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定远县范岗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安徽·滁州 233200)
乡镇文化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责任主体,更是我国基层文化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定远县范岗乡素有定远“北大门”之称,是安徽省滁州市的重要县域之一,其要想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
首先,乡镇文化站建设能够推动乡镇文化建设,有效提升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上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构建文化强国也被纳入到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当中,在未来发展中文化建设将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乡村振兴当中,文化振兴尤为重要,这些均为乡镇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可以更好提升基层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参与力度。一方面,在国家文化实力全面提升过程中,乡镇文化站发挥着基础作用,通过乡镇文化站可以有效激发公众文化参与积极性,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国家文创产业以及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乡镇文化站属于国家文化建设体系的基层组织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上级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并借助上级优势资源实现乡镇文化站的发展,一旦文化站发展起来,就可以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保障。
其次,可以营造良好的乡镇文化氛围,推动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是建立在文化站发展基础之上的,高水平的基层文化站能够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在乡镇文化站构建当中,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文化资源、文化模式,更好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作为乡镇文化站还能够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来为推动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乡镇精神文明水平。
再次,能够实现基层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民素质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国实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综合国力位居全球第二位,但是在国民文化素养方面,我国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想要进一步提升国家实力,就必须要注重国民素质的提升,而文化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素质提升的组织单位,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自身构建可以更好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国家软实力增强提供保障,同时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定远县范岗乡虽然近年来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升了重视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需要投入对应的经费进行基础文化设施的构建,以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乡镇文化站建设资金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是乡镇财政资金相对有限,而且上级财政资金在文化方面投入力度相对有限。同时,政府在文化方面缺乏重视度,往往将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方面,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乡镇文化站建设缺乏资金。由于资金匮乏,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活动投入方面力度有限,乡镇文化站难以满足文化建设需求。此外,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当中,由于资金匮乏,导致活动在类型、推进等方面均存在限制,而且基础设备的不足也导致群众参与积极性下降。
在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人才是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够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和带动乡镇文化发展,激发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够通过文化创新实现地方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更好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定远县范岗乡乡镇文化站人才相对匮乏,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人才培训,均缺乏高素质人才,由此导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缺乏领头人,文化活动开展处于较低水平,无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乡镇文化站方面缺乏重视性,没有意识到高素质人才对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缺乏专业的乡镇文化站服务人才,而且不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导致人才队伍匮乏;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培训方案不合理,没有将人才培训与乡村振兴理念相融合,同时,缺乏对应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乡镇文化站服务人员的培训参与积极性。
由于乡镇文化站建设力度不足,所以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无法有效满足基层群众文化多元化需求。现有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主要以广场舞、戏曲、棋牌等为主,缺乏图书阅览、传统文化表演等方面的内容,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群众兴趣下降。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升,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所以,必须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内容。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原因诸多,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创新意识不足,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予以引导,创新理念不足,缺乏探索力度;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资金匮乏使得文化活动投入力度有限,缺乏新活动形式的引进和推广。
想要实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推进,有效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不仅要加大文化重视度,转变文化服务理念,而且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首先,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础上,必须要努力贯彻“十四五规划”内容和二零三五年远景规划方针,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软实力提升背景下树立新型乡镇文化服务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注重基层群众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其次,构建多元化资金筹措方式,加大乡镇文化站投入力度,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乡镇文化站在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中,要积极拓展文化项目,以获得上级财政扶持,满足文化项目开展需求;另一方面,乡镇文化站要加大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延续,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旅游业相结合,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文化债权、文化股权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更好满足乡镇文化站的发展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乡镇文化站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和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参与主体,只有构建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才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在人才团队构建当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吸纳更多高素质文创人员加入到乡镇文化站建设当中。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要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要通过地方政策、财政等途径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到乡镇文化建设团队当中;其次,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提升乡镇文化站人员的核心素养。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组织主体,必须要注重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通过高素质人才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推进。一方面,要根据基础群众文化发展需求以及乡镇文化站人员特征制定对应的培训方案,尤其是要加强工作人员创新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真正组织好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工作人员自觉能动性。乡镇文化站在建设发展当中,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做好分工,真正调动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只有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够带动和引领乡镇基层文化工作的有序突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乡镇文化的全面发展。
乡镇文化站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调动群众文创意识,才能增强乡镇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首先,乡镇文化站要注重新型文化活动的创新与推广,一方面,要结合地方传统文化、文化古迹进行地方文化活动的弘扬与延续,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在现有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式,例如,可以根据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引入插花、剪纸等文化。这样既能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又能够有效拓展和丰富地方文化活动。其次,乡镇文化站要注重创新人才培育,通过奖励政策引导基层群众进行文化创新,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十四五规划”吹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离不开乡镇文化站的支撑和推动,因此,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要积极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服务意识转变、文创发展、团队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