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永辉 姜少燕 侯绪杰
(潍坊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潍坊 262737)
2016年12月7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和落实的根本问题是高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018年8月21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传播新时代中国力量和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作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高职大学生的社交和舆论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念。由于网络舆论自身的隐蔽性、开放性和难控性,致使网络“恶搞”革命先烈,丑化英模人物的事件屡见不鲜。受大众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高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被动和滞后。目前高职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措施,主要反映在:
(1)高职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管控模式,渠道单一,缺乏实时反馈和把控,而互联网的即时性使网络舆情一旦迸发,各方面反应迟缓,致使学校只能被动采取“围追堵”的处理方式,而校园舆情爆发后的不良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
(2)高职普遍缺乏积极引导体系,个别教育管理部门“孤军奋战”,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缺乏系统联动机制,使得舆情引导和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
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思想意识不坚定、网络粘连性极强等问题,而且正处于正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一旦受到网络谣言及网络负面思想的消极影响,会极大地阻碍个体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应主动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积极探索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创新大学社思想引导方式,系统地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模式,为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塑造好新时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抢占大学生网络舆论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校园和谐、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网络育人规律,改善高职普遍采用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管控模式,引入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构建闭环自动控制结构的“五维一体”网络舆情引导模式,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网络舆情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引导。通过多维度平台的合力作用,积极预判、控制和引导校园网络舆情,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通过文化环境育人等方式,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促进形成正向的思想意识体系,助力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提出的“五维一体”网络舆情引导模式,借鉴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经典控制结构“闭环控制结构”,学校是总控制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监测反馈器,课堂、网络、社团、班级和公寓是五个具体执行器,最终的控制对象为大学生的思想舆论动向。依赖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科学统计和分析,学校可宏观把握大学生舆论动向和思想偏差,统筹安排课堂、网络、社团、班级、公寓五个维度的具体工作,达到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时纠差控制。
高职院校“五维一体”网络舆情引导模式,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正向思想体系的建立,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保障。“五维一体”网络引导模式的实践,关键在于各个维度的协同作用和配合。
组建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健全舆情管理制度是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学校要定期开展网络信息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网络技能、舆情预测和研判能力、舆情引导能力及网络教育中的角色转换能力。建立校园舆情管理制度,划分专职管理部门,明确舆情工作队伍职责,责任到人,从制度上保障舆情引导工作的落实。此外,借鉴国外大学对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制定高职学生网络素养能力标准,并将其作为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从制度和标准上规范和约束高职学生的网络言行。
定期聘请具有较高声望的专家教授,定期开展人文素质讲座、舆情引导报告会等,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热点问题进行科学理性解读,权威信息及时透明,可有效抑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传统的思政课堂要融入时代特色,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加网络道德、网络素养、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使学生提高对自身网络言行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对网络言论言行尺度的把握。另外,专业课堂也要融入人文思政教育,不仅借助专业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学生注入思想内核,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制作发布反映校园特色文化凝练与价值传承,新时代大学生优秀楷模,反映大学生积极向上精神面貌的视频和新闻,加深大学生对校园特色文化及主流文化的认同,促进正向思想意识形态形成。此外,校园网络平台的内容设置应尽可能丰富而有趣,学生在校园网络平台中既可以看到学校学院中发生的大事小情,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又可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还可以时不时喝上一壶心灵鸡汤,提高学生对社会和校园的认可感和融入感。另外,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加强学生关心关注的重要信息的发布,尤其是加强对学校评奖评优评助等信息的透明公开,提高学生对校园公平公正的信任感。同时,在校园网络平台上,专门开设网络素养板块,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地气、形象化、通俗化的图解图说,动漫动画、网络视频等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弘扬正能量,创建新风气,构建正能量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
社团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拓展社交圈的“第二课堂”。高职应发挥社团的育人作用,加强社团管理,积极构建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体系。如组织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职业周教育活动、志愿者活动及“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学生的格局和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锻炼学生的社交技巧,促使学生不论在现实还是网络中的判断和表达,都能建立于客观理性思维之上。
班主任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深入班级,将教育引导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深入开展“一对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开展“多对一”教育,即班主任辅导员、大学生导师等多个教育主体共同关注一个学生,开展谈心或思想引导教育。同时借助辅导员工作室活动,班主任辅导员对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并针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谈心活动,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问题、交友问题、就业问题、恋爱等问题,给予合理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可和自我效能,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沟通方式便捷的形式下,使得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更加难能可贵,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公寓文化育人是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作为大学生社会认知体系形成的“第二课堂”,除了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生活场所,还应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正向价值认知体系形成。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榜样育人”为理念,用统一严格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用美丽整洁的公寓环境带给学生舒适的居住环境,使之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促进产生良好的言行;用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丰盈学生的内心,加强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积极开展宿舍文化艺术节,学风宿舍、样板宿舍的评选活动,讲好宿舍故事等活动,营造公寓育人的文化氛围;同时,借助“朋辈引导”的优势,优秀学生实时深入学生公寓,对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正向解读和引导,对学校、社会上发生的正能量事件进行积极宣传,使正能量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荷尔蒙”。
新媒体时代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网络育人模式,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五维一体”网络舆情引导模式,借助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创新采用课堂、网络、社团、班级、公寓五维度联动执行平台,学校维度总体宏观把握,五维一体动态协作,实现校园网络舆情的生态发展。