015(03):72-78.

[2]杜勇,张欢,陈建英.CEO海外经历与企业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8(02):27-33.

[3]胡思佳.高管学术经历、监管距离与企业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20(08):42-45.

[4]胡元木,刘佩,纪端.技术独立董事能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6(03):29-35.

[5]李宾,达桎均,韩方芳,曾雅婷.高管角色、审计背景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9,16(03):11-18.

[6]林之阳,孔东民.董事的金融监管背景和公司盈余管理[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02):38-57.

[7]刘继红,章丽珠.高管的审计师工作背景、关联关系与应计、真实盈余管理[J].审计研究,2014(04):104-112.

[8]牛煜皓,张腾,刘炳茹,胡若璞.CEO贫困经历与公司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9(33):66-72.

[9]权小锋,醋卫华,徐星美.高管从军经历与公司盈余管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新考察[J].财贸经济,2019(01):98-111.

[10]王元芳,徐业坤.高管从军经历影响公司治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20(01):153-165.

[11]向寿生,薛小荣.财务型独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10):60-69.

[12]徐铁祥,郭文倩.学者型高管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36(06):76-87.

[13]袁蓉丽,李瑞敬,孙健.董事的信息技术背景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南开管理评论,2021,24(03):139-151.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
股权融资方式下盈余管理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防范措施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