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回归的实践理路

2021-01-03 08:29涂鹏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生命教育教学方式

涂鹏

摘   要: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和时代呼唤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学校教育可以立足中国传统生命哲学,通过天地之间人为贵、重己贵生、顺其自然等哲学理念,构建生命教育多元课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与此同时,学校需要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探索主体间性生命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家校社携手共建育人体系,形成生命教育的共同体。

关键词:生命哲学;生命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模式;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3-0034-05

人是生命的有机载体,生命是人的本體所在,而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人的教育不能忽略生命的“在场”。然而,新时代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空场”窘境,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反观镜,折射出学校生命教育的低层样态,即总体上虽是以普及生命知识、增强生命意识和掌握逃生技巧为主要内容,但实际上却没有把握生命教育的本真意蕴和终极归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可见,生命教育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这充分体现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和时代呼唤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回溯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历程,在现实层面上依然面临诸多困境,而后疫情时代愈发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回归已是必然要求。有鉴于此,文章转向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命哲学领域,探寻古代生命哲学的丰富智慧和指导价值,求索生命教育回归之道,以期深入推进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人本主义生命哲学思潮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思考。1968 年,美国教育家杰·唐纳·华特士(Donald Walters)倡导生命教育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摸索,自此逐渐进入各领域学者的研究视野。我国的生命教育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香港等地区,至今已逾二十载,国内学者对生命教育进行了颇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着不同维度的理解。刘济良基于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胡宜安从建构视角出发,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人建构生命的实践活动,是教育建构生命与生命建构教育的内在统一过程。刘慧强调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唤醒、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活动。肖川、陈黎明则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上述对生命教育的定义凸显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重视生命认知。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认知生命,“生命是什么”“生命从何而来”“生命价值何在”“生命走向何方”等。生命不能仅仅从生物学层面来理解,而应更多地从不同视角来看生命的存在、价值、质量、意义,要让学生懂得人是自然生命、价值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机融合。二是需要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鲜活的生命体被功利主义的教育导向所压制,被“升学主义”“唯分数论”等观念所束缚,学生的学业负担日益加重,无形之中加剧了学生的生命危机,以至于出现焦虑、恐惧、跳楼轻生等不良现象。学生是一个个鲜活而又有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因而生命教育必须探寻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因材施教,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藩篱束缚走向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指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是宇宙天地之间最宝贵的事物,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应教导学生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创造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焕发出光彩。与此同时,生命价值应广泛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需将自我融入社会集体、大自然之中,形成“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联机制,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生命哲学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明的国家,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生命哲学,且生命哲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的言论与著作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命哲学思想体系。新时代我国生命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挖掘借鉴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思想精华,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其中以儒道释生命哲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蕴藏了诸多促进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回归的宝贵资源。

(一)儒家:天地之间人为贵

在儒家生命哲学思想范畴内,“人”被赋予极高的地位,关于“人”生命的思想精华见诸于儒学著作之中。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人之所以“贵”,缘于“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这种思想将主体“人”提升至与“天地”对等的地位和价值上,“人”能够“与天地参”,折射出“人”是世界万物、天地之间最为珍贵的,同时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儒家将“人”与水火、草木、禽兽进行对比,进一步凸显出“人”的独特性,认为人是超越于水火、草木和禽兽的,是宇宙间最高贵的事物,由此可见,儒家充分尊重和爱惜生命,并将“人”上升至“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认识高度。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主张“天人感应”,认为“人”的身体可以比照天地脉络。“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董仲舒的这种论述更是将“人”与“天地”紧密联系起来,“人”体肉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天地”构成要素密不可分,个体生命犹如天地缩影,“人”是天地的代表,凸显“人”的重要价值地位。此外,儒家重视“孝本位”,把珍惜生命和孝道联系起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可见,儒家认为人的身体是父精母血所赐,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哪怕是一丝一毫也不能随意毁伤,告诫人们应该要小心保护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对父母尽孝的基本行为准则。

虽然儒家极为重视人的生命,但在某些必要的情况下也需要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做到“舍生取义”,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儒家“仁义”等道德准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认为古今仁人志士,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的。孟子也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可见,生命是可贵的,但正义更加可贵;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牺牲生命;“仁”的道德准则高于“人”的生命,充分显示出道德生命是高于并且超越于肉体生命的。疫情期间,那些英勇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便充分印证了这一哲学观点。

(二)道家:重己貴生,顺其自然

如果说儒家生命哲学代表了中国文化阳刚、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一面,而道家生命哲学则代表了中国文化阴柔、退隐的浪漫主义一面。儒道两家的生命哲学皆为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宝库中的精华。从现实层面而言,儒家积极倡导人“入世”,注重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建功立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可见,历代儒家人物都在不断追求、竭尽全力地向往实现“立德、立功、立言”。而道家则具有“出世”风格,主张人们“无为而为”“顺其自然”,倡导“重己贵生”。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开篇即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多个“生”字,在一定意义上暗含“生命”意蕴。据学者统计,“生”在《老子》一书中有38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指“生命”“生存” “生活”“活着”,即指生命的动态过程。此外,“身”是《老子》一书中的常用概念,出现23次之多,绝大部分均是指人的形体或整个生命。从《老子》一书中所用之词可以折射出道家非常珍惜生命,呼吁人们应该爱惜生命、保护生命、敬畏生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在道家看来,人类应该效法自然、顺其自然,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本来的运行规律,“人”应循“道”而行。道家极力反对尘世间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有为”,倡导“圣人处无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等处世哲学,提倡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之中保持简约、朴素、清静的生活模式,要减少私心寡欲,一日三餐合理平衡膳食。道家根据其“重己贵生”的生命哲学思想,主张人们应该注重“养生”,“全性保真,不亏其身。”“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 除此之外,道家生命哲学刚柔相济的人生智慧,启示着我们需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万事万物,淡泊名利、顺其自然。

