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
DLBCL 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当前临床工作中仍以化疗治疗手段为主,R-CHOP 是标准化疗方案,即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DLBCL 患者远期生存率情况并不理想。所以,为了提高DLBCL 患者的远期疗效,需合理辅助药物。沙利度胺属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用药后在阻碍肿瘤坏死因子生成的基础上加快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生成,从而抗肿瘤。为了了解沙利度胺+R-CHOP 化疗方案治疗DLBCL 疾病的优势,本文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3 月 本院收治的80 例DLBCL 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活检等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②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③>18 岁初诊患者;④化疗用药、沙利度胺患者耐受,知情同意;⑤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体质不耐受、过敏患者;②精神、认知障碍,拒绝配合患者;③随访失访患者;④更换其他治疗方案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0~65 岁,平均年龄(46.0± 8.7)岁;临床分期:Ⅰ期6 例、Ⅱ期18 例、Ⅲ期10 例、Ⅳ期6 例。联合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2~63 岁,平均年龄(46.5±8.3)岁;临床分期:Ⅰ期5 例、Ⅱ期19 例、Ⅲ期9 例、Ⅳ期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R-CHOP 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前后应用止吐药以及护胃处理,化疗前1 d 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 mg/m2),第1 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750 mg/m2),第2 天静脉滴注多柔比星 (50 mg/m2)、静脉滴注长春新碱(1.4 mg/m2)、口服醋酸泼尼松(100 mg/d)1~5 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夜间口服50~200 mg/d,化疗期、间歇期用药至6 周后。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胃肠道、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神经系统)发生情况、TNF-α、PDGF-BB、VEGF 水平、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6 个月、1 年、2 年)生存情况。
1.3.1 生存质量评分 参考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进行评分,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1]。
1.3.2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原肿瘤病灶完全消失>4 周;部分缓解:患者原肿瘤病灶减小50%、>4 周;稳定:DLBCL 患者原肿瘤病灶不变;复发/进展:DLBCL 患者出现新病灶[2]。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34/40),其中完全缓解23 例、部分缓解11 例、稳定4 例、复发/进展2 例;胃肠道反应3 例(7.5%)、肝功能损害2 例(5.0%)、骨髓抑制1 例(2.5%)、神经系统反应3 例(7.5%);6 个月生存率为100.0%(40/40)、1 年生存率为90.0%(36/40)、2 年生存率为72.5%(2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24/40),其中完全缓解10 例、部分缓解14 例、稳定10 例、复发/进展6 例;胃肠道反应 3 例(7.5%)、肝功能损害1 例(2.5%)、骨髓抑制1 例(2.5%)、神经系统反应3 例(7.5%);6 个月生存率为80.0%(32/40)、1 年生存率为65.0%(26/40)、2 年生存率为50.0%(20/40)。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6 个月、1 年、2 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TNF-α、PDGF-BB、VEGF 水平比较 联合组:治疗前TNF-α 为(45.05±5.30)ng/L、PDGF-BB 为(60.90±4.05)ng/L、VEGF 为(309.50±41.30)pg/ml,治疗后TNF-α为(23.80±4.50)ng/L、PDGF-BB为(43.50± 3.60)ng/L、VEGF 为(141.80±20.05)pg/ml;对照组:治疗前TNF-α 为(44.60±5.60)ng/L、PDGF-BB 为(61.30±4.60)ng/L、VEGF 为(308.80±40.55)pg/ml,治疗后TNF-α 为(33.60±4.55)ng/L、PDGF-BB 为(53.30±3.60)ng/L、VEGF 为(236.60±30.50)pg/ml。治疗前,两组TNF-α、PDGF-BB、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NF-α、PDGF-BB、VEGF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联合组治疗前恶心呕吐评分为(1.50±0.30)分、食欲不振评分为(24.30± 6.60)分,治疗后恶心呕吐评分为(6.50±0.80)分、食欲不振评分为(18.50±4.50)分;对照组治疗前恶心呕吐评分为(1.55±0.35)分、食欲不振评分为(24.20±6.30)分,治疗后恶心呕吐评分为(15.01±2.02)分、食欲不振评分为(21.20±4.50)分。治疗前,两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工作中发现,DLBCL 患病率一直呈居高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疾病治疗方法呈多元化发展,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R-CHOP 化疗方案用于DLBCL 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时间化疗治疗中患者机体耐受性下降,从而影响化疗效果[3]。所以,为了提高DLBCL 患者的治疗效果,需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加入新的抗肿瘤药物治疗[4]。沙利度胺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广泛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疾病治疗中,治疗DLBCL 疾病时,在抑制新生血管、调控白细胞介素-6 等基础上阻滞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扩散。另外,在刺激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增殖的基础上分泌大量抗肿瘤物质,进而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沙利度胺联合R-CHOP 化疗方案治疗后,DLBCL 患者近期、远期生存情况良好,是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5]。苏永宏等[6]研究指出,沙利度胺联合R-CHOP 化疗治疗CD20 阳性DLBCL 的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DLBCL 疾病单纯性R-CHOP 化疗治疗效果有限,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能够促进患者TNF-α、PDGF-BB、VEGF 水平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