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上泉
内容摘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语文名篇,林冲形象栩栩如生,给人印象深刻。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林冲形象能够成为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光辉人物的得力手段。课文中的对比具体为:两处偷听的对比,林冲相貌与命运的对比,林冲与山神庙的对比,火景与雪景的对比,葫芦与花枪的对比。
关键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 对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的杰出篇章,不管是思想艺术、还是人物刻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林冲是文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林冲形象的刻画,对比手法的使用是人物刻画的极成功处。现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对比艺术分析如下:
一.两处偷听的对比
金圣叹认为:“阁子背后听四个人说话,听得不仔细,正妙在听得不仔细;山神庙里听三个人说话,听得极仔细,正妙在听得极仔细。”金圣叹指出两处偷听文字很妙,可妙在何处,却语焉不详。孙绍振先生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动机、行为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感染力越强;人物心理的距离越小,其感染力越弱;当人物间的心理距离等于零时,小说不是变成诗,就是走向结束或者宣告失败了。同样是偷听的内容,林冲的行为表现差异距离较大。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曾有一个温暖的小家,身份决定了林冲具备隐忍的性格。阁子背后偷听,听得不仔细,是因为阴谋还未暴露,只是可以感受到阴谋的一点端倪。陆谦他们怎样陷害林冲?林冲又会受到怎样的迫害?这些对读者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同时,这段偷听又起到推动情节的发展的作用。当李小二把偷听的话转告林冲时,林冲先“大惊”后“大怒”,买刀寻敌。这出情节绝非等闲之笔,可以看出林冲忍耐性格中有不忍的一面,一旦外界的逼迫达到一定程度,这不忍的反抗怒火就会熊熊燃烧。第二处偷听,听者是林冲自己,地点改为山神庙,偷听的内容是阴谋的全部,这样的安排是让实施阴谋者的一次自供。正是这出偷听,实现了林冲性格的质的飞越,没有这样的阴谋无法惊醒林冲,没有这样的大火烧不出林冲性格中反抗的怒火。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偷听,林冲杀敌会这样的决绝吗?林冲上梁山会如此的义无反顾吗?两处偷听,在林冲的外显行为中构成了反差与递进,而这样的行为距离,让人可信合理,正是林冲反抗性格不断发展的体现。文是妙文,然而作为林冲想求一安身之处而不得,读者当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二.林冲相貌与命运的对比
林冲的相貌在此篇选文中没有写道,但是在实际解读过程中,若能结合小说其他章回有关林冲的相貌描写来审视此篇选文,收获自然不一样。先看看《水浒传》中的林冲究竟相貌如何: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第七回)当先簇拥着一个壮士。怎生结束?但见: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素罗袍上绣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第四十八回)这样的相貌让人想到张飞再世,定然会有张飞的一样的事功与命运。然而,《水浒传》作者安排了林冲与张飞迥然相异的命运,让相貌与命运构成强烈的对比,这种落差越大,林冲人物形象的感染力越强。一方面《水浒传》作者有意将林冲外在状貌叙写成与张飞相同的样式,进而从外表上赋予林冲勇猛暴躁的个性意味;另一方面《水浒传》中的林冲在不平遭际面前却委曲求全,直至最后关头才手刃仇敌而雪夜上梁山,表现出残忍决绝的另一重个性意味——这样的林冲显然有别于张飞。如此看来,《水浒传》作者一方面赋予林冲张飞式的状貌,另一方面给林冲安排忍辱求全的命运,这两方面的内在冲突,使得林冲这一形象极富感染力与可读性,同时给予读者以思想启迪,为林冲的命运鸣不平。
三.林冲与山神庙的对比
课文中对林冲投宿的山神庙是这样描写的:“殿上塑着一尊金甲的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居,又无庙主”——这是庙内情形。寥寥几笔,就写出了这座山神庙地处偏僻,无专人管理,香火不旺,破败、萧条。东京时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高强,夫妻和睦,日子小康。可是,自从妻子被高衙内看中,林冲即使百般隐忍,最终也遭陷害成配军,被迫与家人离散。此时,被迫离开草料场的林冲孤身一人,风雪夜了无居所。落魄英雄投宿破败的山神庙,萧索的山神庙成了林冲夜宿的栖身之地,人物的现实境遇和所投宿地方的当下情状呈现惊人的相似。山神作为被供奉的神灵,本应受世人尊敬,可是现在栖身的庙宇却香客零落,供品稀少;林冲武艺高强,本应为国家建功立业,现在却惨遭发配;山神少香火供奉,英雄无用武之地;庙宇荒败,英雄落难。庙内的场景营造出的凄凉意境贴合林冲的现实境况,而古庙的现实状况又使林冲当下的生存境况更加清晰可感。山神庙就是林冲这个阶段失意人生的物质外化,两厢对比,不禁为英雄末路而泪目。
四.火景与雪景的对比
课文对雪景的描写主要从两个角度描写。(1)直接描写。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2)侧面描写。首先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其次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自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等。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糅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白雪就是陆谦等人阴谋的象征,是当时高俅等黑恶势力的物化表现。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向火”“火盆”“将火炭盖了”“火种”等字眼在文中频频出现,作者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这草料场不断变化的火势象征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幻想的林冲反抗性格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零星到熊熊燃烧的变化过程。当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此时的林冲,所有的幻想消失殆尽,草料场火起,一门之隔,冤家相遇,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凶险用心、凶狠行径。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唯有死路一条。这些促使他觉醒,认清了高俅等人的狰狞面目。希望完全幻灭了,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起而反抗。敌人逼得林冲想安心作囚徒也不可得,统治阶级的凶险狠毒打掉了林冲对他们的企图,他一扫以前的低声下气之态,思想性情发生了质的飞跃。林冲手刃仇敌,投靠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没有大雪的逼迫,也就难以烧起大火的熊熊烈焰,两厢对比,煞是好看。
五.葫芦与花枪的对比
文中有多处频繁地写到葫芦与花枪。第一处是林冲接管草料场后去沽酒,“把花枪挑了酒葫芦”;第二处是买完酒后,“把花枪挑着酒葫芦”;第三处是回到草料场后看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第四处是离开草料场准备投宿山神庙,“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第五处是来到山神庙后,“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紙堆上”;第六处是林冲手刃仇敌后,“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作者如此密集地写葫芦与花枪,绝非随意为之,等闲之笔。葫芦与“福”“禄”谐音,象征了林冲想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也暗示了林冲原先有过的安宁幸福生活——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高强,夫妻和睦,日子小康。同时葫芦还有“糊涂”的意思,象征林冲有随遇而安逆来顺受隐忍偷安的性格特征。花枪是一种冷兵器,使用起来刁钻多变,杀伤力和杀伤范围都比较大。林冲作为武人,花枪随身携带,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自卫的需要。课文中的花枪是林冲敢于抗争的象征,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暗示,是男子汉大丈夫血性奋发的表现。第六处写林冲丢了葫芦,正是林冲对逆来顺受隐忍偷安的决绝与割裂;提了枪,表现林冲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再不回头。葫芦与花枪,更象是林冲性格的一种隐喻——有忍耐有不忍,一旦丢了葫芦,也就意味着林冲的性格实现了蝶变,只剩下了抗争与愤怒。
参考文献
[1]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177页.
[2]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265页.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