(三)释家:兼顾出世与入世,倡导心静如水

释家秉持“行出世之道,怀入世之心”,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来看,释家的生命哲学思想在于引导和帮助人们解决面临的重重生活困境。释家认为,“人”为万物灵长是具有灵性的,面对自身处于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需要某种方式寻求寄托,从心理上转移消极思想。释家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顿悟生命真谛的可行之路,即“心静如止水”。

三、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回归路径

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指出:“生命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使我们的孩子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步入后疫情时代,理性审视当前的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着认识上的不全和实践上的误区,亟需寻求路径促进生命教育的回归。

(一)构建生命教育多元课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宏观层面的教育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来达成。新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逐渐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回顾我国的教育综合改革发展历程,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学校教育层面还处于薄弱状态,生命教育课程存在一定的“形式化”“空壳化”等现象。因此,为了破解生命教育的实施困境,亟需加强学科渗透,开发课程资源,构建生命教育多元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与一些学科课程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譬如语文课中的《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等,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共筑生命家园”等,以及生物课程、医学课程等等,这些都与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有关。教师在讲授这些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时,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对“人和生命”进行思索,以期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唤醒生命意识,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这种课程管理体制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加快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意味着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同时,生命教育终归通过学校教育来实施,便不可避免地会受当地资源、历史文化、学校特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多元构建可以结合这些丰富的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以更符合当地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增强生命教育课程的适切性。此外,多元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丰富课程文本,促进纸质教材转向“活教材”。目前,大多数学校停留在通过生命教育纸质版教材向学生传授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低层样态,生命教育拘囿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应上升至高阶层面的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教育课程文本形态不应止步于纸质教材,还应走向“活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无情地夺走了许多人的宝贵生命,给我们上了一堂鲜活深刻、穿透心灵、震撼灵魂的生命教育课程。疫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和潜藏着的教育资源。众所周知,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英雄人物体现出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品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是宝贵的生命生动诠释了生命教育的灵魂旨趣。因此,选树英雄榜样人物充当生命教育的“活教材”,能够春风化雨式地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从而赋值有限的人生。

(二)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探索主体间性生命教育教学模式

当前,受传统考试文化的束缚和功利主义教育的导向使得生命教育仍处于桎梏之中,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对生命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泥潭之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生命是鲜活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意蕴所在。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笼罩着“师云亦云”“师道尊严”等紧张气氛,而学生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教学活动的客体。纵观师生地位和关系的演变轨迹,形成了诸多教学模式,例如“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等等。虽然主体性是“主体——客体”关系中的主要属性,但它是单向度的,忽略了双向互动的辩证思维,而真正的主体性是一种主体间性,或者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及至近年,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主体间性”理论即交互主体性,就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也不是对主体性的全面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与此同时,教育对象的主体是人,在这里“人”不仅仅是个体或某些人、部分人,而是所有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主体间性的关系,不仅有利于生命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生命教育得以复归。

(三)家校社携手共建育人体系,形成生命教育共同体

学校、家庭、社会既是每个学生生命成长的三个重要环境,也是三种重要资源。

首先,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应系统规划生命教育施行制度和建设机制,在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科研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与此同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亟需引导和精心栽培,因此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走进学生心灵,对全体学生施以爱的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懂学生、爱学生,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并以生命为基点,循生命之道,帮助学生拓展生命的“长度(自然生命)、宽度(社会生命)、高度(精神生命)”。另外,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举办生命教育专题讲座、社会志愿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与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由内而外生发出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自觉意识。

其次,转变社会舆论导向,形成重视生命教育的社会氛围。随着信息技术科学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覆盖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针对社会上轻视生命的现象必须要加快转变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构建全员、全域、全息、全时的网络文明生态。此外,建设生命教育社区和指导机构以普及生命教育的美好理念,以疫情为契机广泛深入宣传和积极讴歌伟大的抗疫精神,让“珍爱生命、关怀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蔚然成风。

最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转变生命教育观念,加强生命教育学习。家庭是孩子的天然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生命教育观念和理念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因而营造重视生命教育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生命、涵养生命情怀。

参考文献:

[1]邹太龙.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生命教育:反思与重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3).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

[4]胡宜安.论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本质[J].教育评论,2010,(06).

[5]刘   慧.生命教育内涵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9).

[6]肖   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04).

[7]王建成.生命教育的实践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08,(06).

[8]劉   钒,曹   涛.论儒家生命哲学及其对现代生命教育的启示[J].决策与信息,2017,(08).

[9]吕有云,刘远飞.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论纲——兼论传统生命哲学对生命教育的意义[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6(06).

[10]董振娟.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11]贺新华,胡   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2010,(27).

[12]曾   茗.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14]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9).

[15]王   耿.疫情危机与语文课程中的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

[16]郭   然,刘   岚.生命教育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2).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生命教育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